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的胜利”美军成功获取日军“红色密码”,小鬼子却毫不知情

1942年1月,日本一艘名为“伊一124”的潜艇,完成了海上布雷任务后,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外遇到了台风。偏偏此时,潜艇又发生了机械故障,稀里糊涂的闯进了一片浅水区,美军的海上巡逻艇发现后,一阵穷追猛轰,“伊一124”潜艇终于葬身海底。

3天以后,美军一艘名为“霍兰”号的潜水母舰秘密开进了达尔文港。麦克舰长一声令下,第一批9名潜水员很快查遍了“伊-124”的艇舱,一批文件资料出水,堆满了“霍兰”号的甲板。麦克舰长只看中了一本“伊一124”构造分布图,在对潜艇分布图进行了一番研究后,第二批7名潜水员又下海了。他们按照麦克舰长指示的路线,把潜艇指挥舱彻底“筛”了一遍。一名潜水员从一具日军尸体的怀中掏出了一个小铁盒,便随手带了上来。

小铁盒装的是日本海军正在使用的红色“JN一25”密码本。这正是“霍兰号”千里迢迢赶来的唯一使命。

“情报的胜利”美军成功获取日军“红色密码”,小鬼子却毫不知情

从此,厄运降临到了日本海军的头上,他们自己制定的对付敌人的秘密,却成了葬送自己的死亡密码!而这本红色的密码本,对美国来说,则是他们在密码战中“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说,破译密码使美国人一天天变得聪明起来的话,那么,不相信对手竟能破译自己密码的日本人,正一天天变得愚蠢起来。他们对自己的“密码”十分自信的想法过于天真了。研究日本情报的专家戴维·卡恩曾指出:“日本人对于他们的那种晦涩难懂的密码文字过于自信,自认为是天书难懂,没有任何一个外国人能够准确的翻译出来。”

美军搜寻到的“JN一25”红色密码本,约有四五万个5位数的数码组,这是日本的密码“正本”;同时还配有一本经常更换的也有四五万组的乱码。发报员发报时要随便加上几组乱码,其中一组告诉对方所用密码本的页数、段数和行数。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拿到密码本,仅靠破译技术的确是很难破译的。

“情报的胜利”美军成功获取日军“红色密码”,小鬼子却毫不知情

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特别情报组组长是罗彻福特上校,他们从截获的日军情报中觉察了日本海军正在准备一场大的战役,但是作战的确切进攻地点尚未搞清,只知道许多电报中都出现“AF”两个字母,显然,“AF”在电文中是指进攻地点的代号,但代表何处却是一个谜。

罗切福特从堆积如山的情报中,把有关“AF”的电文全部调出来,进行彻夜研究。终于,罗切特福特发现了一个秘密,在中途岛的交叉点上,有两条坐标线,横线的一端标明“A”,纵线的一端标明“F”,就是它。

尼米兹上将亲自听取了罗切福特的研究报告,沉思良久,对罗切福特命令道:“发报:命令中途岛守军司令部,用明码向舰队司令部发出岛内严重缺饮用水的电报。”第二天,中途岛守军向太平洋海军舰队司令部发报:“此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供水困难。”两天后,全神贯注侦听日本通信的情报人员,终于收到了一份向日本海军总部报告“AF”淡水供应短缺的电报。日本人上当了,“一桶淡水换来了无价的“AF”的秘密”。

“情报的胜利”美军成功获取日军“红色密码”,小鬼子却毫不知情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以日本惨败收场。日本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美军不仅夺回了海上作战的主动权,而且也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虽然日本海军遭到接二连三的失利,却“奇怪”得没有一丝反思的迹象。

1943年4月17日上午,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的办公桌上,一份来自珍珠港的电报静静地躺在那里:“GF长官定于4月18日前往视察巴莱尔岛、肖特兰岛,具体日程安排是: 06:00点乘中型轰炸机从腊包尔出发;08:00点到达巴莱尔……”

4月18日,美军第339闪电式战斗机中队,中队长米歇尔少校经过精密的图上作业,把时间精确到恰到好处。9点33分,机群到达预定空域,此时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分钟,他们隐蔽在厚厚的云层中,急切的在空中搜寻它们的猎物。9点34分,“GF长官”山本五十六的机队如期而至,米歇尔一声令下,16架飞机犹如饿虎扑食般的冲了过去。只用了短短三分钟时间,“复仇”的机群胜利凯旋。

“情报的胜利”美军成功获取日军“红色密码”,小鬼子却毫不知情

​山本五十六葬身鱼腹,似乎让日本人回过来一点“味”来,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密码出了某种问题,为了证实他们的猜测,日本情报人员草拟了一份草陆任一司令官要到前线视察的电报,以试探美国海军的反应,但狡猾的美国人并没有上当。于是日本又一次犯下的自欺欺人的错误,他们相信自己的密码还是可靠的。美国的这一机密一直严守到战后。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