WEY品牌銷量承壓 長城汽車發力新能源

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

在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經歷了2017年淨利潤腰斬後,新品牌WEY被市場認為將在2018年接替哈弗品牌帶領長城汽車走出業績低谷。但目前來看,WEY品牌旗下的兩款車型總體表現不盡如人意。

總體來看,長城汽車1~4月的累計銷量為338420輛,同比微增3.4%,完成今年116萬輛銷量目標的29%。

事實上,業內認為,長城汽車的雙品牌(哈弗、WEY)戰略也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產品相互競爭、價格重疊的情況。

但對於目前才推出兩款新能源車型的長城汽車來說,要想成功在新能源市場搶佔一定份額仍然是場硬仗。《中國經營報》記者就如何應對WEY品牌銷量壓力、解決產品相互競爭等相關問題致電、致函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截至目前尚未得到回覆。

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

新品牌WEY銷量承壓背後

記者梳理發現,WEY品牌兩款車型VV7、VV5去年上市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分別在上市後的第6個月、第3個月實現銷量破萬。但進入2018年後,兩款車型除了在1月份雙雙實現銷量破萬外,2月~4月的月銷量都在4188~7094輛這一區間。

長城汽車對WEY品牌寄予厚望,董事長魏建軍在2017年年報中的致辭中表示,有信心將WEY品牌打造成為中國豪華SUV第一品牌。

根據多家券商機構的會議紀要顯示,在5月14日舉行的長城汽車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被問及如何改善WEY品牌後期銷量時,魏建軍表示,WEY品牌正在做全面的品牌覆蓋和傳遞,全年力保25萬輛目標。但他也指出,WEY要建立高端品牌的形象,1~2年時間是不夠的。

此外,魏建軍也認為經銷商及公司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都存在一定問題,之後會考慮推行區域性經銷商,引入多家經銷商適度競爭。“另外公司車太多,分散資源。”

對於長城汽車產品之間存在相互競爭的問題市場也一直較為關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WEY品牌形象目前還在建立中,和哈弗之間出現一些品牌干擾或者內部分流這類情況是比較正常的。只是SUV市場現在已經進入充分競爭的階段,未來合資品牌對自主品牌還有一個下壓的過程。

長城汽車投資者關係經理李紅強也在5月15日的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上表示,公司會持續梳理哈弗產品結構,未來哈弗品牌將聚焦緊湊級別車型。針對M/H/F系列,公司持續調整產品差異化,佈局不同消費人群。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張志勇則對記者指出,產品出現相互競爭的情況在很多車企都會發生,關鍵是產品本身在市場的競爭力夠不夠強,哈弗和WEY品牌目前的定位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區分的。

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

加速佈局新能源能否後來居上?

據大智慧通訊社報道,早在2006年長城汽車就成立了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其也在2013年表示已經完成了部分新能源車型研發,但還沒有推向市場。

但直到2017年5月,長城汽車才推出了首款純電動新能源汽車C30EV,WEY品牌在2018年推出了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產品P8。相比以前,長城汽車2017年以來在新能源的佈局確實開始加速。公司已經入股河北御捷、增資入股澳大利亞礦企,也計劃與寶馬通過成立合資公司開展新能源汽車及未來技術方面的合作。

“單靠長城汽車自身去開拓新能源市場還是比較難的,如果與寶馬合作生產產品還是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定優勢地位的。”崔東樹認為,和外資合作也能讓長城汽車提升技術水平和設計理念。

但相比同規模車企來說,長城汽車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屬於“晚入場者”。對此,李紅強表示,2018年下半年及未來,公司將加速推出新能源產品,每款產品均有新能源版本,預計將提升公司新能源產品銷量。

張志勇則認為,新能源市場目前還是在萌芽狀態徘徊,市場份額在不斷實現新的突破,長城汽車現在入局也不算晚。

當然,長城汽車開始加快新能源產品的上市速度,也有應對“雙積分”政策和未來銷量目標的考量。長城汽車總截王鳳英公開表示,到2025年,長城汽車新能源產品銷量(含混動汽車在內)計劃達到100萬輛。

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

近期“中經車視界”精彩內容

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
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
WEY品牌销量承压 长城汽车发力新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