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唐模以千年银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遐迩闻名,堪称徽州古村落的典范。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如今手工艺逐渐走向衰落,甚至各种商业古城里这些手工艺已经成为了博人眼球的工具。然而这一次到访唐模,体验了徽州传统手工艺版画、捞纸和拓片,让我真正领略到唐模手工艺文化的精髓。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手工做版画

在唐模景区内有一个专门的体验版画的地方,都可以亲手做一副留念。制作版画的工艺并不简单,首先要制作模版,在木板上刻出你想要的图案,而且是完全反着的去刻的,这就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绘画功底了。可以事先在纸上誊出你想要的版画原型,在着手镂刻在木板上。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这版画的纸都是宣纸,又薄又透,刷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这小小的书画间,既是作家创作的私人书房;也是众游客前来感受的公共课堂。我也亲手做了一副属于自己的版画,第一次尝试,但感觉非常好,这是旅游时送给自己最好的纪念品。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文化的传承,墨香的诗韵,一纸拓片传百年~

碑文拓片就更加厉害了,当我去的时候,已经有一大群人在围观年近古稀的老师傅演示。他先将石头表面的图文部分刷洗干净,再淋上清水。宣纸昨晚就做了润湿处理,现在的湿度刚刚好,自上而下将宣纸轻敷于拓文表面,并将四角四边固定。注意要除去所有的气泡,这样拓出来的作品才完美无暇。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待湿宣纸稍干一些后,再用圆形的扑子蘸取适量的墨汁,轻轻扑打半湿的宣纸,以复制雕刻的碑文。有2个小技巧是:1、为什么要用两个扑子?因为蘸一点墨,两个扑子可以互相摩擦均匀,不像一个容易深浅不均。2、扑打时第一次要轻而匀,打出大概轮廓,尤其注意边角。第二遍再细细的让每一处都均有有墨汁。待慢慢阴干后(着急可以用电吹风,不过还是自然的好),将宣纸取下,手捧放于阴凉处干透。——碑文没法转移,但笔走游龙的墨宝可以传遍远方,让人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谁想当蔡伦,哈哈,来看看宣纸是怎么捞出来的吧!

写毛笔字用的纸是从水里捞出来的?没错,就是这么神奇。不要小看小小的一张纸,这一张纸的行程包括皮草选捡、碓皮、切皮、搅拌、踏料、捞纸、晒纸、检验等工序。做这一门技术,难就难在厚的、薄的、大的、小的宣纸你都要能做,只是捞均匀了还不能算是成品,还要把握好分量。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棉絮一样的半成品散落在水槽中,用手摊匀在筛网一样的纸模上,然后两侧齐平,慢慢水平捞起……纸就这样真的被“捞”出来了!古法生产手工艺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能亲眼见证宣纸的诞生,就更感慨四大发明的伟大。

想当个徽派文化人吗?宣纸居然是被捞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