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郊区名人撷英

阳泉市郊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时代名人。他们有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的以文化艺术显耀于世;有的以德行道义垂范后世;有的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在不同岗位上作出显著成绩。他们都是郊区的脊梁。

阳泉郊区名人撷英

张穆(1805—1849),清代著名学者,初名瀛暹,字石州,号㐆斋。祖籍平定州上城,后迁居大阳泉村。其祖父张佩芳曾任泗州知州(五品),其父张敦颐任过编修(七品)。十一岁丧母,三年后父亲去世,由继母抚养,生活坎坷。张穆自幼聪敏,曾读书于平定蒲台山、二道寺达八年之久。清道光十一年(1831),以优行贡入太学。考充正黄旗教习。举凡六艺百家,训诂史策,无书不读。道光十九年,应顺天乡试,因带酒进考场惹怒考官,失去了考试机会。此后他无心仕进,改名为穆,谢绝举业,一意著述。后客居京师,与寿阳祁寯藻和歙县程恩泽、何绍基、苗夔等学者切磋学问。张穆所点校书籍无不精审,各书肆争相翻刻,以此名震京师,上层人物及知名学者都愿与他交往。祁寯藻典学江苏时,曾延请他为幕僚。当时,著名汉学家程恩泽对张穆的著作十分欣赏,称赞为“东京崔蔡之匹”。

阳泉郊区名人撷英

《㐆斋诗文集》

张穆生平著作有《㐆斋诗文集》《靖阳亭杂记》《顾阎合谱》《蒙古游牧记》等。《蒙古游牧记》是其代表作。书中对蒙古一带的社会风俗沿革、历代地名变化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考证精确,受到后世学者的推崇。他的书法端秀劲逸,自成一家。可惜天不假年,44岁中寿而殁。他的学问与钱大昕、王夫之齐名。清代程恩泽侍郎的遗集中有《送张石州归里》诗云:“逸是凌参唐,清眄微水镜。朱邸筵不赴,书窟卧以咏。”这是对张穆的一个很好的写照。

阳泉郊区名人撷英

张穆故居林

爱国士绅张士林

阳泉郊区名人撷英

张士林(1856—1927),字墨卿,官沟村人。开明士绅,清封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候铨太学生,山西保矿运动的首倡者和组织者。

阳泉郊区名人撷英

张士林故居——张家大院(银圆山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为彻底戳穿帝国主义对境内煤炭资源的疯狂掠夺图谋,爱国人士张士林会同平定州士绅黄守渊、李毓惠、刘焕斗等率先发起著名的保矿运动。该运动历时三年,以境内人民赎回矿权而告胜利结束。民国8年(1919),山西省政府为表彰张士林“精诚爱国,绝无博取”的精神,颁发“急公好义”匾额一块。

清宣统三年(1911)和民国9年(1920),华北两地遭受大旱,民众生活极端困难,张士林拿出钱财,救助同乡灾民,渡过难关。乡民赠送其“一乡善士”匾额。

张士林自幼涉猎商海,在重振复兴家业中,深知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他在家中办有两个私塾:一是为初入学的儿童所办;另一是为学“八股”应科举的童生所办。后来,废科举,兴学堂,张士林顺应时代要求,把两个家塾合为一个小学,定名为官沟养正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全县小学举行会考,养正小学名列第二。民国2年(1913),平定县成立了5所高等小学,第五高小设在赛鱼村。甄华、甄杰人、刘征田、余子宜等都是在五高享受津贴的学生,后来升入中学、大学,走上革命道路。

境内第一位共产党员甄华

阳泉郊区名人撷英

甄华(1908—1994),原名甄梦笔,字子华,三泉村人。民国15年(1926)春,甄华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担任中共平定县特别支部书记,领导阳泉境内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甄华根据上级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为国民党平定县临时党部负责人。同年8月,甄华考入太原三晋高级中学,曾任该校党支部书记。民国16年6月,因国民党山西党务改组委员会通过通缉共产党员名单,中共党组织指示三晋中学支部所属党员,为保存革命力量,必要时可转移到乡下活动。同年7月,甄华返回三泉村,吸收甄秉起、王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临时支部,因与党组织中断联系而未能得到上级认可。民国20年冬,甄华与同乡张恒寿、郭绳武、董书芳一起回到平定筹备成立平定青年奋进社,被推选为副社长。他撰写的《按而不登查》《我们》等文章,分别刊登在《平定评论》《奋进》杂志。民国26年10月,他的中共党员组织关系得以恢复,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任供给部长。从民国28年起,甄华先后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科长、副部长、代部长,冀中区党委敌工部部长等职,出色完成了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被誉为“敌工匕首”,多次受到军区首长的表扬。解放战争时期,甄华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分区联络部副部长兼野战军联络部副部长、部长,十九兵团联络部部长等职,继续从事对敌宣传和瓦解敌军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甄华任宁夏军区副政委,西北军区卫生部政委兼党委书记、后勤政治部主任。1956年被国防部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兰州大学副校长。1980年2月,任山西大学校长,1982年离职休养。1994年1月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