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簡稱“清華經管學院”),每年都會受到很多高考學霸的青睞,也因各種改革備受矚目。

最近,清華經管學院舉行了今年的畢業典禮,這一次與往年又有不同。因為今年的演講嘉賓是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教授!要知道,潘教授可是這些年來首位受邀的科學家演講嘉賓!

而往年呢,演講嘉賓們是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雲、聯想集團主席柳傳志、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等等中外大咖。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科學課

01

2018年 潘建偉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筆記

“科學賜予人類的最大禮物,是相信真理的力量。”祝福畢業生們。願這種力量能為大家帶來樂觀的心態、堅持的毅力,和敏銳的眼光。

潘建偉,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由於他在量子通信領域的開創性貢獻,潘建偉教授獲得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併入選《自然》雜誌2017十大科學人物。

今年畢業典禮演講中,潘建偉從科學對於個人和對於社會的價值兩方面闡述了“科學的價值”——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對個人而言,科學是達到內心寧靜的最可靠的途徑

科學的首要價值在於它是達到內心寧靜的最可靠途徑

在我看來,科學的首要價值,對於個人而言,在於它是賴以達到內心寧靜的最可靠途徑。為什麼這麼說?內心寧靜的最大敵人,其實就是恐懼和憂慮。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憂慮?皆源於未知,找不到自己的歸宿。所以人始以來,我們就一直在追問“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科學能夠給予人類自豪感

面對浩瀚的宇宙,人們自當心存敬畏;但人類又並非僅僅只能敬畏。在自然界的規律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你地位的高低和財富的多寡而改變;而自然界的規律更是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正是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標誌。

這種自豪感,是宗教所不能給予的。所以,愛因斯坦在放棄了宗教的天堂後,又找到了另一個“天堂”,他說:“在我們身外有一個巨大的世界,它離開我們人類而獨立存在,它在我們面前是一個永恆的謎。對這個世界的凝視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樣吸引著我們。通向這個天堂的道路,並不像通向宗教天堂那樣舒坦和誘人,但它已經證明是可以信賴的。”

排除功利的想法,遵從內心的選擇

我小的時候,生活在一個非常和睦的家庭,父母的感情非常融洽。我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盞小小的煤油燈旁,父親給我釋講《聊齋》的故事,母親在一旁傾聽,一幅溫馨的場景。在這種溫馨的環境下,父母對我的要求也很寬容。我喜歡放學後把作業帶到山上去寫,父母也不會把我抓回家去。

我父母說,沒關係,我們都有退休工資,按照你自己的興趣來就可以了。

所以那時候我忽然發現,排除了功利的想法,抉擇其實很簡單,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就好。

科學是達到不惑、不憂、不懼的最好方法

為什麼要上大學?其實早在將近100年前梁啟超先生就已經告訴我們了。

他說,教育應分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憂,意育要教到人不懼。那麼我們現在來看,其實科學正是達到不惑、不憂、不懼的最好方法。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對社會而言,科學是改變人類觀念的根源

潘建偉以牛頓力學、麥克斯韋爾電磁方程組,以及量子力學為例,說明科學的發現如何導致人們觀念的改變,並引發了三次產業變革,而每一次產業革命都伴隨著強國的誕生——

1687年牛頓發表了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將一切力學規律都統一為一個簡單的公式F=ma,再結合萬有引力定律,人們忽然發現,原來神聖星辰的運行,居然都是可以計算的!觀念的改變帶來的是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帶來了生產力的解放,直接導致了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產業變革,而英國在這次變革中成為了世界的頭號強國。

19世紀,在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效應等的基礎上,麥克斯維爾在1864年建立了電動力學,將一切光、電、磁的現象都統一為一個方程組。至此,人們能夠親身體會到的絕大多數現象都可以得到科學的解釋,科學終於戰勝了迷信,而隨之而來的,是以電力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產業變革,德國和美國在這次變革中相繼成為世界強國。

量子力學立即帶來了一種革命性的觀念:觀測者的行為可以影響體系的演化!這種更加積極的觀念,終於使人們意識到,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完全不同於經典物體,人們大可不必糾結於是否是決定論了;而對像電子這樣的微觀粒子規律的深入認識,最終催生了現代信息技術,導致了第三次產業變革,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抓住了機會成為了工業強國。

最後,潘建偉引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康普頓的一句話:“科學賜予人類的最大禮物,是相信真理的力量。”祝福畢業生們。願這種力量能為大家帶來樂觀的心態、堅持的毅力,和敏銳的眼光。

那麼往年大咖們的“必修課”又有哪些精華?

拿上筆記本,走起!

