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发文整治拒收现金行为 强调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近年来,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商户消费时遭遇了被拒收人民币现金的情况。而拒收现金行为不仅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对此,中国央行日前依法发布整治拒收现金公告,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鼓励多元支付方式和谐发展,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央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说:“消费者发现拒收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我们将在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进行重点关注,对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公告还提到,在接受现金的前提下,也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民众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

张萌说:“本公告出台的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规范包括现金在内的各类支付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对支付行为、业态发展、技术创新并不会产生带有偏向性的影响。”

公告中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各地在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城市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全体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