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滅亡之後,「指鹿爲馬」的趙高后果如何?

劉盛榤


趙高也算是一代名臣了,只不過他靠的是他亡國的手段出名的,古人說善惡終有報,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趙高一生壞事做盡,亡國滅種,自然不會有好報,他在殺了秦二世胡亥後妄圖自己登基,他覺得自己已經權傾朝野,沒人敢反對他,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嬴氏遠親,應該可以順利登基。

但大臣們卻用沉默表示了抗議,趙高不得已才準備讓子嬰登基,可子嬰不是胡亥,他設計砍死了趙高,登基後滅趙高三族。


趙高早年是被秦始皇提拔起來的,秦始皇聽聞他精通法律,為人又很勤奮,於是便讓他做了二公子胡亥的老師,自此,趙高的崛起之路正式開始。

由於會說話,能言善道,再加上胡亥本身就昏庸,趙高剛開始就取得了胡亥的信任,後來又服侍於秦始皇身邊。秦始皇在世時他的野心還不怎麼顯露,一直隱忍著在。



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長生之道,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沒有一個人可以克服,秦始皇的大限終究是到了。

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自知時日不多的他,準備將皇位傳給扶蘇,不管是從才能看還是嫡長子繼承製看,扶蘇都是最好的人選。但這封密詔卻被趙高給扣了下來,一直到秦始皇死,趙高帶著密詔找到了胡亥,攛掇他篡位,胡亥雖然想,但卻還是猶豫不決。

於是趙高又去說服了丞相李斯,有了李斯的支持,胡亥就放心了。於是趙高派人假傳聖旨,逼死扶蘇,關押蒙恬。等到胡亥登基後,又想辦法滅掉了蒙氏,再幹掉李斯,這時的趙高可以說是在朝中再無對手,中間再通過一次指鹿為馬剷除了對自己不滿的大臣。


等到陳勝吳廣起義開始,胡亥也開始對趙高有了不滿,趙高發覺後也是一不做二不休幹掉了胡亥準備自己當皇帝,可出乎了他的意料,文武百官皆低頭不語,表示抗議。

沒有辦法只得扶植子嬰上位。可是子嬰不是胡亥,他趁趙高請他登基的機會砍死了趙高,後來滅了趙高三族。

自此,一代奸臣死在了自己的野心之下,他大概怎麼也想不到,他會死在在自己看來只是一個傀儡的手上。

趙高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但他的慾望永無止境,不擇手段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已經開始膨脹了,最後不得善終也是意料之中的。


痴人妄言


秦二世三年,項羽在鉅鹿之戰大敗秦軍主力,王離被俘虜,章邯進退兩難,只能率著二十萬的秦軍投降了項羽,劉邦的幾萬部隊也進入了武關,劉邦暗中趙高聯繫,希望趙高能做內應。

胡亥因為章邯的投降,內心十分的不安,他派使者去質問胡亥,丞相不是說關東的那些人只是盜賊,不成氣侯嘛,今天怎麼到了這種地步。趙高知道胡亥,已經對他有所不滿與懷疑了,就與自己的弟弟趙成還有女婿閻樂商量如何除掉胡亥。

趙成在秦宮散發謠言,說有盜賊進入咸陽,讓宮內禁衛軍去追擊,閻樂率著自己的親軍跑到了望夷宮,對守門官怒斥,盜賊進了宮門,你們怎麼不追?守門官十分的不解,宮內守衛十分的森嚴,盜賊怎麼進得了宮門呢?

閻樂直接一刀,殺死了守門官,直接殺入瞭望夷宮,一路上殺了很多人。胡亥這時候十分的驚慌,宦官侍從都跑光了,只有一個宦官還在,他就問這個宦官,你平時怎麼不說呀,你看現在都弄成這樣子了。宦官說,就是因為我平時不敢說,才活到了今天。

胡亥說他想見一下趙高,閻樂說不行,胡亥說,那我當個郡王,或者萬戶侯,可以嗎?閻樂說不行,胡亥說,那我當個老百姓,可以嗎?閻樂說,都不行,不要廢話了,你自裁吧。胡亥,只能拔出長劍,自裁了。

趙高來了,把胡亥身上的玉璽摘下來,掛在自己的身上,他走上了大殿,自己當然皇帝,但是底下的大臣,一個個都不說話,這個時候,又發生了地震,趙高覺得自己暫時還不合適,所以就扶持了子嬰來當秦王。

子嬰不想只做趙高的傀儡,就和身邊的宦官韓談討論如何除掉趙高。

原本子嬰應該齋戒五天後就要去參加登基儀式,可是時間到了,趙高派人去催,子嬰說自己有病,趙高沒辦法,只能自己去請,趙高一到,韓談直接就是一刀,就將趙高殺死了,秦王就召集大臣,宣佈了趙高之罪,並夷其三族。


歷史簡單說


秦朝滅亡以後,趙高先生就成了一具屍體了。其實在秦滅亡以前,他就已經成屍體了。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裡,是這麼記載趙高之死的:

“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咸陽。”

秦二世的侄子子嬰被立為秦王以後,就和他倆兒子謀劃:這趙丞相殺完我叔叔以後,是害怕大臣們幹掉他才立的我啊!我聽說他和楚人有密約,要把我們秦國的宗室的所有人頭去換關中王的帽子戴啊!今兒他請我去廟裡齋戒,估計是要在廟裡幹掉我,我乾脆裝病不去,讓他自己來請我,然後我就殺了他!