規劃課

02

2017年 樓繼偉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筆記

認清自己的能力,找準自己的定位,抓住人生機遇。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作為40年前1977級同學,我結合在清華學習和畢業後的經歷和體驗,以我的三段經歷來講三點感悟。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啟發。

第一,設計未來人生,要抓住人生際遇。要面對時代的需求,認清自己的能力,找準自己的定位,抓住人生機遇。

第二,認準目標,不斷學習,逆境中敢於堅持真理。

第三,春風吹來時,在推動改革整體性躍遷中發揮才幹。理想必須堅持,於國於民有利,要敢於衝在前面。

行動課

03

2016年 盧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筆記

如果沒有行動,再好的願望也無法變成現實。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第一、目光遠大,步驟具體。如果沒有行動,沒有腳踏實地的研究、試驗和推廣,再好的願望也無法變成現實。我們渴望改變世界,小到一個孩子揹簍裡的夢想,大到幾千萬甚至十幾億人的期盼,都值得被尊重,值得我們為之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第二、關注社會,幫助窮人。畢業後,不管你們去了摩天大樓,還是田間鄉野,都希望你們能從容應對,不卑不亢。在觥籌交錯之後,希望你們還能想到,或許有很多人不能和你一樣享受財富和名聲,你應該以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去幫助他們。

第三、辦事認真,持之以恆。對一件事情產生熱情不難,難的是認真對待自己參與的每一件事情;產生一時的熱情不難,難的是持續努力。沒有認真的勁兒,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很多事情就會半途而廢、功虧一簣。認真、堅持,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領導課

04

2015 謝麗爾·桑德伯格

(Facebook首席運營官)

筆記

我堅信你們將是未來的領導者,不僅是中國的領導者,也是世界的領導者。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我堅信你們將是未來的領導者,不僅是中國的領導者,也是世界的領導者。

對你們每個人,我送上四個祝願:

1、祝願你勇敢而幸運。命運偏愛勇者。

2、祝願你給予並收到你需要的反饋。反饋是一種禮物。

3、祝願你給身邊每個人以力量。以身作則。

4、祝願你支持男女平等。向前一步!

理想課

05

2014年 馬雲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

筆記

堅持理想主義,堅持擔當精神,堅持樂觀的正能量。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在變革的時代,我也特別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之前30年我是堅持三樣東西,我也希望大家去反思和思考這三樣對你是否有用,就是三個堅持。

第一永遠堅持理想主義,第二要堅持擔當精神,第三要堅持樂觀的正能量。

在今天的社會缺乏理想主義,缺乏擔當的時候,更需要理想主義,更需要擔當。不僅僅是你需要,不僅僅是社會需要,社會最缺的東西是最稀缺的資源,做那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但最需要的事情,才有成就。

挑戰課

06

2013年 理查德•萊文

(時任耶魯大學校長)

筆記

這些挑戰中沒有一個是容易應對的,需要承諾、耐心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我為你們這一代提出了五大挑戰,也許我應該把它們稱作是五大亟待解決的問題:

應對全球變暖、解決養老問題、加強中美關係、糾正宏觀經濟失衡、發展國家的創新能力。這些挑戰中沒有一個是容易應對的。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承諾、耐心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

但是最後的回報是多方面的:健康的改善,繁榮的增加,以及安全性的增強。

實踐課

07

2012年 柳傳志

(聯想集團創始人)

筆記

從實踐中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從實踐中、從失敗和成功的經驗中學習是更重要的一種方式。同學們畢業以後,應該更注重從自己的實踐中學習,聯想把這種學習方式稱之為“覆盤”。

一件事情的失敗或者成功,大到戰略、目標,小到具體問題,做完了回過頭再看,重新再演練一遍,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在大學學習是一種方式,向其他的榜樣學習也是一種方式。但是從自己的實踐中,也就是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中學習是更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

思維課

08

2011年 吳敬璉

(著名經濟學家)

筆記

堅持真理而非教條,努力思考而非盲從。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回顧我大學畢業後五十多年的經歷,我感到,在現實與理想產生距離之時,學會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維方法,堅守實事求是的道德準則,是促使我不斷探索經濟學的真理和尋求中國改革的道路的兩個根本動因。

當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關鍵時刻受到具有良知的師長的指點感到幸運。同時,我也為自己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既不拋棄理想,又不拋棄求知慾望而感到慶幸。

希望同學們能夠堅持真理而非教條,努力思考而非盲從,這樣才能在現實世界中保持理想,不斷進步。

責任課

09

2010年 秦曉

(時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

筆記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建立起道德、精神和文化的價值支柱。

暑假給孩子補上這9堂大咖“必修課”!

大學不僅是傳授專業知識,培養專業人才的場所,它還是文明傳承和發揚的載體;

大學學生進入社會後不僅要成為一個有專業知識、有職業道德的專業人士,同時要有公共關懷的責任。

超越自己的專業領域,抵制世俗和權力的誘惑,秉承普世價值,在公共領域中維護人的尊嚴和社會正義,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建立起道德、精神和文化的價值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