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空氣懸架是用空氣壓縮機形成壓縮空氣,並將壓縮空氣送到彈簧和減振器

的空氣室中,以此來改變車輛的高度。

在前輪和後輪的附近設有車高傳感器,按車高傳感器的輸出信號,控制系統判斷出車身高度的變化,再控制壓縮機和排氣閥,使彈簧壓縮或伸長,從而起到減震的效果。

空氣懸架給予了汽車更多的靈性。在高速行駛時懸架可以變硬來提高車身的穩定性;而長時間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駛時,控制系統會使懸架變軟來提高車子的舒適性。

奧迪Q7空氣懸架組成 ▼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空氣彈簧結構 ▼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空氣彈簧工件原理 ▼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空氣供給系統安裝在車外備胎坑前部,由電動機、壓縮機、電磁閥單元、溫度傳感器、空氣乾燥器、氣動排氣閥等組成。

壓縮空氣是由一個單級往復活塞式壓縮機產生的。為了避免壓縮空氣產生冷凝水引起部件鏽蝕必須採用空氣乾燥器給壓縮空氣去溼。氣動排氣閥的作用是保持系統剩餘壓力和限壓。

為了提高系統工作的可靠性,在壓縮機的缸蓋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懸架控制單元要根據壓縮機的運行時間和溫度信號計算出壓縮機的最高允許溫度,並在超過某個界限值時關閉壓縮機或不讓壓縮機接通,避免壓縮機過熱。

空氣懸架空氣供給系統 ▼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空氣壓縮機結構 ▼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車輛水平傳感器 ▼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圖解,汽車空氣懸架的構造、原理!

如上圖所示,水平傳感器均為轉向角傳感器,藉助一個連桿機構可將車身水平變化轉換為角度變化,為非接觸式傳感器,利用感應原理。

這類水平傳感器有一個特點:可產生兩個不同的且與轉角成比例的輸出信號。這個特點使得這種傳感器既可用於空氣懸架,也可用於大燈照程調節。其中一個輸出信號提供一個與角度成比例的電壓(用於大燈照程調節),另一個輸出信號提供一個與角度成比例的PWM 信號(用於空氣懸架)。

這四個水平傳感器結構是相同的,只是支架和聯杆根據左右和車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左、右傳感器臂的偏轉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輸出的信號也是相反的。例如,車身一側的傳感器輸出信號在空氣懸架壓縮時如果是增大的話,那麼在車身另一側該輸出信號則是減小的。

水平傳感器(轉角傳感器)主要是由定子和轉子組成。定子由多層電路板構成,電路板上有勵磁線圈、三個接收線圈以及控制/分析電子裝置。這三個接收線圈佈置成多角星形,相位是彼此錯開的。勵磁線圈裝在電路板的背面。

轉子由一個封閉的線匝構成,線匝上連著傳感器臂(匝與傳感器臂一同轉動)。線匝的形狀與接收線圈的形狀是一樣的。

交變電流流過勵磁線圈,於是就產生了一個交變電磁場,其電磁感應會穿過轉子。

轉子中感應出的電流又會在線匝(轉子)周圍感應出一個次級交變磁場。

這兩個交變磁場(分別由勵磁線圈和轉子產生的)共同作用在接收線圈上,在接收線圈內感應出交流電壓。

轉子中的感應與角度位置無關,但接收線圈的感應取決於它與轉子之間的距離和其角度位置。

由於角度位置不同,轉子與接收線圈的重合度就不同,因而對應於角度位置的感應電壓幅值也就不同。

電子分析裝置會對接收線圈的交變電壓進行整流並放大,並使得三個接收線圈的輸出電壓成比例(相對比例測量)。

在分析完電壓後,分析結果轉化成水平傳感器的輸出信號,送至控制單元做進一步處理。

內容出自▼▼▼

圖解汽車構造與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