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們給大臣出過哪些刁鑽古怪的問題?大臣們是怎麼回答的?

花冷妍


以史為鑑認為古代的國王或者是君主,如果有問題需要問大成的話,大致分為下面三種情況。

第一種,確實有不知道的事情,想諮詢一個答案。

第二種,故意刁難大臣,看看他們的反應。

第三種,確實猶豫不決,想找大臣堅定自己的意見。這種情況若是大臣一個應對不妙,就是身死族滅。

下面以史為鑑,分別講述三個三國時期的小故事,來對應上面三種情況。

一,確實不知道,求助於臣子。


曹操在決定與袁紹開戰之前,因為袁紹人多地廣,曹操猶豫不決。

於是曹操向謀士大臣問計,鬼才郭嘉就推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幫助曹操堅定了與袁紹一決死戰的決心。




還有一個故事。漢武帝只要有不知道的東西就問東方朔。

有一次,建章宮出現了一隻長的像麋鹿的動物,但是沒有人認識這隻動物。

漢武帝便命令東方朔來看。東方朔說:“我知道這個東西,請賜給我美酒好飯讓我飽餐一頓,我才說。”武帝應允。

吃過酒飯,東方朔又說:“某處有公田、魚池和葦塘好幾頃,陛下賞賜給我,我才說。”武帝再次答應。

於是東方朔說道:“這隻動物叫騶牙。當遠方有前來投誠的事情,騶牙便會先出現。它的牙齒前後一樣,大小一致而沒有大牙,所以它叫騶牙。”

後來過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帶領十萬人來歸降漢朝。武帝於是又賞賜東方朔很多錢財。

二,故意刁難臣子看他們反應的


鍾繇的兒子鍾毓、鍾會小的時候就被認為是神童,這名聲都傳到曹丕耳朵裡了。

於是曹丕就叫鍾繇帶他們兄弟過來,親自看看神童。

面見天子的時候,十三歲的鐘毓有點緊張,滿頭大汗,曹丕故意問:“卿面何以汗?”

鍾毓馬上回復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曹丕看見一邊的鐘會一點不緊張,又問鍾會:“卿何以不汗?”

鍾會於是學著鍾毓說:“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曹丕哈哈大笑。


再講一個孫權的故事。

孫權最愛刁難人。

一次劉備派遣外交官去聯絡孫權,孫權故意在朝堂上等使者參拜完自己後問到:你伺候無道昏君一定很辛苦吧。

結果劉備的外交官是有急智的尹籍,尹籍直接不慌不忙的說:就剛剛一拜一起而已,不辛苦不辛苦。

孫權被懟的啞口無言。

三,性命攸關的問答


毒士賈詡堪稱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

曹操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在曹植和曹丕之間很是糾結。

這種事情荀攸等謀士要麼只會堅持正統,要麼沒資格參與討論。只有賈詡閉門不出,不敢涉及到立儲這種要命的事情當中。

曹操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要問賈詡,於是故意逼賈詡回答。

曹操性格多疑,賈詡要是直接回答我支持誰,絕對會被曹操多想,不但起不到支持作用,反而會搭上自家性命。

於是賈詡故意沉思不語。

曹操等了半天,就問:老子問你話呢,你不說話想啥呢?

賈詡說:我在想袁紹當年是怎麼立儲的。

曹操一聽,恍然大悟,袁紹就是在兩個兒子之間猶豫不決,結果葬送了大好局面。於是堅定了立曹丕的信心。

而賈詡不但沒得罪任何人,也依然得到曹操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