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祕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從石斧到原子彈,文明改變的不過是暴力的形式。科技讓世界翻天覆地,但對格鬥來說,早期智人與職業拳手之間的裝備差距,只是一條絲綢短褲和一副皮手套。

格鬥在科技裝備上的進化速度之慢,足以令樹懶甘拜下風。

在千年武術傳承中有著各式傳說,要成為一位武術大師,需要天生驚奇的骨骼,以及掉下山谷發現一本神功秘籍。

一些門派甚至認為模仿昆蟲就能獲得神奇的力量,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種做法更像一種圖騰崇拜式的傳播策略,就像以蘋果命名的科技公司並非是從水果中獲得技術靈感。

這些都在證明一點——科學思維在武術領域十分稀缺。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50年前人類已能進入太空,但很長一段時間,體育領域的科技突破只是類固醇。

就像沒有人願意在事後承認自己服用偉哥,競技中服用藥物是不被允許的。

  • UFC前冠軍喬恩·瓊斯會哭著告訴你,類固醇是如何像個碧池那樣誘惑他上鉤,又如何像捏爆睪丸一樣掐爆了他的大好前程。

但採用物理的方式提高身體機能是允許的,於是科技再次展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並誕生了一系列的黑科技。

今天就由AI 23號向大家系統介紹下,這些科幻感十足的訓練科技產品。根據功能,我們將分為恢復型,強化型,智能型,外掛型四類。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恢復型科技

-人體真是個抖M-

人的極限不僅存在訓練中,也存在恢復環節。

類固醇起到的就是“幫助人合成激素,快速恢復,以便儘快重新投入高強度訓練”的作用。在科技加持下,通過物理刺激也能做到這點。

1 電脈衝

李小龍訓練中使用電擊強化肌肉是個公開的秘密,甚至他的早逝也被歸咎於電擊。但在肌肉恢復時,電擊已經成為一種主流輔助手段。

原理 利用低頻脈衝電流刺激運動神經和肌肉,引起肌肉收縮,加快血液循環,優化肌肉表現並加速恢復。

產品 美國宇航局曾使用肌肉電刺激方法幫助返回地球的航天員恢復肌肉力量,演化至今出現肌電理療儀。

通過連續脈衝模擬正常血液循環,來加速緩解肌肉腫脹和痠痛。從UFC迭戈·桑切斯到林書豪,都是此產品的受益者。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2 冷凍

冰水浴被認為是超量恢復的有效手段,但整個人在冰水中浸泡2分鐘似乎太過兇殘。

原理 低溫會讓血管收縮,刺激肌肉應急組織,刺激神經,促進人體皮膚的微循環,使激素分泌增加,快速恢復和提高肌肉工作能力。

產品 Game Ready加壓冷療系統,通過給傷病部位合理加壓,擠出積液,減少水腫,同時用循環冰水進行冷敷促進組織癒合,完美實現了RICE(固定、冷敷、加壓、抬高)這一理療流程。超低溫理療艙,UFC運動表現中心標配,又稱“土豪馬殺雞”。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3 紅外線

現代物理學稱之為熱射線,醫用紅外線可分為兩類: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

原理 利用近紅外線加速受傷組織恢復、消除炎症,抗氧化。

產品 被看做“人型烤箱”,UFC運動表現中心就有一臺。(*UFC Performance Institute,投資1400萬美元,是格鬥訓練黑科技的展覽廳,也被認為是格鬥界的51區,充滿外星科幻氣息。)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4 反重力

重力會造成額外的負荷,在跑步中衝擊腰、胯、膝蓋關節。

原理 通過氣囊包裹人體腰部以下部位,在封閉空間內通過改變氣壓,來製造失重環境,最多能抵消80%的重力。 科比2013年左腳踝傷後的康復訓練中採用了反重力跑步機,減少重力對傷口的衝擊。

產品 最早是為完成宇航員訓練而研發,如今被運用於職業運動員的傷後康復訓練。UFC運動表現中心已經配備了Alter-G反重力跑步機,畢竟MMA拳手傷後恢復的情況非常常見。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總結

奴隸時代,惡霸揮舞著鞭子抽打累的爬不起來的奴隸,逼迫他們繼續工作。

恢復型科技就像是個奴隸主,壓榨著如奴隸般的人體潛力:電擊、冷凍、紅外照射,最後吊起來(抵抗重力)。

很兇殘對不對?但這卻能幫身體迅速恢復,所以說,人體真是個抖M。


強化型科技

-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

要讓肌肉纖維變得發達,秘訣就在於抗阻。變強的本質是從easy模式變成hard模式,並逐漸適應。

1 肺活量增幅器

倫敦奧運會1萬米和5千米雙料冠軍莫·法拉赫的肺活量是常人的1.3倍,秘密武器就是

原理 呼吸肌群(包括橫膈膜、肋間肌、腹外斜肌等)難以直接鍛鍊,彈力束縛呼吸肌群,通過呼吸時突破胸腔阻力來擴大攝氧量,等於是給肺做舉重。

使用過訓練帶之後,你會深刻了解什麼叫做——“我頂你個肺”。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2 恆定阻力

