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朝實施一殘酷祖制,8位皇后爲此斃命!被廢除後帝國卻因之崩潰

“子貴母死”是北魏立朝之初就制定的一項制度。北魏起自鮮卑族的拓跋部,與賀蘭、獨孤、慕容等部落既為聯盟,又世代為婚。由於當時北魏沒有一套嚴格、規範的繼承製度,所以儲君的擇立往往有賴於母族的

勢力是否強大,可謂“母強子立”。因而與拓跋部聯姻的賀蘭等部落,在君位傳承中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引發的動亂也十分頻繁。

此朝實施一殘酷祖制,8位皇后為此斃命!被廢除后帝國卻因之崩潰

拓跋珪

拓跋珪就是在母族賀蘭部的支持下被擁立為君,建立北魏,征戰四方的。所以拓跋珪心裡很明白母族勢力,對北魏王朝將會有怎樣的影響。等到拓跋珪坐穩位置,就開始有心改變這種局面。他先用戰爭手段離散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後又逼死自己母親賀蘭太后。

拓跋嗣被立為太子後,又效仿漢武帝立劉弗陵殺其母鉤戈夫人的例子,賜死太子生母劉夫人,並把“子貴母死”立為祖制,規定子孫後代都必須遵守。這一制度在北魏朝一代代的流傳,先後有八位帝母成為這一制度的犧牲品,直到宣武帝元恪時才出現了例外。元恪因不忍心用這一殘忍的祖制賜死太子母親胡充華而下令廢除它,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違背祖制的舉動最後竟為帝國帶來了滅頂之災。

此朝實施一殘酷祖制,8位皇后為此斃命!被廢除后帝國卻因之崩潰

胡充華

胡充華出身豪門,年輕時曾做過幾年尼姑。後經人舉薦,被召入宮中講道,被宣武帝看中,於是冊封她為承華世婦,讓她隨侍左右。由於胡充華姿容秀麗,口才伶俐,因此入宮後即受到宣武帝的寵幸,不久就懷上了龍子。當時由於“子貴母死”的祖制,讓六宮妃嬪都不敢生太子,只要一發現懷孕就立即打掉。胡充華對此卻不以為意,還慨然對宣武帝說:“依舊制,兒子為儲君,母當賜死,但妾不怕一死,寧可讓皇家有後而不願貪生!”這讓宣武帝深為感動。

於是在胡充華生下長子元詡,被立為太子後,宣武帝不顧皇后等人的提議,宣佈廢除這一祖制,胡充華因此得以不死。然而讓元恪沒想到的是,帝國最終卻為他此舉付出了代價。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駕崩,子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由於孝明帝年幼,胡充華得以臨朝聽政,掌控了北魏的實際權力。

在執政之初,胡充華尚有一番作為,勤於政事,每日批閱奏章,親自審核官員,遇重大案件還會親自決斷。但到了後期開始變得奢靡無度,大興土木,耗盡大量財力興建廟院,搞得國庫空虛,民貧國窮,百姓怨聲載道。且私生活荒淫無節制,後宮異常混亂不堪。

此朝實施一殘酷祖制,8位皇后為此斃命!被廢除后帝國卻因之崩潰

爾朱榮

這讓年事已長的孝明帝越來越反感。於是密召大將爾朱榮入京,想要以此脅迫太后交權。不想消息洩露,胡太后怒不可遏,隨後就派人毒死了親生兒子孝明帝元詡,另立臨洮王子元釗為帝。一時朝野震驚。爾朱榮見此,便趁機舉兵,攻陷了都城洛陽,並逮捕了胡太后和小皇帝,將其沉入黃河溺死,又將王公百官兩千餘人盡數殺死,史稱“河陰之變”。

河陰之變後,北魏迅速崩潰,皇帝淪為傀儡,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六年後(534年),帝國分裂為東、西二魏,北魏帝國至此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