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河風景秀美,目前還沒有開發,但驢友不怕路險難行,爭相前往。驢友徒步小溪河,通常選擇從利川市團堡鎮四方洞村進入,在牛欄坪村天河塘處,亦即小溪河的明源處,順河而下。在小溪河即將與清江匯合處,一塊一間房屋般大的巨石赫然橫在河邊。這塊巨石是小溪河古道的顯眼路標,將古道分為上下兩段,下段通向恩施市屯堡鄉馬者和車壩,上段抵達牛欄坪村的麻布園,也就是朝東巖隧洞入口處,長約兩公里。上段古道,當地人習慣稱為老頭地古道。徒步小溪河的驢友常經老頭地古道上318國道,乘車返回。
老頭地古道所在的山,緊鄰朝東巖令牌石,想想就該知道有多高大和險峻。古道可分為石梯段和石板段,石梯段從巨石處起,至將近山頂處結束,石板段由此開始,路面比較平緩。下文要說的是石梯古道。
蜿蜒的古道鮮有平緩處,幾乎一直是石梯,聽說有1800級。每兩個彎之間的古道長度不一,最短的一段僅有八步,可見彎有多急,道有多陡。從保存相當完好的大段古道來看,古道寬約兩米,不少石梯是用整塊條石鋪就。古道外邊常有保坎。有兩三小段古道是鑿開石頭開通的,有幾小段古道是在凹地壘砌起來的。遙想當年修古道的情景,該是多麼的艱難,群眾打開出路的願望是多麼強烈,意志是多麼堅強!
現在,古道已被樹木、油竹以及各種藤蔓掩蓋得差不多了,即便如此,行走其上,仍然會感覺到它的險來,不敢掉以輕心。最險的一處在一個正拐彎處,外面是巷道般的絕壁,深不可測。巷道下側那個絕壁好似側立的飄窗,窗頂長有並不密實的樹木和藤蔓,靠古道這邊有一塊方形大石頭,有人在大石頭外側處用石塊蓋了一座小而簡陋的廟,裡面還殘留著香燭。誰建的廟?誰去拜的神?冒著巨大的風險蓋廟拜神,萬一出了意外,神當真會保佑得住他嗎?人哪,有時真的不可思議。
據牛欄坪村土生土長的高碧明老師講,老頭地古道比石板嶺古道修建得更早,也就是說,在石板嶺古道出現之前,它是連接利川與恩施的重要通道。當石板嶺古道出現後,老頭地古道並沒有真正退出歷史舞臺,除了當地村民不時行走外,還曾有部隊通過。1949年11月13日,獨立二師八團三營奉命從恩施出發,解放利川。當日中午,攻打石板嶺的戰鬥打響,三營九連久攻不下,於是抽出一個班組成小分隊,在嚮導的帶領下,從老頭地古道攻入,遭遇敵人頑固抵抗,一名戰士犧牲(也有人說是連長)。小分隊從老頭地古道攻入受阻,最後改從楊泗巖攻入石板嶺,取得成功。
老頭地古道除了古色外,還有紅色,是一條頗有趣味和價值的徒步線路,確實值得去走一走。
內容來源|龍船調旅遊
閱讀更多 大話硒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