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今天是父亲节、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天上班,我在这里说说自己的父亲,一个在现今商品社会显得有些另类的农民工,一个将尊严看得胜过生命的农民工,一个十分重视孝道的农民工,一个处江湖之远还忧国忧民的农民工。之所以节前和过节时没有写这个话题,一是因为确实太忙,走亲戚、串门子之类占据了大量时间;二是因为我觉得,父亲节前和过节时,社会上到处宣扬父亲的好的方面,会让我的思想受到影响,写出来也许会有失客观性,而我的父亲并不全是优点,也有很多缺点,我想完整准确地反映父亲的形象,一个当今商品社会中既“另类”又有些守旧的父亲,他代表了当今农村一小批农民的形象,如果能使他扬长避短,昂扬奋进,才能真正达到我想达到的目的。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父亲出生于新中国刚建立的一九五二年,也许是秉承了爷爷孤傲的性格,他从一懂事就显出了他独特的个性。也可能是由于他小时候腿部患风湿病,多年不能下地行走,吃了一千多副中药材幸运地治愈,这期间被人白眼,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吧。

父亲把尊严看得超过生命,更不消说超过前途和利益了。他上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并且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当班干部,可以说是学生当中的出类拔萃者。那时候当兵是最光荣的事情,也是改变命运为数不多的机会。父亲十七八岁的年纪,父亲也是热血沸腾,想到部队去干一番事业,也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之前,由于爷爷在镇上当杂货铺掌柜的,成份不好,是中农,但又在奶奶去世后娶了地主家的小老婆,就更受影响了。但当时村里镇里包括报纸上都说主要看个人表现,父亲就去报名参军了。验兵的过程很顺利,他的身体等各方面全部合格,自以为参军的事可谓是铁板钉钉了,就把自己的衬衣、瓷缸、新鞋等全部送人了,后来参军名单下来了,村里别的一户贫农家的弟兄两个都榜上有名,而他却名落孙山,很显然他是受到他当过地主小老婆后母成份的影响了。父亲一下子受到了刺激,以后再说参军的事情,父亲坚决不去,不管家人怎么劝,他再也没有报过名。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父亲对待村里的打工的事特别热心,有几年,村里修水渠,派他到富平不远的石川河去捞石头,他十分积极,吃苦受累,毫无怨言。但为自己或自己家的事他却怎么也张不开嘴去求人。三叔结婚前,三妈家要一辆自行车。那时候,买自行车不仅要钱,还要有指标。当时大概是七八十年代,大姑父在镇供销社上班,父亲不愿为此去求姑父,七十多岁的老姑(爷爷的姐姐,姑父爷去世后一直在娘家住,照顾包括爷爷在内的我们全家,在家里村里地位很高)要求父亲借自行车带她去找姑父,没想到姑父不仅一口回绝,还说了一句“你以为供销社是我家开的,想要自行车就有自行车”之类的难听话。这句话让父亲记了一辈子,直到姑父去世还记着。父亲有段时间在村里的小学代替别人教学,这样的人有好几个,只要人家一上班,自己就自觉回家,而其他人却不能做到自觉回家,而是继续呆着,有的后来也成了正式的村小学老师。父亲还在村里的医疗站呆了几年,村里一说裁员,他马上自觉回到家。他才不愿意让别人因此说他哪怕只言片语。父亲也打工,但他却从不出外打工,只在村子附近干一些建筑方面的活计,为的是自己在村子附近有较高声望,没有人指说和批评他。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父亲不仅自己对长辈及年纪大的亲戚十分孝心,而且要求我们子女孝顺长辈,不忘感恩,我每次回老家,父亲都要求我整体拜访所有长辈,还必须带上足够的礼品,说不管别人家怎样,咱们家必须做到感恩和孝顺,不能让别人戳脊梁骨说三道四。父亲对自己家人要求这样,在结交朋友时也如此,对于孝顺父母的人他一律热情接待,对于不孝顺老人的人他则显得有些淡,但也不得罪人家。这样的朋友也如他评价的那样,在我们家遇到困难或活计的时候,一律积极帮助,这一点,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近些年,母亲患上了脑梗,经过手术,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半身不遂,经常需要坐在轮椅上。我由于工作在千里之外无暇照顾,妹妹出嫁也照顾不是那么周到。父亲年过六旬学会了做饭蒸馒头,一日数餐为母亲做饭,还要负责她的医疗。期间,父亲一段时间患上了严重的胃粘膜溃疡之类的病症,一度不能确诊,以为是胃癌,身体从140多斤减少了108斤,可他还是坚持照顾母亲。这中间,母亲由于长期患病,脾气有些不好,可父亲都坚持照顾,尽管也有些怨言,但依然坚持照顾没有耽误过。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父亲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对挣钱的事一直不十分上心,对家庭的建设考虑也不那么到位,用他的话说:“要所有亲友过得比他好,他心里高兴。”尽管这话说的很高大上,但我们也说他,您让别人比我们好,但如果我们过的好,别人不比我们过得更好么?父亲年纪大了,观念明显落伍,但又十分执拗,这些年村里别人家很多都种经济作物,可他坚持种麦子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我给他算了一笔账,除去成本和人力,一亩地收入不到200元。期间种过几年地瓜,收入更惨,就更加不愿种植经济作物了。为了照顾父母亲,我打算把他们接到城市,可他们死活也不愿到城里。我只能想方设法改善家里的条件。为了方便脑梗后遗症的母亲外出,我给家里买了一辆三轮车。父亲只放心他骑,却不放心我和妹夫骑。为此,我和父亲还高声说了几句。我说,您一辈子只相信自己,可您已经六七十岁了,我们也已经四五十岁的人了,如果这样,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这句话,他听进去了,也可能是不得不服自己的年龄确实老了。就这样,家里的事我渐渐开始自由建设了。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父母亲年老了,他们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所给予我们的生命,以及所给予我们的人生观教育,包括现在看来不那么时兴的思想内容,都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优点我们要发扬,缺点我们要反思,并不断改正。我也成了别人的父亲,我必须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家庭传统文化传给自己的孩子,以使其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祝父亲、母亲永远健康长寿,我将尽我所能照顾她们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尽管我深知永远健康长寿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却是我对他们最美好的祝愿。

父亲节后说父亲,一个商品社会中“另类”的农民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