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一直在和孩子進行暴力溝通|99%的父母都沒有發現

也許你一直在和孩子進行暴力溝通|99%的父母都沒有發現

“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你要是不好好吃飯,就不讓你看電視了。”

“你聽不聽話啊?!這孩子怎麼這樣啊!”

在和孩子的溝通中,也許你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家長們往往不會主動意識到這種說話方式有什麼問題,但這些言語其實是帶有“暴力”的,常常會引發自己和孩子的痛苦。

也許你一直在和孩子進行“暴力溝通”。

01

無處不在的暴力溝通

意識到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暴力溝通,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

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有5種常見的暴力模式,有些較為明顯,有些則很隱晦:

1. 操縱

人們很會利用示弱來引發他人的愧疚感,從而操縱他人,家長對孩子也一樣。

有時父母會說:“你這麼不聽話,爸媽的心都傷透了。” 這時父母是把自己置於劣勢的,讓孩子覺得:是我的行為導致了父母難過,我應該對所有事情負責。

通過情感上操縱,父母迴避掉了自己的責任,也在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生活。

2. 進行比較

“人家孩子”這種可怕的生物,可能在每個人的童年中都出現過:“你看看那誰家孩子,你怎麼就不行!”Dan Greenberg在《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一書中,詼諧地揭示了比較對人們的影響:

“如果真的想讓自己過上悲慘的生活,就去與他人做比較吧。”

?暴力溝通不只是打罵,還有可能是讓孩子一直身處於比較之下的自卑中。

3. 強制

強制是指對於別人的要求暗含著威脅的意味,如果不配合,將可能受到懲罰。這是關係中的強者常用的溝通手段。在親子關係中,父母便是強者。家長們會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我是你爸/媽,我的職責就是管教你。父母常常希望豎立一個威嚴的形象,有些家長甚至以“孩子很怕我,我一瞪眼ta就不敢說話了”為榮,因此在言語中總是盛氣凌人,把請求以命令的語氣發出:“回你自己屋去!現在!”

4. 身體暴力

兒童虐待(child abuse)是最典型最明顯的暴力。人們可能會覺得虐待這個詞過於嚴重,有點被嚇到。但是以下的場景可能就普遍得多:因為孩子不聽話,父母照著孩子身上就是一巴掌,孩子嚷嚷著“我要告你虐待兒童!”家長可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拍你兩下就虐待了?還敢告我了?”家長會解釋:“我也不想打你的,但你做的太過分了!” 解釋自己是因為在情急之下,沒忍住,才打孩子兩下。這一切都是暴力的原因,但不能成為理由。

5. 冷暴力

兒童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即是通常所說的冷暴力,指父母沒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例如,工作累了一天,回家根本不想再理睬孩子;生孩子氣的時候,不想搭理Ta,晾著Ta給Ta點顏色看看;當孩子道歉的時候,故意拒絕或冷漠對待。這些或有意或無意的忽視都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並不在乎自己,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

一個朋友曾跟我說:“在我的童年回憶中,父母從未在場過。”

02

為什麼暴力溝通沒有效果?

首先,當我們運用暴力溝通的時候,往往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也意識不到我們其實不用通過懲罰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使得它成為了正常和習慣。另外,以上這些暴力溝通模式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嚴重身心傷害,比如:

· 退縮、自卑、不願與人交流;

· 自我批判、抑鬱焦慮情緒增多;

· 無法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 影響學業表現、與同學之間的關係;

· 成為暴力溝通模式的傳遞者;

同時,父母也會因為自己粗暴的態度而產生愧疚,覺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家長。父母們也許常說:“打在你身上,痛在我心裡”、“媽媽每次訓完你之後都很後悔的”。

但是沒有反思的愧疚往往會重蹈覆轍。遇到情緒積攢到臨界點時,還是會習慣性地使用暴力溝通。最後,暴力溝通之所以達不到效果,正因為它有時候看起來很“有效”。面對命令的語氣、嚴厲的訓斥、甚至體罰, 即便孩子在當下會因恐懼而顯得乖巧,接受批評,但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

它不能讓孩子真正的成長、認同並愛父母,反而會招來敵意和更多的暴力。

03

如何正確的和孩子溝通?

那麼有沒有一種交流方式,是完全避免以上所有錯誤的呢?答案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是Marshall Rosenberg發現的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的準則來進行談話和傾聽,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它包括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1. 觀察(Observation)

觀察意味著單純地闡述觀察到的孩子行為,不摻雜任何評判、觀點、指責。想要做到客觀的觀察是很難的。一方面,人們通常將觀察與評論混為一談。

“你這孩子真懶”是典型的評論,而真正的觀察是“今天你睡到中午12點還沒有起床喔”。嘗試用觀察取代評論,會減少很多對孩子的隱性傷害。另一方面,在描述事實時,我們習慣性使用模糊的詞彙。例如:“你總是不專心聽講”,而真正的觀察是“你在上午的數學課上走神了”。總是、每次都、從不……這些頻率詞語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和父母會陷入回憶找反例的競爭中。例如,“你每次都不聽我話。” 孩子會拼命反駁:“我上次就聽你的報了數學班啊!”

學會客觀的觀察和表述孩子的行為,是溝通的第一步。

2. 感受(Feelings)

感受容易和想法混為一談。當人們說“我覺得”時,往往表達的不是情緒感受而是認知層面的想法。例如,想法是:我覺得你不乖。而感受是:你大吵大鬧,我感到很焦慮。

生活中可以多嘗試用“我感到…因為…”的表達方式與孩子溝通,家長只有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才能真的找到自己對孩子生氣的根源。

3. 需要(Needs)

在批評、操縱等暴力溝通的時候,話語中隱含了沒有被滿足的需要。比如,孩子回家太晚,父母生氣地訓斥:“誰讓你跑出去玩兒的!以後放學必須馬上回家!” 孩子通常會辯解或者反擊。但其實父母的需要是“孩子的安全”,然而這種需要並未被直接說出來,因此孩子感到的只是最外層的憤怒,而不是內含的擔心。

父母應嘗試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這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ta的愛,減少你們之間的矛盾,比如“你這麼晚回家,我很生氣,因為我很擔心你的安全。”

4. 請求Request

最後一步是提出具體的請求,但不是命令。對孩子提出要求時,我們通常不說希望他們做什麼,而說不希望他們做什麼,並且非常模糊、抽象。比如“下次還敢不敢了?”或是“你下次不要再這麼晚睡了。”家長們可以換一種說法問孩子:“能不能告訴我,晚睡對你有什麼好處呢?”正確的方法是提出正面的、明確的請求,並且請求越具體,就越容易實現。

以上四點不僅是非暴力溝通的重要原則,也是四個非常具體的、有實際操作性的步驟。它像一種心理學工具,通過一些練習,每個人都可以掌握這種溝通技巧。不論你是家長還是孩子,想要改善你的親子關係,不妨從嘗試非暴力溝通開始。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