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63歲好媳婦照顧九旬婆婆 用樸實的言行詮釋著愛心孝道

重慶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惠豐社區63歲趙啟菊老人,悉心照顧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九旬婆婆,用樸實的言行詮釋著愛心孝道。

重慶63歲好媳婦照顧九旬婆婆 用樸實的言行詮釋著愛心孝道

公婆牙齒不好,趙啟菊只能給她吃稀粥

大小便失禁,吃飯要人喂,穿衣要人幫,動不動就離家出家……因為患上老年痴呆症,理性和情感將如同退潮般一點點遠離家人,最後連自己是誰都不再記得。

在重慶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惠豐社區,有一位名叫趙啟菊的老人,不離不棄照顧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婆婆,用樸實的言行,詮釋著愛心孝道……

餵飯 跟著婆婆的步調 一邊走一邊喂

趙啟菊今年63歲,住在茄子溪街道惠豐社區的老房子裡。她的家不大,但屋內乾淨整潔,收拾得井井有條,完全看不出這裡住著一位“失智”老人。

在客廳靠牆處的一張沙發上,今年93歲的老太太臧杏雲安靜地坐在那,她是趙啟菊的婆婆。臧杏雲的衣服穿得整整齊齊,氣色很紅潤。到了飯點,臧杏雲像個孩子一樣站著,看到趙啟菊端著飯碗過來,嘴裡開始發出“嗚嗚”的聲音,似乎是餓了,但當兒媳給他餵飯時,她卻不停地緩步走動。“不要走,就在這裡吃。”趙啟菊的話似乎沒有用,她只好跟著婆婆的步調,在房間裡一邊走一邊喂。

8年前,臧杏雲的記憶,開始被陸續抹掉。那時的她,開始胡言亂語,喜歡和鄰居爭東西,總認為別人的東西是自己的,才說過的事情轉眼就忘記……後經醫生檢查,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藥物未能成功阻止老人的情況繼續惡化。

“出去買東西錢算不清楚了,突然誰也不認識了,大小便不能自理,有時候晚上整夜不睡覺,要起來做飯。”趙啟菊說。

換洗 平均每天要為公婆換一兩次衣服

其實,臧杏雲並不是趙啟菊丈夫的親生母親。但談起臧杏雲年輕時,趙啟菊依然充滿了感情:“我婆婆年輕時很能幹,我自打第一眼瞧見她的時候,就挺佩服她。”

3年前,丈夫與公公相繼去世,趙啟菊仍然把婆婆留在身邊。“我媽辛苦了一輩子,到該享福的時候,卻得了這個病,我不能拋下她一個人。”趙啟菊說。

在街坊們看來,趙啟菊是難得的好媳婦。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十多年,從沒跟紅過臉,退休後還專職在家照顧老人。老太太還清醒時,也經常說自己福氣好,兒媳婦就像親生女兒。

“我婆婆一輩子都是個得體的人,每回大小便失禁,她都覺得特沒面子,慢慢地她就跟小孩一樣,即使發生了也不吭聲,偷偷處理,有好多次她以為自己可以解決乾淨,結果大小便反而蹭了一床。”趙啟菊說。

趙啟菊說,現在平均每天要為公婆換一兩次衣服,“我婆婆如果穿得邋遢,別人肯定會說兒媳沒有將老人照顧好。”

尋找 跑得最遠的一次,尋找了兩天兩夜

臧杏雲患上老年痴呆症之後,有了兩大症狀:一是整天不安靜,一不小心就要“離家出走”;二是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臧杏雲很愛出去溜達,還能夠自己搭乘交通工具,經常是趙啟菊一個不留神,臧杏雲便“離家出走”。說到上次“離家出走”,趙啟菊還是心有餘悸。

“這是我婆婆跑得最遠的一次,整整失蹤了兩天兩夜。”據趙啟菊介紹,因為婆婆經常走失,整個大渡口的派出所她都去過多次,都很熟,一般婆婆被發現了,派出所的人都會直接給她打電話,但這次不同,沒有任何人知道她去了哪裡。“我報了警,在街頭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兩天都沒有合上眼。最後才有好心人告訴我,婆婆到了大坪。”

為此,趙啟菊也想了很多辦法,在婆婆的口袋裡放上自己的聯繫方式,做一個防丟牌掛在婆婆的脖子上,“但這都不好使”,趙啟菊說,“婆婆只要發現身上有類似的東西就扯下來丟掉。我問她原因,婆婆也不搭話,只會盯著我笑,好像一個詭計得逞的老小孩。”

就這樣,趙啟菊目睹著婆婆一天天變成“老小孩”,記不清自己在多少個夜晚打著手電筒將走失的婆婆找回……

人物對話

記者:平時最大的擔心是什麼?

趙啟菊:如果有事外出(就會擔心)。怕婆婆一個人在家裡照管不過來,畢竟她年紀這麼大了,又愛出走。

記者:如何看待周圍人對你“孝順兒媳”這個評價?

趙啟菊:(婆婆)老了,這個時候最需要我,我這個做兒媳的,不能因為麻煩就不管她,這也是做兒女的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