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區軍營的故事——說說在連隊那些事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要塞區軍營的故事——說說在連隊那些事

人的一生過得太快,轉眼間我已經七十歲了!今天老伴要和我一起去辦理老年免費乘車卡、孫女高興的說:"爺爺以後坐車不用花錢了!可我總是高興不起來、就這麼就老了?是不是把年齡記錯了?看看身份證、瞅瞅戶口本、哪個都沒錯。難怪戰友們都喊我老張頭。看來我真的是老了。

人老了、總願意回憶過去、尤其是回憶當兵在連隊那些事情,儘管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卻彷彿就發生在昨天。我相信你肯定和我有同感。

還是從我剛入伍時說起,我的老家在長海縣獐子島最東邊一個叫砣子的小漁村。全村二十幾戶人家全都是靠打魚為生。就在我報名參軍的頭一個月、父親因病死在海上。老母親說:"孩子呀,出海打魚風裡來浪裡去太危險!你還是去當兵吧。

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我和畢勇、石加元、楊寶臣等八個新兵乘船去了大長山島、由此開始了正式的軍旅生涯。參軍是為了逃避在海上打漁,而到了連隊連長劉德剛的一席話、又像是一盆冷水潑我個透心涼:"熱烈歡迎新同志來到連隊。我們水線連是一九六一年組建的。它擔負著東起鴨綠江口,西至葫蘆島海區、以及東北三省江河湖海的水線敷設和維修等任務。我們是點多線長。我們穿的是陸軍的服裝,乾的卻是海上的活。人們都叫咱們是陸軍海戰隊!我們一定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堅決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連長還沒講完話,我的心裡卻打起了鼓,.....怎麼又是在海上幹活,看來當兵這條路是走對了、門是進錯了!

既然來了,咱也不能當逃兵呀!那就好好幹吧!怎麼也得爭取當個五好戰士。水線連的工作雖然又苦又累,但是他吃的是海灶、那饅頭也大都是精粉。在家裡哪裡吃過精粉呀!新兵個個大米飯一頓吃三碗、精粉饅頭一頓消滅四個!新兵下連不到一個月、司務長急忙找連首長告急!糧食嚴重超支(海灶糧食標準是一斤二兩)、司務長出了個熊著、把大米換成高梁米、把精粉換成標準粉。這一著肯定管用!連長劉德剛想了想、否定了司務長的作戰方案,立即下令殺豬!上頓炒肉、下頓蒸肉。今天肉包子,明天週六包餃子。不用一個星期,新兵肚子裡掛滿了油水。再也吃不動了!司務長蘇德武伸出大拇指連聲稱讚:連長這一著、高!實在是高!

水線連不是我自誇,他是一個英雄的戰鬥集體。從黃浦江畔到黑龍江邊、從長山列島到珍寶島吳八老島、到處都留下了水線兵的足跡,朝鮮的海島上也有水線兵的汗水。連隊多次出席瀋陽軍區、旅大警備區,外長山要塞區先進的集體代表大會。那時候真是報紙有名,電臺有聲。我曾代表連隊在旅大警備區積代會上搶過話筒。劉徳才司令員表掦水線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典範。戰士們還自編了連歌:"乘東風迎朝陽、水線戰士鬥志昂,踏平黃海千重浪,一顆紅心永向黨......。

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水線兵,首先要戰勝暈船這一關、要真正過去這一關、那不是吐一次二次就能解決問題。你要是海島兵、你一定坐過船、六七十年代的船航行的速度都很慢。要是遇到大風大浪,用戰士們的話講、那真是要血命了!連跳海的心思都有。你坐的船是在航行,我們水線船把電纜斷頭撈上來、船就停在海里接續電纜、有時候一停就是幾個小時、船艇始終是在無規律的搖擺。你看那些暈船的戰士,隨便在甲板上找個沒水的地方一躺、雙眼緊閉、緊接著就是臉色變黃、腦門冒虛汗,五臟六腑翻江倒海、不一會就該向大海交公糧了這種難受的滋味你一定體會到。

就這樣年復一年、老兵不暈船了,也該退伍了。來了新兵又接著開始暈。有的兵也暈夾生了、從入伍就開始暈、一直暈到復員。河南六六年入伍的張海旺同志從海上作業回到連隊、看到一張宣傳畫上有海浪、他就感覺床也在搖晃!再接著吐!排長劉生才撫摸著他的頭心痛的說:"你媽給你起這個名子、希望你這把火在大海上越燒越旺。今天這把火咋就不旺了呢!張海旺不好意思的說:"今天的風浪太大啦!這火沒焼旺!

我從軍二十年、送走了一批不暈船的老兵、又迎來了一批新兵接著暈、但是一代一代水線兵始終是無怨無悔地在海上戰鬥著!每每想起那些火熱的軍旅生涯,儘管己過去了幾十年,但心中總是充滿了自豪感!衷心祝願水線兵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世代永存!

要塞區軍營的故事——說說在連隊那些事

要塞區軍營的故事——說說在連隊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