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怎么报?市场上各类咨询服务五花八门,其实你只需要这样一份攻略就够了

高考志愿怎么报?市场上各类咨询服务五花八门,其实你只需要这样一份攻略就够了

6月23日,江西省高考成绩发布,随后2018年江西省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也跟着出炉。这也意味着,考生和家长要开始为填报志愿忙碌了。到底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投档线?什么是级差分?如何读懂各大高校的招生计划?不少考生和家长望着厚厚的一大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心里直发懵,一个又一个的问号萦绕心间。

正因为如此,高考一考完,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咨询市场也跟着火了起来。网络上,“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眼花缭乱,要价从数百到数万不等;现实中,一些普通高中老师和大学招生老师,也顶上“资深”专家的标签,对外收受咨询费,一次标价数百、上千元。有些专注于培训行业的教辅机构也刮起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咨询风,甚至还将这股风刮进了各大中学的校园里。

高考志愿怎么报?市场上各类咨询服务五花八门,其实你只需要这样一份攻略就够了

近日,市民曹女士向长江周刊记者反映,她的表妹就曾在自己的班上,被推销过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项目。“大概考完没几天,班主任以组织开会的名义召集大家来班上集合,结果和班主任没聊上几句,就有专门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的人进来推荐咨询项目。”曹女士说,“当时推介人说,收取500元服务费,便可以为考生量身定制出一份报考建议。当时只有少数人报了名,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反感这种入校推销行为。”

诚然,高考填报志愿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事关考生们今后的发展,但是真的有必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完成这道“选择题”吗?尤其针对高考填报志愿,很多机构商家都宣传自己的大数据是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很快就被相关部门否认。当今时代,因为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教育产品,它们的优劣该如何评价?既然所有被这些机构所承诺过的录取概率都是一个预测,而不可能百分百准确,那么考生和家长付费买回的答案最多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如果参考失效,谁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市场目前对这类行为有无监管?

“现在考生都是在知道分数的情况下填志愿,而且实行平行志愿,撞车率相对早些年已经降低了很多,所以才有这么多教辅机构瞄准了高考志愿服务这项几乎包赚不赔的咨询市场。”不少有经验的考生家长分析道。

“其实现如今高考志愿的填报并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排名情况,给自己的孩子划分出一个参考排名段,再找到这几年招录过这个排名段的相关学校,然后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选出自己喜欢并合适的专业。”市民王先生告诉长江周刊记者,“我就是根据省教育考试院专家的相关讲解,很快找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相关规律。去年,我孩子高考考了理科20000名左右,我就是根据这个排名段,找出孩子可能会被录取的学校。当时,我分析了相关学校几年的录取情况,综合了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孩子分数对应的“位次”,以及高校录取平均分和专业平均分等多方面因素。我后来是根据先优后次再次之的原则,把孩子特别有把握的学校放在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两位,再选出一所孩子刚刚踩线的学校放在第一位,一切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孩子的兴趣爱好、想要去往的城市以及孩子的分数段位符合哪些学校的招生计划要求,根本不用盲信那些咨询服务。也有的家长朋友会在第一志愿开始就注重求稳。总的来说,知分填志愿会比早些年的盲填更有规律可循,细心研究下,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参考答案的,所以,家长朋友也不需要太紧张。”

在志愿填报方面,又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呢?省教育局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沈华锦特别针对如何顺利填报高考志愿做了一期专题宣讲。沈华锦说,考生要特别关注填报志愿的时间节点,注重填报细节,避免失误和差错,在规定的时间按时提交相关信息;另外,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专业调剂志愿,并正确处理好“选学校”与“选专业”的关系。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首先要了解几个关键词。长江周刊记者根据报考指南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简化版实用指南,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

省控分数线,也叫志愿填报资格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总数按照120%的比例而划定的具有志愿填报资格的最低控制分数。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第一批本科文史类 568 分、理工类 527 分;第二批本科文史类 496 分、理工类 447 分;军校军检线文史类 558 分、理工类 517分;艺术类本科 290 分;体育类本科 312 分;三校生文理类本科:505 分;三校生艺术类本科:328 分;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160 分;艺术类高职(专科):112 分;体育类高职(专科):112 分;三校生体育类高职(专科):112 分;三校生艺术类高职(专科):112分。

投档线也叫提档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按照每所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的5%~20%的比例所划定的投递学生档案的最低控制分数。达到投档线方能被投档(含压线);投档未必录取,因为还要看单科成绩、体检条件、专业报考人数的多少等;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当所报6个专业志愿都不满足录取条件时,填报服从则可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

投档比例,即投档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招生计划数)之比。为了便于高校择优选拔录取,往往投档人数多于实际录取人数。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一般为105%,即多余出5%;少数院校投档比例较高,分别为10%、15%、20%,极个别高达130%、150%;投档比例与录取概率成反比,即投档比例越高录取风险越高,投档比例越小录取风险越小。

级差分是指投档后在专业录取时,当第一志愿专业没有录取,后面的志愿专业要提高一定的分数录取,也就是从该考生总成绩里减掉一定的分数后,在按照分数进行排队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一般级差分为4-3-2-1或3-2-1-0或5-3-1-0;第一专业志愿很重要,如果录取不了,后面的专业录取风险越来越大;尽量选择不实行“级差分”的院校报考。实行级差分制的院校约占40%,如何确定哪些院校有“级差分”,详情细看《招生简章》。

同时,警惕平行志愿“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虽然现行的高招录取,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比如,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会有些考生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但是填报专业志愿太高,而如果该考生志愿不服从调剂的话,很可能被退档。如果被退档也不要慌张,密切关注补报机会,如果考生所报的学校依然有缺额,而考生只是因为专业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重新补报该学校,提交服从志愿调剂,也可能会被该校重新录取。

另外,扬长避短,才能学有所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还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根据考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身体条件、个人能力等因素,提前有一个职业规划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考生的专业,才是优佳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