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国外的汉学研究?

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内,即便是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我们历史学也自然不可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国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值得我们充分重视,外国人的看法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怎样看待国外的汉学研究?

首先,不可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西方的史学界在理论创新上,走在中国史学界的前面。很多史学家无非是把人家的理论套用到中国史的研究上而已,在理论的应用上,也还不如人家那么自如。西方史学界也有一些人,用他们的史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史,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这都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

怎样看待国外的汉学研究?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

其次,就我们来说,身处中国历史和文化之中,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情感的因素在干扰着我们,相对来说,国外的史学界,他们会较少受到情感因素的干扰。这样的话,他们有些研究可能会更加客观和公正。而且,我们身处中国历史和文化之中,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反,他们跳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圈子,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也能得出和我们不同的结论。

怎样看待国外的汉学研究?

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先生

再次,就某些具体的历史问题而言,国外的史学界可以掌握我们所不掌握的史料,这也使得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值得珍视。历史研究的前提就要能够占有材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史学界在某些领域内获取史料并不是很方便。比如,蒋介石日记并没有出版,蒋介石的日记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而言,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今蒋介石日记藏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图书馆,虽然是开放的,国内的史学家们也可以去查阅,但是,我们去查阅和人家当地人查阅,肯定是人家更方便。再有,大量共产国际的档案材料在俄罗斯,我们去查阅也并不那么简单。近代以来,西方的探险家们到中国的西北地区去探险,也劫掠了大量的文献,比如敦煌卷子就分别藏在好几个不同的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跟西夏有关的黑水文献也被俄罗斯人弄走了。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他们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会走在我们前面。

怎样看待国外的汉学研究?

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先生

从整体上说,海外汉学界的研究成果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被翻译到国内。最著名的就是江苏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海外中国丛书系列作品。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来看看。有很多都是很不错的作品,比如《历史学三调》等等作品。还有剑桥中国史系列。至于一些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学人,他们在国外所取得的成果,更是需要关注的。比如余英时先生的作品。

怎样看待国外的汉学研究?

但是,对于海外汉学界,并不值得迷信。首先来说,对中国的史料毕竟还是我们更熟悉。他们要研究中国史,无论如何都需要过语言关。尤其是,不仅要懂得现代汉语,还需要学习古代汉语,这对他们都是一个障碍。其次,他们往往只是对自己所关注的某一两个点比较熟悉,稍微扩展开来,他们几乎立即陷入到无知的状态之中。很多时候都会犯常识性错误。所以,相对来说,多个案的研究,少宏观的审视。有时候,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