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即将于6月16日-6月25日举行,“赫兹文艺”SIFF2018特别系列

,本期和大家聊聊特别策划系列中的巴赞遗产单元,本单元共包括五部影片:《四百击》、《地狱门》、《荒漠怪客》、《巴黎属于我们》和《巴赞的电影》。在本文的后半段,我们也有幸与《巴赞的电影》的导演皮埃尔展开了一次交流。

生于1918年,逝世于1958年,2018对于喜爱安德烈·巴赞的影迷而言是个意义重大的年份,既可谓是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又恰逢诞辰一百周年。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运动中分成了两个电影流派,一派被称为“左岸派”或“作家电影”。这派的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而且他们重点关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

我们很熟悉的阿涅斯·瓦尔达奶奶就属于这一派别,虽然今年她无法来到现场,但《脸庞,村庄》依然一票难求。还有相信大家一定听到过名字的《广岛之恋》也是此派名作之一。

另一派“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主张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也多见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甚至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简单来说,就是导演拍摄的是现实内容,但拍摄手法都有着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喜欢新浪潮派的影迷一定不会错过今年上影节巴赞单元的《四百击》。弗朗索瓦·特吕弗正是凭借着这部讲述了十三岁少年安托万在学校偷打印机被继父送到青少年罪犯拘留所的故事获得了第1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四百击》中,安托万与家人一起到影院观看了《巴黎属于我们》,虽然这部更早开始筹备拍摄的影片当时尚未面世,导演雅克·里维特也被认为是最完整地继承了巴赞的电影观念。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除了上述两部以外,今年上影节特别策划的单元“巴赞的遗产”还有《荒漠怪客》、《地狱门》和《巴赞的电影》这三部影片,前两者还是特别呈现的4K修复版本。

《荒漠怪客》一反寻常,主角是女性,反派也是女性。女强人威伊娜德带着牛仔们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拓荒,也因此和嫉妒她的男爵女儿艾玛·斯摩尔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地狱门》虽然是部日本电影,但它和巴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片在1954年赢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巴赞也在当年评委之列。“日本电影的发现无疑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最重要的电影事件。”在后来《日本电影风格的教益》一文中,巴赞这样写到。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以上几部对于资深影迷来说都不算太陌生,因此这次我们来着重讲讲这部第一次亮相上影节的《巴赞的电影》。

巴赞过世的时候,留下了一个未完成项目的剧本及大量素材。加拿大导演皮埃尔·埃贝尔结合巴赞的笔记、照片以及剧本,踏上了巴赞的旅程,拍下位于法国旧省圣东日建于公元1000年至1200年的罗马教堂,并将现实镜头与老照片以及导演制作的黑白动画穿插剪辑在一起,展现了建筑变为废墟的过程以及修复工作的演进。

“赫兹文艺”有幸获得了与皮埃尔导演交流的机会,通过采访中的几个问题,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皮埃尔和他的《巴赞的电影》。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赫兹文艺:《巴赞的电影》的拍摄,是你的项目"地点和古迹"中的一部分。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

皮埃尔:“地点和古迹”系列,是一个包含了电影、视频装置和网络项目的开放式项目,关注的是古迹,或者笼统点来说,对日常生活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是关于时间的推移、历史、纪念、记忆和遗忘。

这个项目探索的地方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各种作品的加入最终将构成一个对于人类当前的状态的奇怪而间接的表述。以实景为基础,通过数字处理和动画插入来转换其中时间的流动,来赋予图像一种新的寓意。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赫兹文艺:你已经完成了这个项目中的10部电影/视频。你通常如何选择主题?是什么促使你拍摄了巴赞“未完成的电影”?

皮埃尔:我并没有预先计划好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拍摄一部特定的电影。我有一个相当详细的档案,包含了在旅行中收集的许多图像。所以在任何时刻,我都可以在许多可能的新情节之间做出选择。如何决定取决于各种情况,比如遇到的人,比如或重要或琐碎的、但促使我的头脑付诸行动的事情。我的最新一部电影拍摄了罗伯特·爱德华·李(南北战争中南方联盟总司令)的雕像,主题的选择就直接受到了2017年8月在夏洛茨维尔发生的事件的影响。

想要拍摄巴赞的电影就更复杂了。我和法国学者朱伯特(Hervé Joubert-Laurencin) 的交往是一个关键因素。几年来我一直见证了国际上对巴赞及其作品的重新评价和兴趣,这将使得巴赞的完整作品出版成为可能。这项伟大事业背后的推动力正是朱伯特,他也引起了我对圣冬日罗马式教堂相关电影项目的关注,并在2015春季开始了第一次拍摄。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在那之前我对这种特定类型的教堂并没有兴趣。但在第一次拍摄之后,我发现这对于“地点与古迹”系列项目的作用相当于一座里程碑,而巴赞对于这些教堂的评估更是直接与我项目的主题相关。巴赞的电影从未被制作出来(顺带一提,我也并没有打算完成巴赞“未完成的电影”)、巴赞去世的那年是《什么是电影》出版的第一年,以及据此已经过去了六十年等,这些都是我决定拍摄《巴赞的电影》的关键要素。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作为一个动画导演,在上世纪60年代就和巴赞的写作有着一些联系,而巴赞百年诞辰又即将到来。因此可以看出,这个决定是被双重时间线影响的。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赫兹文艺:巴赞对教堂和建筑的兴趣与他对电影,尤其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解有关。你的工作诠释了他的想法的一部分。你是如何理解他的理论的?