果然,趙高親自來了:“宗廟這等重大的事,大王怎麼不去啊?”話沒說完,就被子嬰殺掉了,然後整個趙家的三族都被滅了。

秦朝滅亡的標誌是劉邦攻至霸上,子嬰出城向他投降。而在子嬰投降以前,趙高就已經被子嬰幹掉了。至於死後是被碎屍萬段,還是被一把火燒成炭,太史公沒寫,我不能亂說。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此時的趙高已經死了,已經涼透了。《神話》裡面趙高粘著鬍子出降的場景,只是電視劇的虛構


青言論史


沙丘政變

公元前210年,今年是秦始皇第五次巡遊經過沙丘,被譽為“千古一帝”的他在此時壽終正寢,立下遺詔讓長子扶蘇即皇帝位,但丞相李斯與趙高與扶蘇有本質上的利益矛盾,所以趙高、胡亥、李斯三人串通篡改秦始皇臨終詔書立胡亥為皇帝,並且以秦始皇的名義責令扶蘇自殺

剷除異己

在胡亥當上皇帝后,由於趙高是他的太傅(老師),同時胡亥也非常聽趙高的話,所以十分信任趙高,在趙高的建議下,胡亥先是剷除了蒙氏兄弟,還有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也都被殺,甚至對自己兄弟姐妹下手,其中12個兄弟被砍頭,6個兄弟和10個姐妹妹被碾死,剩下的也被逼自盡,其實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對趙高有威脅了,趙高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慫恿秦二世胡亥殺了他們,然後自己才可以安心當皇帝,接著把全國大小事都交給了趙高,此時趙高當上了實際上的皇帝了。

指鹿為馬

趙高嘗試到了權利的味道,自己也想當皇帝,為了試探朝中大臣對自己的態度,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且趙高對皇帝說這是一隻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問大臣們,這是鹿還是馬,一些大臣為了討好趙高,都說是馬,而一些反對趙高的大臣都說是鹿,後來趙高把說是鹿的大臣都殺了,大肆清除異己。

趙高之死

後來趙高與其弟郎中令趙成和女婿咸陽令閻樂謀劃

殺死胡亥,秦二世自知難免一死,在望夷宮內便拔劍自殺。趙高立刻到達現場,拿著玉璽,準備當皇帝,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趙高便知道這輩子是不可能當皇帝了,所以趙高臨時改變主意,將玉璽傳給了子嬰。子嬰早就知道了趙高的種種罪行,當上了皇帝卻仍然只是趙高的傀儡,便與自己的貼身宦官韓談商定了斬除趙高的計劃,還有趙高請胡亥去接受玉璽正式登基,而子嬰稱病不去,趙高只得自己去請,趙高一進宮,韓談眼疾手快一刀就將他砍死了。後子嬰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經典影視片段分享


當年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是想考驗一下,殺了二世是否能引起朝廷的震動。

因為在此之前,快打到咸陽城的劉邦已經和趙高取得了聯繫。劉邦的意思是想讓趙高殺了二世,然後劉邦和趙高兩人一起平分關中之地。

趙高肯定接受這個建議了,因為那時候的秦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了,畢竟最能打仗的章邯也投降了項羽,可以說趙高已經走投無路了。對他最好的後果就是接受劉邦的請求。

在殺二世之前,趙高就導演了指鹿為馬的戲,結果大部分大臣都是配合趙高的,明明是鹿,趙高非說是馬,大臣們知道趙高的意思,也指鹿為馬。沒有配合趙高的,在事後就被趙高殺掉了。

通過這件事,趙高清楚時機已到了,他先是騙了二世去沒有多少人駐守的望夷宮,之後他派去了女婿閻樂把二世給殺害了。

殺害二世後,趙高派人去聯繫劉邦。

我已經完成了任務,你趕緊帶兵殺進來吧。

劉邦一聽,二世死了,大為高興。自此劉邦再也不提和趙高共分關中的事情了,趙高還在等劉邦給他消息,什麼時候我們能分關中呀。

劉邦笑了笑,分關中。分什麼關中呀,我有說過和你分關中嗎?

