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區塊鏈思維做網際網路運營

如何用區塊鏈思維做互聯網運營

很多運營人內心都有一種疑問,就是看了這麼多用戶增長案例,實踐了這麼多,為什麼自己負責的項目還是用戶這麼少,始終起不來。

很多人會把這件事歸結為:不同公司產品不同、市場不同、用戶不同、方法只能借鑑,不能通用。這個說法基本也被市面上大多數人接受,於是在愉快的借鑑完別人的案例後繼續痛苦的探索自家產品的增長之路。

說實話,我之前也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有沒有通用的做增長、裂變的方法呢?

直到做了區塊鏈,我開始對這個問題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在區塊鏈行業,任何一個項目都很容易裂變,而且可以越滾越大大到難以想象,裂變的速度也是傳統互聯網領域的好幾倍。比如:EOS這個項目,最輝煌的時候三個月獲取了百萬社區用戶,可以說人手一個EOS不為過,所有人都堅信不疑的認為它是價值好幣,口碑極佳。

區塊鏈項目,主要通過社區、社群運營。所以它的裂變,更多的也是基於這個生態去做的。

整個過程,社群與糖果與消息穿插配合,每發佈一個重要新聞或是有了重大進展,就會向所有社群用戶公示,並再次發放糖果,引導再次裂變。整個過程持續時間少則半個月,多則三個月,不斷裂變不斷傳播,這種模式比較成功的有eos和trx,最輝煌的戰績是半個月內社群獲客數十萬。

拿eos舉例:團隊剛出來的時候,就是對標行業的龍頭老二ETH(老大是比特幣,地位不可取代),聲稱目標是取代ETH,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大家都想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幣。

然後團隊就開始瘋狂的在各大幣圈群進行糖果推廣,配合之前的PR宣傳吸引很多人加入社區。緊接著團隊開始在社區內進行大肆宣傳,講述自身項目的技術要點、發展規劃以及每天都會給予用戶實質性的利益

運營一段時間後,社區內開始形成了一定的忠實用戶群體。接下來,EOS開始推出了社群合夥人計劃。

這個合夥人和互聯網通常講的合夥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互聯網的合夥人多半是老帶新策略的一部分,而EOS的合夥人則是貨真價實的用戶合夥人,每一位用戶合夥人都要肩負從社群拉新、運營、文章撰寫再到對外推廣的任務。

相對應的,用戶合夥人會每個月獲得相應的報酬,同時獲得下一階段額度優先享有權,即以很低的價格私募,持有一定的EOS。

自此,一個正向循環開始形成,獲得EOS的用戶合夥人為了讓自己手中的EOS增值必然大肆宣傳,吸引新用戶加入,新用戶在老用戶推薦以及EOS強大的PR宣傳下,更是爭先恐後想成為用戶合夥人。

這個模式越滾越大,後來EOS順勢推出了節點計劃(你可以理解成投票選出合夥人),目前EOS的現狀是:單獨的用戶根本沒有機會成為節點,都是一些大的資本和幣圈大V爭先恐後為自己拉票,希望入選EOS節點。

聽到這裡,你可能有疑問了。這和傳統互聯網做拉新思路有什麼不同呢?

一、給予用戶“真正”的真誠與利益

同樣是做註冊送福利,兩個行業給人的認知就非常不一樣。當前在互聯網領域,註冊福利已經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這個“福利”在用戶眼中更多的是套路。說是給200元結果是給20張減免10元的優惠券,說是給現金50元結果是500元才能提現。這樣的方式在用戶眼中司空見慣,以至於註冊福利現在在用戶的眼中,已經變成了套路的代名詞。

上述兩個方法,套路雖然一致,本質卻不同。我們讓用戶使用一個產品,首先是要讓用戶信任我們這家公司。如果一開始就失信於用戶,往往也會讓用戶失去和我們產品接觸的機會,最後付出的往往是更大的成本。

