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紅外線預警、黑匣子……黑科技闖進重慶建築工地

提到建築工地,你能想到的是什麼?漫天飛揚的塵土、胡亂堆放的建材、暗藏危機的角落……經過高科技、數字化武裝後的工地,絕對不是你想的那樣!

7月6日,全市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暨“智慧工地”現場觀摩會在兩江新區“智慧工地”示範項目龍湖昱湖壹號工地舉行,記者得以進入這個到處都是高科技的“智慧工地”一探究竟。

人臉識別、紅外線預警、黑匣子……黑科技闖進重慶建築工地

人臉識別、紅外線預警、黑匣子

“智慧工地”高科技多

要進“智慧工地”可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容易!門口的電子門禁需要特殊密碼才能通行。這個特殊密碼一是人臉,另一個就是安全帽。人臉識別加上安全帽上的電子芯片合二為一雙重驗證,通過驗證之後才能通過門禁走進工地施工區。

進個門還需要雙重驗證,搞得跟進保密單位一樣?原來,這種嚴格認證方式既可核實在崗工人數量,還能確保工人著裝符合安全規範,也能保障施工現場安全。

走進施工區域,正前方是一塊電子監控顯示屏,上面清晰地顯示著當日工地上PM2.5、揚塵、噪音等實時監測數據。“萬一揚塵超標了怎麼辦?”記者忍不住問。

“如果揚塵超標了,工地上安裝的自動噴淋裝置就會噴灑水霧進行降塵,噪音超標也會發出警示。”龍湖昱湖壹號工地相關負責人回答。

轉彎處,懸掛著幾個高清攝像頭。一名工作人員為了演示,有意將安全帽取下。廣播裡立即響起了警告聲:“請注意,你沒有佩戴安全帽!”與此同時,一條預警短信也發送到管理人員手機上。

工地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像這樣既能“抓人”還會“說話”的攝像頭在工地一共有9個,它們能“揪出”不戴安全帽的不規範著裝者。

電梯井是工地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只要有人進入非安全區域,紅外線監控儀就能偵測到,及時發出警報。至於電梯、塔吊這些大型特種設備,不通過指紋識別,你休想讓這些大傢伙聽從指揮。

同時,塔吊還配備有“黑匣子”,一旦操作過程中數據有偏差,“黑匣子”也會發出預警……“過不了多久,無人機、測繪機器人將代替人工,實行全面自動化監測。”該工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數字化管理建築空間

讓工地擁有“超級大腦”

昱湖壹號工地的設備、設施讓人大開眼界。一項項看得到的高科技,讓這個工地成為真正的“智慧工地”。

近年來,隨著工程信息化管理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智能化、BIM(即建築信息模型)、物聯網等集成應用與施工現場深度融合,“智慧工地”應運而生。

依託數據化管理平臺這個“超級大腦”,“智慧工地”從項目設計、建造、運維,全週期智能化介入,將每一個建築單元標籤化,依託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將建築圖紙電子化,並利用大數據精細化管控建造過程,實現每一戶建造數據可追溯性。

這就好比給整個工地裝上了智慧大腦,讓它長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見違章、聽得見噪音、嗅得到隱患。

四個APP

在“超級大腦”指揮下管理工地

在“超級大腦”指揮下,“智慧工地”的管理還與工程管家、工序管理、工程檢查、實測實量這四個APP息息相關,它們都是龍湖的“秘密武器”。

工程管家APP是名副其實的“管家”,工程管理人員通過手機就可以監控整個施工進度,相當於把整個工程都掌握在手機裡,隨時可查看進度,瞭解情況。

工序管理APP則讓施工單位通過手機拍照方式對已完成工作發起驗收,監理人員手機即會收到待辦,驗收完成同樣以拍照方式上傳。整個驗收過程,手機APP都會記錄在案,管理人員一目瞭然。

工程檢查APP像一位嚴厲的“老師”,通過問題檢查、派發、整改、銷項等程序,實現對現場質量風險、安全文明的整體把控。

實測實量APP更像一位“安檢員”,將每一個建築構件的實測數據與標準數據進行自動比對,不合格的地方將自動標記並匹配責任人,同時限定整改期限,實現自動化追蹤。

新聞多一點

到2020年重慶將建成2000個“智慧工地”

未來三年,重慶的工地將更加“耳聰目明”。7月6日,記者從全市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暨“智慧工地”現場觀摩會上了解到,我市計劃到2020年建成2000個“智慧工地”。其中,兩江新區作為我市“智慧工地”建設的集中試點區,今年將實現“智慧工地”建設全覆蓋。

所謂“智慧工地”,是一種新型施工管控模式,即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平臺為依託,通過工地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術的應用及施工精細化管控,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現場決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實現工地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

市城鄉建委人士透露,為推進“智慧工地”建設,今年主城區符合條件的、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築工程,以及造價2000萬元以上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必須打造為“智慧工地”,其他各區縣也應分別打造至少2個“智慧工地”,確保2018年全市打造的“智慧工地”數目不少於600個。

不僅如此,今後我市各項目在申請施工許可證時,如果施工設計方案中達不到《“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將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以此倒逼企業推進“智慧工地”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