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歷史從5000多年前,一路走來。從建縣建制到建立諸侯國,泗陽的歷史,環“四”皆水也,環“泗”皆底蘊也。

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歷史一路變遷,泗陽的名稱也一路變換。三國時期,這裡稱為“魏陽”,元朝改稱“桃源縣”。民國時期,因與湖南桃源縣相重,復改稱泗陽縣。

時間回到西漢時期,彼時,江蘇境內有三個諸侯國,即徐州地區的楚國,揚州地區的廣陵國和宿遷地區的泗水國。

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公元前,漢武帝封泗陽王,王都設於凌縣(今泗陽縣眾興鎮凌城村),轄二萬五千多戶十一萬九千多人。歷123年,傳五代六王。

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如今,這五代六王的源遠流長都被篆刻在蘇酒集團泗陽基地廠區之內。泗水古國因水而建,故浮雕以長河為背景。整體浮雕長19.6米,高6.2米,造型兩端為紫銅鍛制卷軸狀,畫心為曲面弧形。歷經200多天、多位雕塑師現場雕刻而成。近看,畫面氣勢宏偉,人物栩栩如生。從其中,也不難想見泗水古國五代六王時期的恢弘氣勢!

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作為古泗水國的都城所在地,泗陽也是中國八大名酒洋河大麴的發源地。卷軸之上也詳細記載了六位泗水王的興酒事蹟。從壟斷酒的產銷到設立釀酒坊,酒業的興盛推動著泗水國經濟迅猛發展。

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此外,作為古泗水國的重要遺址,泗陽境內的三莊漢墓群成功入選“第七批國保”名單。這裡曾成功挖掘陳墩、大青墩兩座墓群,出土了700餘件(組)精美、珍貴的文物,為了解泗水國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自古以來,泗陽便人文薈萃、才賢輩出。抗金名將劉世勳、地理學家張相文、革命志士韓恢、書法大家林大木等都生於泗陽、長於泗陽。

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伴著林海深深,貪戀運河水的靈動深情。在桃花源中,在成子湖畔,懷揣著夢想的泗陽人在這方土地上辛勤耕耘,美好著關於生活的嚮往。

人文宿遷:悠悠泗水國,人文底蘊濃

悠悠泗水長流,人文底蘊深厚。

從泗水國的歷史,我們一起築夢桃源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