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縣馬坊鄉馬坊村:「輸血」「造血」並舉多方發力分類施策 堅決打贏村集體經濟「破零」攻堅戰

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訊走進和順縣馬坊村西紅柿連片種植基地,記者看到種植戶們正忙碌著清理西紅柿地裡的雜草,綠油油的菜葉之間,已經零零星星地長出了西紅柿花。西紅柿營養豐富,既可作水果生食,又可烹調成鮮美菜餚,堪稱為菜中之果。2018年,馬坊村全村流轉了114畝土地,實施了連片種植無公害綠色西紅柿,涉及貧困戶40戶110口人,在充分利用農村閒置土地和勞動力的同時,更能帶動村民增收、實現集體經濟破零。

“今年咱們村實行產業轉型,連片100多畝地種植西紅柿,這個項目能帶動全村30多戶貧困戶脫貧,2018年咱村脫貧是沒問題了,尤其是咱們村裡面這集體的收入,今年也增加了不少,破零是絕對沒問題。”馬坊鄉馬坊村黨支部書記麻貴青和記者說道。

2017年,馬坊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而村集體經濟只有42000元上級撥付的村集體辦公經費。村支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通過實施造血式扶貧,制定了貧困戶危房改造、產業項目扶持、小額信貸、社會兜底等系列幫扶措施,在扶貧整村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上持續發力,致力使全村未脫貧301人實現脫貧目標,計劃整村今年集體收入達7萬元以上。通過駐村工作隊積極參與並召開本村村支兩委會,全村將集體土地128畝,以土地流轉出租的方式,每年集體經濟收益9600元;將村裡小學閒置的房屋出租,每年集體經濟收益5000元;駐村工作隊幫扶整修的戲臺後臺七間房,給村裡每年兩臺戲節省開支12000元;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隊員個人共同籌資5000元無償捐獻給村集體用於村集體精神文化建設。2017年村集體經濟共實際增收31600元。

村支兩委和市交通局駐村幫扶工作隊還利用市級特色農業幫扶資金10萬元,鼓勵全村繼續增加種植雜糧340畝。結合村集體自籌資金2000元,共計10.2萬元用於補助雜糧種植,平均每畝補助400元。此項工作帶動會村70戶15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每戶最少增加收入400元。村裡還計劃投資建設藥材加工廠來帶動貧困戶60人增加打工收益。此外建廠用地42畝將以每畝600元/年,租地收益還涉及貧困戶7戶。

同時,馬坊村還加大本村基礎設施的投入,使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大為改觀。新建大陽能路燈29蓋,共投資8.9萬元。新建東河便民橋一座,橋長34米,寬3.5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共投資19.4萬元。通過工作隊與本村村支兩委的協商溝通,利用市局給予馬坊村10萬元幫扶資金,新建本村南河護田壩一段,壩長100米,寬1米,為石頭水泥結構;維修改造戲臺後臺。通過駐村工作隊積極參與並召開本村村、支兩委會,協調鄉政府出資190萬元。對整村的小街小巷進行了全覆蓋的硬化,硬化面積6000多平方米。維修村民活動場所石頭圍欄、村委會圍牆、村內故障路燈等村內年久失修的殘缺設施。新建公廁兩個,解決了村民最基本的如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