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除了有“义门陈”,竟然还有一个“义门郑”?!都是天下闻名!

作为一个德安人,很早就听过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然而今天旅游君才了解到,咱们德安除了有“义门陈”竟然还有一个“义门郑”。下面旅游君来给大家说说咱们德安这的“义门郑”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德安义门郑氏,发现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隋唐时河南荥泽人郑善果。

德安除了有“义门陈”,竟然还有一个“义门郑”?!都是天下闻名!

郑善果的父亲郑诚在隋朝时是位大将军,在剿灭尉迟炯时战死,隋文帝念其有功,便封其子郑善果继承郑诚的爵位,时年9岁的郑善果便封为持节大将军,同时晋升为武德郡公。

郑善果的母亲崔氏十分贤德,悉心栽培他,终于成才。郑善果一生任过许多官职,善果严格律己,清白做人,廉洁为官,政绩显著,名声远播,钦差大臣、御史大夫张衡考察后,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吏”。

唐高祖时期经高祖召见,官拜刑部尚书,封“福应王”,后在一次征伐中郑善果受伤后居国都疗伤,是太子身边的宠臣,被封为荥阳郡公,后又成为大理卿兼户部尚书。

正是这样一位宠臣清官为什么后来到了江西呢?

还得说郑善果其人太秉性耿直。

德安除了有“义门陈”,竟然还有一个“义门郑”?!都是天下闻名!

贞观三年,唐太宗李世民扫平夷族后,李世民都授予了许多夷人官职,郑善果和宰相魏徵便劝诫唐太宗,却劝谏不成。可是郑善果矢志不移,坚持苦谏。由于忠言逆耳,唐太宗李世民厌其固执,不顺其意,便将郑善果被黜贬为江州刺使(即今九江),遂居德安

贞观九年己未(公元635)善果公在任期间病故,享年63岁。唐太宗李世民听宰相魏征介绍善果公离开功绩后,自觉愧对郑善果,乃下诏赐国葬,授谥号“清惠公”。

德安除了有“义门陈”,竟然还有一个“义门郑”?!都是天下闻名!

其子俊,以国葬之礼办理丧事,遂将善果公葬在管辖之地庐山葛仙山自然冲(今称葛洪山,地处德安县吴山镇)。后九江府于府堂之后刻碑立传。

湘鄂赣毗邻后裔于宋代创谱时,立为第一世祖,为江右始祖。

德安除了有“义门陈”,竟然还有一个“义门郑”?!都是天下闻名!

善果公的儿子郑俊,任彭泽县令,为看守父墓也住在了德安县葛洪山。

郑俊有两个儿子,郑良和郑韶,郑韶任房州太守,复居荥阳敖山。郑良则在任礼部尚书后退隐不仕,仍居德安县葛洪山。

郑良的儿子郑谊也留在了德安,据传,子孙繁衍发达时,义聚同居,二百零三年,聚族六百余口,家规严谨,礼义相率,清白传家,宋嘉佑元年旌表为“德安义门郑氏”。

德安除了有“义门陈”,竟然还有一个“义门郑”?!都是天下闻名!

由于家族的兴旺、文化素质的提高,出现德安郑氏宋代二十进士,德安郑氏名门大族的出现,家族势力较大。

俗话说,树大招风。家族过于强大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公元1057年,朝廷强令分迁,于是在嘉祐二年进行“郑氏分关”,即首先进行分家,然后才逐一从江西德安外迁,这次分迁过程大约达十五年左右之久,是一次较大的迁徙。

时至今日江右郑氏的后人已经遍布各地,今年的清明节前还有全国各地来的郑氏后人来祭拜先祖。你的身边是否也有善果公的后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