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節!盤點雷射在我國航海行業的應用

航海節!盤點激光在我國航海行業的應用

我們喜歡神秘的大海,因為它總是有意想不到的寶藏饋贈給我們。一個國家的興盛與航海事業密不可分,中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在中國的國際貿易中,90%的貨物通過海運完成,可以說中國是世界航海大國,2005年4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每年的7月11日確立為中國“航海日”,作為國家的重要節日固定下來。

1405年7月11日,明朝航海家鄭和率2.7萬多人,乘大船62艘,從江蘇港口啟航,開展了一段為萬世稱道的和平之旅。在1405到1433年的28年中,他率領的龐大船隊七次遠航,足跡遍及亞洲、非洲沿岸的眾多國家和地區,既弘揚了明朝國力,又把中華文明傳播至了海外。

航海節!盤點激光在我國航海行業的應用

航海節!盤點激光在我國航海行業的應用

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則發行了2005鄭和下西洋600週年金銀紀念幣作為對這一重大事件的永恆留念。該套紀念幣共有兩枚,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紀念金幣採用反噴砂工藝,底做成磨砂效果,人物做成鏡面,並將勾線提亮,背景上大面積使用微雕暗刻工藝,“欽差正使——鄭和“既有裝飾性又提高該幣的防偽性,銀幣中間的羅盤、星辰、船隊隊形圖等採用均勻噴砂工藝,

背面的鏡面上以激光雕刻抽象的浪花、寬青邊上的浪花浮雕以噴砂表現與單純的鏡面噴砂比,極富層次更加有藝術感染力。

海上激光雷達測風浮標(簡稱FLi DAR浮標)系統

作為目前海上浮動式測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在使用的靈活性、測風能力和成本等方面,相對於海上測風塔具有絕對的優勢,能夠更好地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為海上風資源評估和海上風場微觀選址提供可靠的風況數據。

據中國科技網資料顯示:2014年6月26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完成了環境氣象雷達項目兩型產品——船載激光風剖面儀及小型相干測風激光雷達的海上試驗。這是兩種探測體制的激光雷達的首次聯合試驗,同時利用GPS探空探測手段,當時,在我國乃至國際上尚屬首次。

航海節!盤點激光在我國航海行業的應用

小型相干測風激光雷達作為相干多普勒激光雷達,工作在人眼不可見的紅外波段,可實現地面至低空3000米大氣風場的無盲區探測,具有很高的時間分辨率、空間分辨率和精確度。可填補風廓線雷達低空探測能力的不足,能連續獲取大氣邊界層範圍內的風場等參數。船載風剖面儀是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達,主要用於大氣邊界層和低空對流層大氣環境及氣象參數的探測,系統採用氣溶膠散射靈敏型探測波段,併兼顧大氣分子散射效率,能夠測量大氣風廓線、三維風場、雲底高度、氣溶膠濃度三維分佈、氣溶膠消光係數、能見度及溫度廓線等。

當時的試驗為研究海洋大氣邊界層三維風場和氣溶膠光學特性,探索海洋氣溶膠環境和船載測量條件下的大氣風場、海洋氣象參數、邊界層特徵多尺度探測方法,積累我國海氣邊界層剖面觀測資料和衛星同步印證數據提供了有力支持,併為下一步針對船載應用的激光雷達產品定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國之重器”之稱的——055型驅逐艦

7月3日上午,兩艘055型驅逐艦在大連造船廠正式下水。據悉,055型驅逐艦是中國首艘萬噸級驅逐艦,被普遍認為是目前亞洲作戰綜合能力最強的驅逐艦,是中國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誌性戰艦。

055型驅逐艦的問世對於現當今中國海軍來說意義非凡,表現在這個型號上,除了運用了諸多新的技術和設計理念以外,更是中國海軍第一款一服役就在平臺和設計理念上達到世界先進甚至局部領先水平的艦船,這點上的意義甚至超過了幾個月前剛下水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

航海節!盤點激光在我國航海行業的應用

本級艦也是第一次在驅護艦的設計上實現遠程攻防兼備的大潛力優秀平臺,其未來改進型號再進一步

加入電磁推進、電磁炮、激光近防技術及海基反導能力後,必然可以成為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實力擔當,更是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利劍先鋒。055型導彈驅逐艦武器系統齊備,綜合作戰能力強,隱身性強,適航性好,續航力大,自動化水平高,可謂世界導彈驅逐艦家族中的翹楚。

航海節!盤點激光在我國航海行業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