所以下次我們再設置一些規則玩法的時候,請記住,給予用戶真正的利益,這個利益不一定是金錢,可能是一次公開課,可能是試吃等,但無論是什麼,請不要把它當成一次營銷,要真正為用戶服務,轉化線索一到兩個就足夠了。

二、做到“真正”以人性為中心

之前做互聯網一直講要注重人性,注重用戶體驗。直到做了區塊鏈,才明白,“人性”的本質是什麼。同樣是利益,EOS給的是一個諾大的許諾,把股權給到用戶,將用戶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綁定。

而互聯網公司,經常會給用戶一些物質性的東西,一個ipad、一個iphone等等。用戶拿到手裡,過去就過去了,不會因此和公司產生任何聯繫,這就導致很多互聯網公司活動做了一場,第二次還要重新再做,獲客成本和留存成本都很高。

由此,給予用戶利益的時候,要真正以人性出發,將用戶綁定在自己公司的戰車上。如果一個長期拿著你利益的人還天天說你的壞話,這是違揹人性的。

三、槓桿思維:單兵作戰與產業作戰

當然,我們這裡並不說這件事情本身的好壞,我只是想說這件事情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互聯網領域發展這麼多年,卻很少有一個類似用戶增長這樣的聯盟產生(即便有也很弱小),大家都各自為戰,同一產業上下游都很難打通起來,更別說競爭對手了。

之前見過一個外國公司做B端市場SASS的,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和另一家賣書的企業聯合,這家公司出書由賣書企業推廣,公司本身也會推薦很多B端營銷、技術的書籍給自己的客戶,結果兩邊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所以,有的時候做用戶增長,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做活動、事件等,外部合作也是一個行之有效並可以長期維持的方法,這裡面最好的狀態就是建立屬於自己的聯盟

其實在區塊鏈行業,每個用戶都是資源,每個用戶都是推廣聯盟的一部分(我們稱之為節點),SEO、社群建立及維護、文章撰寫等內容,都可以由他們完成,項目方要做的就是建立規則,讓用戶成為我們的“員工”。

四、去中心化思維:最有效的運用資源

區塊鏈與互聯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思維”的不同,互聯網的本質還是中心化的,所以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大家還是出於自身利益去考慮問題。在用戶這個層面上集中的思想體現,就是我要付出多少錢,獲得多少用戶是划算的。

但是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公司或者項目方還是更多的考慮如何讓用戶、讓消費者,甚至讓投資人多做一些事情,然後聯合更多的項目方、第三方,一起構建一個生態,大家資源共享、利益相關,因此可以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總結

結一下區塊鏈營銷的慣用方式:

先拿出一點實際乾貨或者利益(真金白銀)讓用戶信任,然後藉助已經建立好的資源聯盟進行推廣,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藉助外部媒體、合作方等力量發聲宣傳(真金白銀投入)與自身流量運營,不斷從外部與內部增強用戶信任(很多公司忽略外部力量)。

然後藉助一個多方互贏的裂變設計,讓用戶自發去做,不再是為了賺取更多公司收益,而是基於對產品的看好,基於產品更多實際的功能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為了自身的利益去宣傳

社區、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也可以從用戶中選出KOL成為我們“合夥人”,與我們一起維護、推廣甚至參與整個產品設計。

這樣,一個良性、穩定的用戶生態就形成了。運營的最高狀態是自運營,一旦前期良性啟動,後期資源投入就會越來越少,由此,一個產品步入正軌。

做了區塊鏈之後,再重新思考、總結之前的工作,發現兩個行業其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很重視用戶增長,都很在意PR,都在竭力研究“人性”。

不同的是:區塊鏈本身的“提效率降成本”本質以及金融屬性,讓它更懂得用戶心理和人性把握,更懂得如何運用“去中心化”思維和“槓桿”思維把一件事情用最小的成本做到最好,我想這是值得我們一起學習、探討的地方。

文末福利

如何用區塊鏈思維做互聯網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