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非遗系列之东峰花生

历史渊源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东峰村莲塘里(含黄泉垅、赤坎头、上屋、下屋、围肚子、蛟湖亭等6个自然村)和田心里的罗姓氏族从象洞陆续迁徙到现东峰村开基。这片土地都是沙质土,土壤板结,缺乏水源且农田渗水十分厉害,罗氏祖上经过多年的模索,遂把荒坡地和灌溉不便的农田里播种了以花生为主的耐旱作物,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农技专家检测,东峰村的土地富含硒和锰、铁、铜、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十分适合花生的成长,成就了岩前东峰石灰酥花生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同样花生品种,同样的管理方法,但在别的地方生产加工出来的花生与东峰生产的花生大相径庭,颇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感觉。

制作方法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岩前东峰石灰酥花生,选用当地的花生优良品种“百日子”。这种花生耐旱、抗病力强,地下的果荚集中,其果实壳薄、肉粒饱满,含油量低。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花生收获后,用清水洗净泥土后,马上加上适当的食盐和当地产的草药用铁锅烹煮,煮熟煮烂后,捞起装进竹制的谷箩里发酵几天。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然后在清水中洗干净,再置晒谷坪里曝晒2-3天,待带壳煮熟煮烂的花生干至7-8成时,再倒进底层放有生石灰,上面辅有棉布的陶器水缸里,最上面用草纸或干净的棉布密封至20天-30天左右,待花生中的水分被生石灰吸收完后,这时,花生剥开后,籽粒油亮,稍用牙齿叩一下,花生籽粒成细小块状时,即可上市待售。

主要特征

岩前东峰的石灰酥花生,外形灰白,颗粒稍小,但肉粒饱满、油光发亮,去壳后,放进嘴里,用牙齿轻轻一叩,花生粒即成许多碎片,再稍嚼几下,齿颊留香,香中带甜,百吃不腻。因岩前东峰石灰酥花生,蒸煮中加进了大量的中草药,又经过自然发酵,通过生石灰的物理反应,吸干花生粒中多余水份。即使多吃一点,也不致饱胀、上火,且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东峰花生的出油率还比其他花生高很多。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在种植和加工中,纯用手工制作,脱水变酥过程中也仅用太阳的自然光线和生石灰的吸水作用,不添加任何化学物品,也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和废料、废渣。

重要价值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岩前东峰的石灰酥花生,从种植、收成到加工成成品的整个过程都十分环保。收成后摘去果实后的花生苗,也是上好的绿肥,其含氮、钾、磷的成份不亚于作为水稻基肥的“紫云英”。其次,花生壳燃烧成灰后,是当地腌制鸭蛋和做“灰水粄”的最好原料,生石灰吸收熟花生中的多余水分之后,成为熟石灰,仍可作为建筑材料或作圳沟的消毒物使用。从中医“以形补形”的角度来看,花生又是壮腰健肾的好食材,是当地人下酒,配饭馈赠客人传统的上好休闲食品。

舌尖上的非遗——香中带甜的武平东峰花生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一番了解之后,知道岩前东峰花生为什么出名了吗?

图:廖梦华、罗炳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