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藥神》說開去:現實題材的靈與肉,電影的能力邊界

每次有全民口碑好評如潮的電影熱映時,難免信息流裡被五花八門的評論佔滿了。我想了想,姑且把這些評論分為五類人:

1,給予好評的普通觀眾

2,蹭熱點給予好評的媒體、影評人

3,不管是什麼先罵一頓的槓精

4,看到電影的侷限性,抓住大書特書的標題黨自媒體,與2相反的策略

5,看到電影的侷限性,指出但仍然給予好評的媒體、影評人

1. 電影反映現實的靈與肉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來聊關於《我不是藥神》的話題。張小北在評論《我不是藥神》時這麼說:「電影能做到的好,這部電影都做到了。剩下的是這個時代不讓它更好。」

《我不是藥神》本質上,是一部反映現實問題的,以情感共鳴為主要輸出方式的電影。

同樣在豆瓣獲得9分以上的韓國電影《熔爐》《辯護人》都屬於此類。甚至從《我不是藥神》激發觀眾情緒的表現手法中,或多或少能看到韓國同類電影的一些影子。

「骨骼」是視聽語言與故事的流暢,這是電影的基礎素質和水平,是讓大眾能夠看完的基礎。

「血肉」是電影所表現的現實問題。《熔爐》所傳遞的無助、憤怒、悲情,通過殘酷的故事和表現力極強的畫面和配樂傳遞給了觀眾。《辯護人》同理,只不過基調是《熔爐》向下以悲結尾,讓觀眾試圖去改變一點什麼;《辯護人》則是向上,以大批律師到庭的鏡頭結尾,讓觀眾得到一個完整的情緒閉環。

「靈魂」則是激發觀眾情緒過後,各界對於現實問題的反思。《熔爐》播出之後韓國《熔爐法案》出臺、《辯護人》上映一年以後釜山地方法院對“釜林事件”進行了二審宣判,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這是隔壁的韓國發生過的真實事情。

從《藥神》說開去:現實題材的靈與肉,電影的能力邊界

想達到這種效果,不得不有所取捨。

它首先是一部電影,一個戲劇,一個基於現實之上的虛構。然後它才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它所表達價值觀是否具有實際意義,前提必須要能夠吸引到足夠的觀眾,引發他們足夠強烈的共鳴和自發宣傳。

2. 電影的能力邊界

作為一個非電影專業的愛好者,寫了這麼多影評之後,我經常思考的就是,到底該如何客觀的評價一部電影的價值?最後我的結論無非是:只能具體分析。因為電影實在是太綜合了,能夠涵蓋的方向實在太多。

創作者各有目的——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商業目的與藝術情懷並重的,但也有那些商業需求很低的藝術電影,和只為了圈錢賭一把的影視垃圾。

觀影者各有需求——主要是為了和朋友聚會,順帶看電影的社交需求;硬核電影愛好者一個人也要去看的影迷需求;而對電影本身,有的是純粹的娛樂需求,有的是對感官刺激的需求,有的是對故事帶來的情感刺激需求,也有單純的偶像崇拜需求……

這兩邊的複雜程度超出想象。很大程度上,電影院這一場所並不能隨時將合適的作品引導給需求強烈的人,因此營銷展示和評論家的點評才顯得特別重要,畢竟電影是個先買票後消費的東西。

其實上面的一大段,總結起來就是想說:包括豆瓣評分在內的評價體系,與電影本身一樣都是有侷限性的。《我不是藥神》不可能同時做到所有事情。

而程勇的悲劇英雄形象與藥商、警察的形象,也是戲劇衝突的需要,對他們的塑造已經相當剋制了。這是一部電影,不是紀實,也不是論文。

所以我很奇怪的是,有一些標題黨吹毛求疵的人,你們打算讓《我不是藥神》這一部「電影」,面對這樣的無解問題得出怎樣的建設性「結論」才足夠呢?

呂克貝松說的「電影不是濟世良藥,只是阿司匹林」,也是同樣的道理。

制訂《熔爐法》的不是孔劉,把“釜林事件”重判無罪的也不是宋康昊。你不能因為某一部電影反映了現實,就要求他得出解決現實問題的結論。

在我眼裡的《藥神》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的出現至少帶來了一些非常難得的東西,在國內電影環境中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實事求是是最難的。難的地方不在於去搜索細節得出主流意見不同結論,而在於找出這些細節和侷限性之後,仍然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而實事求是與隨波逐流的區別在於,你雖然看到了一些與主流視角不同的東西,但顯然那些不同,也是這個世界給予它的,並不應該成為影響你對“山”的評價依據。

3. 盡人事而已

最後是對於電影本身的故事感想。其實縈繞在我腦中的到最後只剩下了「盡人事」三個字。

程勇去印度看到神像經過,電影用他瞻仰的鏡頭表達出了他的無力。

最後他被捕入獄,路邊的病友變成了在印度的他,而他自己則變成了「神像」。

但凡同題材的電影,都經常會有一個普通人被環境感染慢慢變成超級英雄的過程,而這個“英雄”被現實所打敗的過程,頗有古希臘式悲劇的感染力。

好比你是蜀漢的將軍,你問諸葛丞相「漢室能復興嗎?」

你是金庸小說裡襄陽城的小兵,你問郭靖「我們能擊退蒙古鐵騎嗎?」

你是火影裡的漩渦長門,你問鳴人「你憑什麼讓我相信你,等待你為世界帶來和平? 」

你是《藥神》裡的程勇,不同人的問你:「你想做救世主嗎? 」

他們的回答,不管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是別的什麼,都無非是「盡人事 」三個字而已,而其餘大部分的人卻是「未盡人事,已安天命 」。

我最後用著名的《平靜禱文》結尾吧——

願上帝賜我平和(serenity),讓我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願上帝賜我勇氣(courage),讓我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

願上帝賜我智慧(wisdom),讓我分清兩者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