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2018重慶高考改革最新方案一覽,2018年起入學的高中新生,高考不分文理科,改革時間從今年開始哦。下面一起來看看2018重慶高考改革最新方案的時間、科目、招生安排。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我什麼時候參加新高考?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從2021年(2018年入學的高一年級新生)開始,考生的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考試不分文理科。

一、2018重慶高考改革實施時間表

從2018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全省統一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和高考綜合改革

2021年按高考綜合改革方案進行錄取,初步形成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模式。

二、新高考實施內容一覽

1、春季高考從2017年開始,春季高考考試時間為3月底至4月初。

2、兩依據、一參考:高考總成績為全國統考科目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的總和,從2018年入學的高中新生開始。

3、考試不分文理科,從2021年(2018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始。

4、學業水平考試分合格性和等級性兩種,從2018年入學的高中新生開始。

5、合併錄取批次:從2016年開始,重慶合併本科二、三本和專科一、二段兩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新高考重點分析

重點一:2018起入學的高中新生高考不分文理科

據瞭解,從2016年起,重慶高考統一使用國家命題試卷。從2018年入學的高中新生開始,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每科150分)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並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考試不再分文理科。

重點二: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全國統考的3個科目由國家統一命題,考試時間在每年6月,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學業水平考試共3個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普通高校專業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確定,由市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並組織實施,考試時間在每年3月底至4月初。

重點三:

2021年基本建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

“我市統籌推進入學考試製度改革、招生制度和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堅持統一考試與多元評價相結合,意在切實解決一考定終身弊端。”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在2021年基本建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教育考試招生基本模式。

2018重慶高考改革最新方案一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結果採取合格或等級方式呈現。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3+【6選3】是怎麼回事?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選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麼什麼是“3+【6選3】”呢?

“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高考核心科目,而“6選3”則是由學生從6門可選科目中選擇的3門科目。

相較於以往“3+X”的考試形式,“3+【6選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壘,可以說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享用”文綜、理綜“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轉變。

這樣的改革,具體帶來了如下的變化:

一、在錄取模式上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二、在考試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來的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科綜合科目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語數外各科滿分仍為150分。

三、在考試時間上

由原來的6月一次進行所有科目統一考試改為分兩次進行:選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學期高考前,統考科目仍在6月。

四、在外語考試上

由原來的學生外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五、在計分方式上

考試總成績由原來的各科成績直接累加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加上3門選考科目按等級折算的相應分數。

改革後,考生總成績由語數外3個科目(必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選考科目)成績組成。

3個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成績按等級賦分。根據規定,選考科目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佈成績,確保考試成績真實可信。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據介紹,我市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主體框架由1個整體方案和6個配套方案組成。

義務教育階段:力求均衡協調。

高中階段:注重普職協調。

普通高等教育:破解一考定終身,注重入學機會公平。

職業教育:體現職業教育特色。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定的所有科目,結果採取合格等級方式呈現,分為合格性考試等級性考試兩種。

其中,合格性考試用於核定學生高中畢業水平和能力,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定的所有科目,原則上採取學完即考方式,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作為學生具備高中畢業學歷認定依據。

而等級性考試,作為高等學校錄取依據,採用“6選3”模式,即:考生根據所報考高校專業的具體“6選3”科目組合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個科自主選擇確定3個科目進行等級性考試,考試時間在每年3月底至4月初,各普通高校將提前向社會公佈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報考要求。

大學規劃從高一就開始了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高一上:適應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點

高一下:夯實科目基礎,認知專業大類

高二上:學好各科科目,進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順利完成學考,認知細分專業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備戰選考科目

高三下:衝刺高考考試,學習志願填報

3+3搭配組合可報專業比例參考表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選科,請再三思考

3+[6選3]”的模式,學生們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偏好等分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

於是產生了20種“風格各異”的選考方式。

從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試點地區浙江、上海來看,物理因為難度高,被很多學生打進“冷宮”,結果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點大學好專業錄取的恰巧是那些選了物理併發揮不錯的考生。

可見,選科與高考填報大學、專業有緊密的聯繫,因此,各個學科對應能選哪些專業,我們都應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給大家一些參考!

2018級新高一家長注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3+3”、走班教學?

新高考啟示(一)

一、尖子生大都是物化生、物化地、政史地組合

二、英語相對平穩,分數較高

三、理化競爭更加激烈,但對志願填報有利

四、揚長避短,自招需要數學+物理

新高考啟示(二)

一、選考科目,賦分值已拉不開分差

二、數學文理不分卷,難度降低,區分度拉近

三、英語一年兩考,已不再一考定分

四、語文成為高考的關鍵

新高考已經向我們走近,而且越來越近,懂得未雨綢繆的家庭,在未來將有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