在加速時會產生慣性,導致動作後半部分失去阻力。則相反,在動作初始階段幾乎沒有阻力,到動作後半程阻力卻越來越大。這兩種工具都無法提供加速運動中的恆定阻力。

完美解決了這一點。

原理 以氣阻替代重力和彈力,在快速動作全程阻力恆定,減少對關節和結締組織的衝擊。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3 模擬低氧環境

高原低氧環境訓練可提高心肺能力,通過科技也可以模擬高原環境,增加吸氧難度,提升心肺能力和意志力。

原理 阻氧面罩,通過阻力增加空氣攝入難度,但由於實際空氣含氧量不變,整體效果與高原模擬仍有較大差距。UFC運動表現中心設置了低氧訓練室,直接控制空間含氧量,模擬高原環境,但也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燒錢。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總結

強化式科技的出發點就是: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

當你能在hard模式下還能生龍活虎,就代表你變強了。

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就能用上《龍珠》中,幫助孫悟空和貝吉塔提升戰鬥力指數的重力訓練室。


智能型科技

-人工智能大PK-

AI人工智能可能是科技界最熱的詞彙,駕駛、圍棋…人工智能正在替代人類。

在格鬥領域,人工智能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1 智能沙袋

人工智能訓練沙袋BotBoxer,正在取代靶師的地位。

通過一組高速視覺和動作識別系統,它能夠感應出拳速度、角度和力量,並移動躲避拳頭。

基於電腦算力的提升,理論上BotBoxer反應速度能凌駕於世界冠軍。

沒人會買一個打不中的沙袋,因此BotBoxer可以按照難度分級,不斷幫助受訓者提高,並且通過數據收集,優化出拳的角度、速度和技術,進行針對性訓練。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2 智能芯片

Hysko智能格鬥芯片,由動作捕捉傳感器和對應的App組成,通過在雙腕上攜帶芯片,將雙拳的動作效果全部數據化,最快每秒可捕捉數百次動作,統計出拳的次數、速度、力量和軌跡,通過手機APP給予數據反饋和分析,不斷優化科學訓練。

格鬥芯片真正做到了格鬥的數據化,從速度、角度到力量,一切數據化、可視化,是從直覺經驗邁向科學數據的重要一步。

以後萬一有麻桿型理工男成為著名格鬥教練,也不要大驚小怪。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3 梅威瑟的VR遊戲

在嘴炮的嘴裡,梅威瑟是個文盲。但梅威瑟對於科技的敏感性遠高於其他拳手:他是第一個在區塊鏈Stox項目ICO中賺到錢的;在CES2018世界消費電子展上,他還推出了一套VR拳擊健身系統。

通過VR頭盔和運動手柄,用戶可以跟隨梅威瑟練拳,在12周的進階課程中系統學習拳擊,通過難度、速度的提升,不斷提升自己的拳擊水平。

不過遊戲終歸是遊戲,梅威瑟已經自黑了這套系統的侷限性:“這不是職業拳手玩的,是健身性拳擊,你別指望通過VR遊戲能上擂臺,但認真練會改善健康狀態。”

潛臺詞是:“別想打職業賽賺錢啊,那是我的本行,現在我又來賺健身房的錢了,快掏錢。”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總結

智能型的科技產品通過互動,以數據化的分析幫助提升訓練效果。

如果說恢復型和強化型是著力於身體硬件改善的話,智能型科技則主要是提升意識,幫助拳手進行“軟件升級”。


真正的外掛

-點燃小宇宙的耳機-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黑科技還不夠帶勁的話,那麼下一個產品就是真正的外掛——Halo spor運動神經強化耳機。

這塊耳機除了外表裝逼、提供音樂刺激外,還能強化運動神經。

原理 通過耳機上搭載的觸點模塊,能夠釋放微弱的電流脈衝,刺激大腦皮層神經,調用更多的肌肉群參與運動中,提升運動表現。

案例 在平昌冬奧會期間,美國隊訓練中已經大量使用此設備,相信未來在格鬥領域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運用案例。

當星矢被擊倒後,雅典娜的一聲呼喚就能讓他的小宇宙爆發。運動神經強化耳機就像是耳邊來自雅典娜的呢喃,不斷將一根根火柴扔進你的神經加油站,點燃你的小宇宙,真·外掛。有了它,還要聖衣作甚?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結語

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格鬥成為世界上最值錢的生意後,就註定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幻想如同洛奇那樣憑藉著一首主題曲BGM就能擁有不死身的想法是幼稚的。真正的高手在你的BGM裡照樣虐你千百遍,也不厭倦。

因為他們的訓練強度遠超你想象,恢復時間卻快的驚人,打擊力量不僅大而且精準,智能芯片已經將拳路優化到一毫米。

像洛奇那樣一邊吼叫一邊舉石頭就能拿世界冠軍?不存在的。

歡迎來到2018年。

嘴炮和播求強大的秘訣,竟然與黑科技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