趙高聽到這個回答立刻暈了,今天算是載了。自己就夠流氓的了,沒想到今天遇到一個更加流氓的人。

趙高氣不過,就開始要自己登基做皇帝了,索性關中就不讓劉邦進了。

但是,大臣堅決反對趙高當皇帝,趙高執意要當,在他坐到龍椅上的那一瞬間,整個大地開始搖晃了起來。

趙高害怕了,以為是上天震怒了。他嚇得趕緊從龍椅上滾了下來。

當時其實是正好趕上地震了,那時候,趙高當然不知道是發生了地震。

他以為是老天爺不讓他當皇帝呢

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想到了立子嬰為皇帝,他還是做宰相。

子嬰可是知道趙高這個奸臣不是什麼好東西的,他堅決不去當這個皇帝。

趙高給他發話了,必須要當,否則格殺勿論。

子嬰一看,自己逃不過了,那就答應他吧。

趙高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定了那一天讓子嬰登基。

可是到了登基那一天,子嬰就是死活不見人,趙高派人去請,子嬰也不來。

不得已趙高只有自己出馬去請子嬰了。

這時候子嬰早已埋伏好刀斧手在他的府上,只要趙高一來,保證他有來無回。

趙高一進子嬰的府上,就被埋伏的刺客殺掉了。

這就是趙高的結局。


史學達人


趙高(?年__公元前207年),贏姓,趙氏,秦朝著名的宦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跟李斯合謀發動“沙丘政變”,逼死秦始皇大公子扶蘇,另立秦始皇小兒子胡亥登基。(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





公元前208年陷害李斯,又想點子殺害了秦二世胡亥,後面另立扶蘇兒子(子嬰)為秦王,至此自己大權獨攬,把控朝政。


李斯死後,胡亥把國家大事都交給了趙高,自己尋歡作樂,不理朝政,趙高樂的願意,在朝廷內外,結黨營私,任人唯親,徵役繁重,賦稅名目繁多,農民苦不堪言,期間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加速了秦朝內部動亂,秦朝統治越來越接近崩潰。


有一次,在朝堂上,趙高命人牽來一匹鹿,說:“老臣進獻一匹馬給陛下玩耍觀看。”秦二世雖然年輕好玩,但是馬是鹿還分的清楚,他坦然一笑:“丞相你錯了,這明明是頭鹿,怎麼會是馬呢?”

趙高就故意黑起臉來,就明知故問地問朝廷上的大臣們,“你們這些人說說是鹿還是馬?”站在旁邊大臣害怕趙高淫威,就不敢說實話;喜歡拍趙高馬屁的,就忙說這是馬,一點不錯;正直的大臣,就實話實說,這是鹿。(這就是指鹿為馬的由來)




雖然,趙高不可一世,濫殺無辜,罪行滿滿,但後來還是被子嬰殺了,不得善終,並且株連三族,也算是給父親扶蘇報了仇,報應不爽。




歷史上名人對趙高評價:

1、唐太宗曾說:至如趙高之殞二世,董卓之鴆弘農,人神所疾,異代同憤。

2、蘇軾曾說:始皇致亂之道,在用趙高。夫閹尹之禍,如毒藥猛獸,未有不裂肝碎膽者也。

3、漢昭帝曾說:昔趙高無過人之志,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禍殃其宗,盡失其瑟。


以史說實


大家好,我是趣撩歷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點,根據《史記》記載,“指鹿為馬”的趙高在秦朝滅亡之前就被子嬰殺死,之後秦朝才滅亡。題主這個問題的時間順序有錯誤,下面趣撩歷史詳細跟大家說一說。


趙高這個人大家應該很熟悉,在很多影視作品和小說中都能夠看到他的身影。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指鹿為馬”了,關於“指鹿為馬”,《史記》裡是這麼說的:趙高想要謀反,但是怕群臣不聽他的,就想先試探一下。於是就把一隻鹿獻給秦二世,說:“陛下,這是一匹馬。”秦二世哈哈大笑說:“丞相你糊塗了吧,這明明就是一隻鹿!”然後秦二世就問殿下的群臣,有的默不作聲,有的順著趙高說這是馬,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暗暗記下,最終都被趙高給穿了小鞋,或貶或殺。


就是這個權傾朝野指鹿為馬的趙高,最終謀反作亂,逼迫秦二世自盡。然後讓公子嬰為繼位。先讓子嬰齋戒,到宗廟拜見祖先,然後接受玉璽。齋戒的第五天,子嬰就和他兒子商量:“趙高殺死了秦二世,本來想自己登基,但是怕群臣討伐他,就假意扶我上位,最終後到繼位大典的時候一定會弄死我!我先裝病不去,他一定會親自到我這找我,咱們就趁機整死他!”

