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根據2017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從2013年的6102萬銳減至2016年的902萬。雖然數量減少,但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仍有心理健康、學習興趣、意外傷害等九大突出問題,他們的生活仍值得關注。鳳凰網房產與新城控股聚焦國家級貧困縣建設村小學的留守兒童,洞察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學習生活現狀,陪他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六一。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建設村位於孝感市大悟縣劉集鎮的最北部,由於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等諸多原因,這裡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裡的“貧中之貧”,而建設村小學教學點就坐落在此。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車程,志願者們終於到達建設村小學。遠遠望去,如果沒有那面飄揚的五星紅旗,很難想象在土坡之下有一所小學。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建設村小學設有1-5年級,共14名學生,均為國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對象。學校現有教師5人,其中50歲以上教師4人。學校唯一一位青年教師,即為80後的寧強練校長。寧強練小時候就是建設村小學的學生,曾經教他的寧老師仍在小學任教,兩人從師生變成同事。2010年大學畢業後,“從小就想當老師”的寧強練通過了農村教師招聘考試,被分配到鄰村當了一年半的老師。因為紮實能幹,肯吃苦,又是建設村人,上級領導將寧強練調到條件較差的建設村。對於調令,寧強練沒有絲毫怨言,反而非常開心,對他而言是回到了教師夢開始的地方。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談及學校的未來,寧強練表示非常擔憂,“明年有兩位老師退休,到時候學校就只有三名老師”。為了能夠吸引優秀老師留下任教,學校在今年年初翻新建設多間教師宿舍,然而收效甚微。“我平時就住在學校,老師、學生放學後,我就守衛這裡。”以校為家的寧強練,最大的心願就是有更多的老師來建設村小學任教。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建設村小學雖然教學條件艱苦,但令老師們欣慰的是學生們都很爭氣。教齡超過40年的寧老師,驕傲的對志願者說:“去年參加市裡的統考,我們學校孩子的數學成績全市排名第四。”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段網上“名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都市家庭父母以孩子為中心,天天圍著孩子轉的情況。相較於此,新建村小學的8個留守兒童,不僅沒有父母的陪伴,每天還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掃地、洗衣、做飯……11歲的寧欣雲便是其中的一員,說到自己的六一願望時潸然淚下,“我只想媽媽早點回家。”據瞭解,寧欣雲的媽媽遠在上海打工,多年未歸。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建設村小學孩子們有淚也有歡樂,他們童真的笑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沒上過一節美術課的他們,當聽到志願者老師要上一節美術課時,他們手舞足蹈的笑了。拿著志願者送來的彩筆套裝,他們愛不釋手,顯得格外珍惜。在志願者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在紙上畫了學校、房子、恐龍、裙子、冰淇淋……稍顯稚嫩的繪畫功底,卻描繪出孩子們內心中最真摯的夢。一個孩子邊畫邊嘟囔到:“我想有個大房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姐姐、弟弟,還有我都住在一起。”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連續兩年參加新城“七色光”公益活動的志願者羅老師認為,美學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這也是她多次參加公益美術課堂活動的原因。課堂上,一個孩子創造性的在畫面上寫了“奮鬥不止”四個字,羅老師發現後,大力誇獎了他。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平時放學回家幹什麼呀?”

“寫作業、和妹妹一起洗衣服。不喜歡用洗衣機,還要倒水,水桶太重了。而且沒有手洗得乾淨。”

“喜歡玩手機,因為可以跟爸爸打電話。”

“長大了想幹什麼?”

“想當警察。”

“想當繪畫家。”

……

簡單的對話,反映了孩子們內心最真實的渴望。窮人孩子早當家,他們過早的分擔起家庭責任,因為家裡孩子多,他們更懂得分享與照顧。一位志願者把自己的孩子也帶到這裡體驗生活,她直言:“這裡的孩子太懂事了,對他們來說玩具可能是奢侈品,但不爭不搶,大孩子先讓小孩子玩。”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到了中午,看到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卻一個個端著一碗泡麵吃,志願者們於心不忍,跟校方協商後,便帶著孩子們一起去食堂吃了一頓“大餐”。飯桌上,雖然剛吃了泡麵,但看到滿桌的菜餚,孩子們仍不停的夾菜吃飯。“好吃嗎?”嘴裡正吃著肉糕的孩子,點點頭,待吃完後,又興奮的小聲告訴同伴:“肉糕好吃,你多吃點。”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午飯過後,舉行了捐贈儀式。新城控股武漢公司等其他合作單位共同向建設村小學的孩子們捐贈了約70000元物資。不僅如此,志願者們還走訪了特別貧困的學生家庭,與之結對,進行長期幫扶。童話作家鄭淵潔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於我們怎樣培養教育他們。”鄉村學校需要更多像寧校長這樣無私奉獻的老師,留守兒童、貧困家庭的孩子們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懷與幫助。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為了表示感謝,孩子們為志願者們戴上紅領巾。志願者們紛紛彎腰低頭,靦腆的孩子們動作輕柔而仔細,系完後,都認真的敬了一個隊禮。新城控股集團2013年正式成立“七色光計劃”。5年來,“七色光”的足跡遍及全國12個省份,覆蓋38所鄉村小學,捐贈圖書逾87000冊,使超過3700名學生獲得幫助。

走進國家級貧困區 留守兒童笑與淚背後的成長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