皮埃尔:我既不是巴赞的学者,也不是专家。20世纪60年代初,我作为一个年轻的电影制作人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巴赞的思想和作品。我被巴赞的遗产所吸引,但也很困惑巴赞的所谓“现实主义”的狭隘解释,尽管这对于学者和评论家而言是很普遍的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人们对于巴赞理论的重新评价使我非常感兴趣,甚至觉得得到了解放。

我认为完整地看待巴赞的作品,而不仅仅是《什么是电影》中的几篇文章有助于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电影中所收集的著名文本,尤其是“摄影图像的本体论”。这也能更好地从作家的角度上来理解巴赞。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赫兹文艺:尽管巴赞影响了那么多导演和评论家,我们却从未看到过巴赞的电影。根据你的研究,你认为巴赞的电影如果完成了会是什么样子的?你有没有收集过他人对于巴赞未完成电影的讨论和描述?

皮埃尔:很难想象巴赞的电影会是什么样子。有一件我们知道的事情可能提供线索,就是在巴赞开发自己关于罗马式教堂电影的时候,阿兰·雷奈、克利斯·马克、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一群年轻导演正在做他们的第一个短项目,并且制作人都是同一位。所以巴赞的电影或许也会是这类符合音乐和文学评论至关重要、有诗意的短片传统的影片。如果巴赞活着,他或许会和其他人一样,成为新浪潮导演之一。然而在准备电影时,巴赞就知道自己有严重的健康问题,很快就会死去。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我们从巴赞的儿子那里收到一个关于巴赞想拍摄的罗马式教堂电影的公文包,里面有很多笔记、拍过的照片、查阅过的书籍等。这是可得的资料,还有《电影手册》第100期里出版的文字也可以作为参考。这段文字与其说是剧本,倒不如说是巴赞表达他意图的文字。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迈克尔·朗斯代尔在皮埃尔的电影中朗读了这段文本,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这篇文章是为了巴赞原本电影的旁白。六十年过去了,没有直接的证人能给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巴赞这部影片的信息了。

赫兹文艺:你依照了多少巴赞留下的剧本?在探索教堂的过程中,你找到了不同的灵感吗?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皮埃尔:我的意图是不遵循巴赞的剧本,或者说巴赞其实并没有剧本,而是运用照片、笔记,和在《电影手册》出版的那段文字来作为纪录片的证据。电影在构筑上和巴赞的设想是完全不同的。

巴赞对圣东日的罗马式教堂有着非常精确的关注,这是他所谓的试图捕捉“教堂的当代魅力”——在建造了这么多个世纪之后,这些教堂仍然是对于1958年法国乡村生活有意义的元素。这是我的主要灵感,然而也不得不考虑到,2015年法国乡村的乡村生活已经完全转变,农业逐渐工业化,乡村变成了通勤上班族的卧室,许多吸引巴赞注意力的教堂已经成为与日常村庄生活没有联系的旅游景点。

所有这些都引起人们对历史建筑修复问题的担忧,这种“当代魅力”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不可能拍摄巴赞梦寐以求的电影,但却有可能与他保持相对一致的思想。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赫兹文艺:我们注意到你的电影画面中有时有白线、黑点等效果呈现在屏幕上,好像带人们回到了老化胶片放映出的电影的时代,这也为电影增加了不同的情绪。你运用这些细节的意图是什么?

皮埃尔:将动画化的白线增加到现实图片和影像有许多目的。从正式角度上来说,我用这种方式来调整电影的时间流,使得情感变得更为激烈,这也出现在我系列的所有电影中。同时,它也会引导观众注意力朝向图像的某些部分和某些动作。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更笼统地说,这是在努力改变观众观看这些图像的方式,施加一定的距离,让观众有着不同的参与感。我曾计划使用闪烁的线条和图画来制作素材来表述巴赞的照片和2015年拍摄的视频片段之间时光的流逝。拍摄时,我们小心地使用与巴赞照片相同的角度,因此线条和图画都被认为是过渡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电影的发展,这些元素的使用逐渐变成了一种风格,使得它们被赋予了自己的意义。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赫兹文艺:巴赞的核心理论是关注对象的客观性。这种刻意做旧的画面和细节的增加是否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对象的现实性呢?

皮埃尔:我相信巴赞关注的摄影图像的现实主义并不能肤浅地去理解。从我在影片中引用的《摄影图像的本体论》的一句话可以看出,摄影图像与现实模型之间的并不是说在外观上保持客观的一模一样。巴赞强调的是,即使照片不聚焦、不清晰,甚至几乎不可辨认,照片和模型之间的客观的关系仍然是存在的。因此,严格来说现实主义不是仅仅因为这个物体被拍摄下来了,而是动画、数码操作和绘画与摄影图像一起使用,以传达更深刻的现实感。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赫兹文艺:你一直致力于动画的制作,而《巴赞的电影》是一部纪录片。拍摄这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影片有什么异同?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导演动画的过程?

皮埃尔:我对动画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过去总是更感兴趣的动画如何可能涉及到现实生活,而不是如何创造一个幻想世界。但在安德烈·马丁(20世纪50、60年代与巴赞关系紧密的法国动画评论家)的思想影响下,我越来越关注动画的力量,即动画的使用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对真人表演的感知。”之后,我就尝试着如何最少程度地运用动画来完全修改我们对实际图像的感知。在这方面,我并不认为动画和制作纪录片之间存在任何矛盾,两者是有重合的区域的。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只为一个人:他是电影界的鼻祖却未拍过电影!

1958年春季,巴赞在圣东日旅行,拍摄他的教堂。2015年春季,皮埃尔追随他的脚步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正如皮埃尔本人所言,《巴赞的电影》并非是巴赞“未完成的电影”,而是对旧照片、曝光过度照片、现代高清视频、动画插图和图画的表现模式的一种比较与质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