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這就是是網上流傳的很久的所謂“哭聲免疫法”。據說這個方法能夠使寶寶受到訓練,訓練後寶寶會很少哭鬧,家長帶起孩子來特別省力。而且,寶寶出生後,如果是哭鬧時,就經常聽婆婆說:“這孩子怎麼這麼愛哭?肯定是一哭就抱,這樣不是把孩子慣壞了嗎?以後再哭不要立馬就安慰他,要不以後一哭就得抱,這多麻煩!”乍一聽好像還有那麼點意思,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寶寶的哭聲在其成長中的各個階段所代表的需求如下:

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0-3個月的寶寶

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3個月前的寶寶如果哭泣,則很可能是尿溼了、便便了、餓了、困了、身體哪裡不舒服等,這是寶寶的生存本能,他在告訴你,我不舒服,我需要你的幫助。

媽媽此時聽到寶寶的哭聲一定要及時回應,並細心查看寶寶到底是哪裡出現了狀況,然後解決這些問題,滿 足寶寶的需求。在寶寶3個月以後哭就會變少了,因為他們已經漸漸明白我是有人在關注的,不用大哭媽媽也會注意我,所以這個階段,是寶寶安全感建立的最初階段,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

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3-8個月的寶寶

3個月後寶寶開始學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在此時期,就需要媽媽對寶寶進行正確的理引導。仔細辨別一下孩子哭聲所想表達的想法,這樣安撫起寶寶來才更有針對性。此時如果寶寶哭鬧,媽已經可以藉助像安撫奶嘴、安撫娃娃這類的安撫工具來輔助安撫寶寶的情緒了。

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8個月-1週歲的寶寶

8個月後的寶寶不論是智力,還是運動方面都有了飛速了發展。此時的寶寶對於負面情緒已經懂得了一些,但是早於四肢的協條能力還不夠理想,因而寶寶也時常會有挫敗感。此時寶寶會用哭聲來表達這種挫敗感,所以做為媽媽,要學會解讀寶寶的哭聲,看看寶寶是不是需要媽媽去輔助完成哪一個動作?是不是小手想要夠到什麼東西但努力沒有成功?媽媽經過確認後可以給寶寶一些幫助,讓他完成他想完成的事,或者把寶寶的注意力轉移到其它的事物上。

越大的寶寶越會懂得哭聲是一種表達和宣洩的途徑,所以媽媽平時要多寶寶進行鼓勵,常和寶寶一起做遊戲,幫助寶寶來緩解這些負面的情緒。

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1-2週歲的寶寶

在寶寶1週歲後,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自我意識開始形成,仔細觀察你還會發現寶寶竟然還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這時就不要什麼都由著他來了,而需要幫助寶寶建立起好的行為習慣。

不過,這樣也不是說家長此時就可以把寶寶放在一邊,隨他哭鬧。此時的寶寶並沒有什麼規則感,對於邏輯更是沒有任何概念,如果不理會他的哭鬧,一方面旁邊的媽媽心疼的左右為難,直接影響了媽媽的情緒,更重要的一方面會使寶寶喪失一部分安全感,因此後果可能會更嚴重。

去他的“哭聲免疫法“寶寶哭的那麼傷心,你還愣著幹嘛!

所以,不管孩子何時哭鬧,最正確的做法都是安撫,1-2歲的孩子是注意力最容易發生轉移的階段,所以當寶寶正在為某一事情專注哭泣,家長安撫一時不見成效時,可以試著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拿一個新奇的玩具給寶寶玩,這樣孩子會很快的平靜下來。而什麼所謂的“哭聲免疫法”,還是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