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耳病”遇上“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母猪繁殖障碍及各年龄段猪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蓝耳病传播性极强,目前已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此病的猪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高烧等临床症状。该病于1957年次被发现,我国于1987年发现 ,此后逐渐流行传播开来,对养猪业的危害也逐渐加重,成为猪主要呼吸道细菌性疾病之一。蓝耳病病毒基因极易发生变异,不断有强毒株出现,虽然人们已经加强了猪场的各项防疫措施,但该病在我国还是经常出现。由蓝耳病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是被感染猪群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现将一例由猪蓝耳病继发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的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6年11月份,广西横县某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患猪主要症状为发热、精神沉郁、厌食,严重的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咳嗽。发病的第2日清晨,饲养员发现其中的2头育肥猪突然死亡,其中1头猪鼻腔和口腔出现血色泡沫。于是立即解剖病死猪,并将其肺脏、脾脏、淋巴结、关节液等送广西大学动物传染病与分子免疫实验室进行检测。隔日该猪场送来34份血清样品进行蓝耳病病毒抗体检测,血清样品来自于7~23周龄的保育、育肥猪。此猪场28日龄仔猪免疫过一次蓝耳病疫苗,之后没有再免疫。

2 细菌的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病死猪的肺脏、淋巴结、关节液等涂布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培养基上,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37 ℃培养16~24 h 后将疑似菌落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进行纯化,选取纯化后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结果在TSA 培养基上观察到表面光滑、半透明、露珠样、针尖大小的菌落,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菌。

3 PCR/RT-PCR鉴定

APP 外毒素Ⅳ(Apx Ⅳ)存在于该细菌所有血清型中,设计APP Apx ⅣA 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Apx ⅣA 毒素基因PCR 扩增后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可见特异性条带大小为442 bp,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相符。将PCR 扩增的产物进行回收,并连接到pMD-18T 载体上,阳性质粒送上海杰李生物公司测序。将测序得到的序列与GenBank 中ApxⅣA 毒素基因的序列进行BLAST 比对分析,发现同源性高达100%。

同时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PCR检测,以及猪蓝耳病病毒的RT-PCR检测。结果送检的两头病死猪圆环病毒2型和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而蓝耳病病毒均为阳性。

4 药敏试验

参照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 法)进行药敏试验。在无菌条件下将分离菌均匀涂布在TSA 培养基上,再用无菌镊子将20种药敏纸片分别平铺于TSA培养基表面,培养24 h后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

根据抑菌圈的直径大小来判断细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分离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米诺环素、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多西环素、青霉素中度敏感,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四环素、林可霉素、链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耐药。

5 血清抗体的检测

使用美国IDEXX蓝耳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该猪场送检的32份血清进行蓝耳病抗体水平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注明的判定标准,当S/P 值≥0.4时判定为蓝耳病抗体阳性,当S/P 值<0.4时判定为蓝耳病抗体阴性。结果在所检测的32 份血清中蓝耳病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100%(32/32)。

6 诊断结果

根据养殖户对猪场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的描述,结合细菌、病毒及抗体检测结果,最终确诊该病例为猪蓝耳病继发感染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7 讨论

蓝耳病病毒是正链RNA 病毒,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变异。蓝耳病病毒基因容易变异主要体现在疾病临床症状的改变和毒力的不同上。该猪场母猪暂时没有蓝耳病典型临床症状发生,但是中大猪却有着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从这个情况便可知此病临床症状的改变。病毒感染猪之后,潜伏期一般是4~5 d,主要侵染肺泡巨噬细胞、肺门淋巴细胞、脾脏巨噬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其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持续感染,蓝耳病病毒能在猪体内复制几个月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根据该猪场送来的32份血清样品抗体检测结果来看,该猪场大部分保育、育肥猪抗体水平过高。向养殖户了解得知,这批猪在3 周龄时接种了蓝耳病疫苗,大部分猪S/P 值已经超过2.5,甚至个别猪抗体水平达到4.0~4.5,且抗体水平不均匀。说明该猪群正处于蓝耳病感染的活跃时期,而且有大量的排毒。蓝耳病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依赖性,只能在猪的肺泡巨噬细胞及其他组织的巨噬细胞中生长,猪一旦感染蓝耳病病毒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其他疾病 。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2月份都是蓝耳病的高发期,气候突变及流感病毒、支原体感染等也可以诱发蓝耳病。猪场要做好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工作,但切不可认为接种疫苗后就可以放松对蓝耳病的警惕性,而应该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等,在冬季还要做好通风与保暖工作,并适当进行药物保健,预防流感等疫病。


来 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第12期第131-133页《一起猪蓝耳病继发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分析》


作者 | 季程远 覃一峰 黄培超 方庆励

刘 芳 陈 樱 韦祖樟 欧阳康 黄伟坚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钦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