趙高派人請了子嬰幾次,子嬰都是稱病不去。趙高果然中計,親自來找子嬰要說法,子嬰就和他的兒子還有身邊的宦官一起把趙高刺死了,並滅了他的三族。這個顛倒朝綱、權傾朝野的一代奸相,最終還是死在嬴姓人的手上。


但是這裡有一個小問題,就是趙高是如何死的。《史記》•《七十列傳·李斯列傳》中記載,“高上謁,請病,因召入,令韓談刺殺之,夷其三族。”在《史記》•《十二本紀·秦始皇本紀》中也記載,“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咸陽。”都是說趙高是被刺死的。但是在《秦始皇本紀》最後,司馬遷又說“吾讀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這裡說子嬰將趙高車裂,同一個人記載的歷史描述不一致,我只能猜測子嬰先將趙高刺死,最後在朝堂上宣佈趙高的罪名後,又將其屍體處以車裂的刑罰,以警世人。

以上是趣撩歷史的回答,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請您關注我,我會為大家奉獻更多精彩的內容。


趣撩歷史


趙高是在秦朝滅亡前被秦三世子嬰殺死的。不僅殺了他本人,同時也誅滅了趙高三族。然後子嬰手捧玉璽向劉邦投降,自此威震八方的秦王朝滅亡。



趙高作為一個宦官,憑藉自己的努力奮鬥一步一個腳印登上了宦官史上權利的頂峰,雖然期間他所用的手段所耍的奸詐,所坑殺殘害的忠良讓他成為一個罪惡滔天的人,受到後世唾棄辱罵。但是就他個人角度來說,他自己是成功的,他復仇滅秦的目的達到了。他以三寸不爛之舌讒言於始皇,秦二世及各朝廷重臣間,挑撥是非,混淆視聽。利用人心對權利的貪慾使用陰險惡毒的計謀,剷除了一切曾經鄙視過,欺辱過亦或是與政見他不和的人,掃平了他走上權利巔峰的一切障礙。可以說趙高是個能人,極善於察言觀色,極善於分析人物的心理,而且非常懂得挑起人與人,權與欲之間的矛盾,進而達到借刀殺人,排除異己的目的。這個以復仇為信念的屠夫在登上權利的征途中,野心也越來越大,手段也越來越殘忍。最終,秦始皇33個子女及所有的前朝重臣無一人倖免全部成為了趙高野心和慾望的犧牲品。可憐千秋揚名,萬世景仰的秦始皇,最後一絲血脈也沒有傳下。



應了那句惡有惡報的話,最後趙高還是死於秦三世子嬰手中。但是迴轉頭再看看,秦始皇先滅趙國在前,身為趙國貴公子的趙高因為亡國而為奴為俾,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無數的將士百姓都喪生於秦國的利刃之下。家破人亡的痛苦,奴隸生活中非人的折磨和屈辱,激起了滅秦的仇恨,也是這種仇恨給了他巨大的動力,最終他做到了,給國家和家人報仇雪恨的同時也把自己推向了罪惡滔天的深淵。

縱觀秦趙兩國的恩怨,秦始皇家族與趙高宗親的仇恨,只想到了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明月光q


翻開歷史史料查閱,“指鹿為馬”的趙高在秦朝滅亡前,就已經被殺害。為什麼這麼說呢?秦朝滅亡的標誌是項羽帶兵攻入咸陽城內。

西楚霸王還一把火燒了阿房宮,而趙高在此之前就已經死了。所以趙高的後果只有死路一條,沒有別的活路。

趙高,作為一個善於謀權的太監,應該說開了太監的先河。假如沒有趙高,或許秦朝也不會那麼早就會滅亡。

一定程度上趙高改變了歷史,但是歷史不能重寫,只能按照這個走下去。關於趙高為什麼會打壓扶蘇,也是有原因的,政見不和是最為重要的。

趙高為了一己之私,冒天下之大不韙,篡改秦始皇詔書,立秦二世胡亥坐上皇位,導致了階層矛盾更加激化。

秦朝迅速滅亡,趙高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說朝代還是不要出現這些佞臣。


據悉,趙高的下場非常慘,不過對於這種“指鹿為馬”的太監,死是必然結果,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林間野史


趙高這個人啊,真滴很單純。



穩住李斯,連坑帶騙讓他跟著一起幹一票大買賣,發動沙丘政變,除扶蘇,立胡亥,然後又利用胡亥的手滅政敵,清理“說鹿是鹿”之人,最終留下“說鹿是馬”的人。



本以為就此盡享榮華富貴,殊不知他玩不轉大秦帝國,駕馭不住這輛馬車啊!

這就導致他被這輛馬車碾壓,吞噬。

落了一個被殺、滅三族的結果!

話又說回來,十分具有秦始皇特色的大秦帝國豈是此等之人能染指?在哪個山頭,還是唱這個山頭的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