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開發區:「小」工程塑造「大」形象

菏澤開發區:“小”工程塑造“大”形象

正在建設中的“口袋公園”

“拍賣一畝地可能增加財政收入不少錢,但如果空地都用來建房子,只會把城市變得擁擠不堪,居民生活也會缺乏樂趣。”市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趙福龍如是說。為了給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打造綠色宜居城市,市開發區所轄區5畝以下的小地塊不再拍賣,將其用於小公園、小停車場、小綠地、小廣場等“四小”民生工程,這樣一來既提升了城市形象,又讓市民多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去處。

今年市開發區將新建小停車場、小綠地、小公園、小廣場各15處。隨著“四小”工程的不斷推進,目前進展如何?

近日,記者走進廣州路和倉南路交叉口東北角,一處新規劃的小綠地施工已接近尾聲。市開發區園林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由於中華路升級改造,兩側的綠化帶需要拆除重修,綠化帶內的30多年的石楠等喬灌木將被分載到市區公園內。市開發區新建的這處小綠地,成了這10餘棵石楠樹的新家。”

鏡頭轉向上海路和黃河路西北角,嶄新的路面、整齊綠化樹木,標線清晰的停車位,一處小停車場已經建設完成。和小停車場比鄰的一處小公園正在建設中,園林工人們正在種植冬青等綠化花木,公園內的道路、廣場路沿石已經鋪設完畢。

隨後記者又來到黃河路立交橋東北角,記者瞭解到,這裡原本是一處閒置多年的荒草溝,在這次四小工程規劃中被設計成一處小綠地,經過連續施工,大型樹木全部移栽完畢。據該項目建設負責人介紹,這處小綠地的建成投用,將為周邊居民提供一處休閒娛樂的新去處。

“隨著開發區的不斷髮展,中心街道存在諸如道路擁擠、停車難、綠地少、活動場所少等或大或小的‘城市病’。我們將按照‘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目標要求,加大力度建綠、護綠,儘量多拆少建,小地塊不再開發,留些空地給居民,讓城市也更開闊一些、綠地更多一點。從今年到2020年,開發區計劃投資約3.22億元,建設100處‘四小’工程。”趙福龍向記者介紹。

為建好“四小”工程,市開發區聘請市政設計院、地景設計院進行設計,體現人文生態,提高綠視率,並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有的“四小”工程還設計了跑步、籃球、足球等場所。

據瞭解,今年市開發區計劃實施60處“四小”工程建設,面積約40餘萬平方米,投資額約1.2億元。三年的時間,市開發區將按照“在建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總體思路,結合城市棚戶區改造政策,全面摸排轄區內適宜“四小”工程建設項目,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進一步疏通城市空間,擴增城市綠地,提升城區品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