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服軟:從未想過要顛覆金融機構

馬雲服軟:從未想過要顛覆金融機構

去年,全球頂級院士科學家到阿里巴巴,馬雲埋頭作筆記

商人的理想主義在現實面前往往會被碰得粉碎,即便是馬雲,也不列外。

馬雲服軟:從未想過要顛覆金融機構

消息稱,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帶領亞洲金融合作聯盟30餘家金融機構、25位董事長,以及中民投部分高管到訪阿里巴巴集團。

這個聯盟是由民生銀行聯合國內33家中小銀行、保險、租賃等金融機構成立的金融機構合作組織,如此大的陣容到訪,阿里非常重視。

馬雲服軟:從未想過要顛覆金融機構

不過,一見君覺得,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馬雲在這次參訪活動上的表態,原話如下:

阿里巴巴既不是一個物流公司,也不是一家金融企業,而是一家技術企業。雖然這幾年,支付寶對金融產生了衝擊,但從未想過要顛覆金融機構。

支付寶做的是毛細血管,金融機構做的是動脈系統。對於金融機構的衝擊、變革,更多是希望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創新力量。

時隔10年後,這是馬雲對支付寶的重新定位,和10年前相比,稜角已被磨平。

2008年12月7日,在“2008第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馬雲放出豪言,“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

當時,馬雲言辭犀利!

昨天的已經過去,我們今天很多在悲哀的人,事實上我覺得悲哀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假如沒有這場變革,怎麼會有中小企業,假如沒有變革,我們這些所有壟斷的企業,怎麼有利益在?

我聽過很多的銀行講,我們給中小型企業貸款,我聽了5年了,但是有多少的銀行真正腳踏實地的在做呢?很少。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我堅信一點。

對比以上跨越10年的表態,顯然,馬雲已經變得越來越現實,可能是被迫的,也有可能是主動的。

01

十年前,馬雲放出豪言的時候,還沒有螞蟻金服,支付寶只是作為阿里集團的一個業務分支存在,現在,螞蟻金服已成龐然大物。

據外媒報道,螞蟻金服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共籌集到100億美元,投資機構對螞蟻金服的估值達1500億美元,而2016年4月份的估值才600億美元。

針對此消息,螞蟻金服的回應是:“我們不評價任何非官方傳播的信息,也提醒大家警惕這類可能誤導讀者的內容。”

一般來說,融到資對企業是個好消息,螞蟻金服“不敢承認”多少令外界有些好奇。

路透社援引5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新的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以及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華平投資集團。

如果單從估值來看,螞蟻金服的體量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大銀行集團。

馬雲服軟:從未想過要顛覆金融機構

外媒評論稱,目前,全球排名在前的銀行集團都有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歷史,而螞蟻金服僅僅才成立幾年,其估值已經能夠擠入全球前十。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除了工、農、中、建四個超大規模的國有銀行外,其餘的銀行估值都在螞蟻金服之下。

藉助支付寶,螞蟻金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支付服務,並控制著世界最大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現在,螞蟻金服正進一步深入消費者借貸、信用評分等領域。

根據彭博社的計算,截至今年3月份的財年,螞蟻金服稅前利潤增長65%至91.8億元人民幣。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早些時候曾報道,螞蟻金服用戶已增至6. 22 億。螞蟻金服的財富管理業務目前管理著2. 2 萬億元人民幣的資產。

02

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2016年就表示,在整個螞蟻金服的業務體系中,支付、理財、融資、保險等業務板塊僅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水面之下還有云計算、大數據和信用體系等。

另據《新聞晨報》2016年報道,在螞蟻金服A輪以及2016年4月B輪融資時,很多富豪已經進入股東名單。這些富豪,從商業帝國的掌門人,到各路資本系的大佬,還包括明星。

螞蟻金服的股東名單中,阿里巴巴系是持股主力,大約佔76.43%,其次是包括社保、國開行以及太保、人保等保險資金的“國家隊”,持股比例超過10%。

除此之外,另外一隻神秘資本力量來自中國的企業大佬,主力是雲鋒基金,這隻基金以馬雲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的名字命名而成。

此外,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深圳邁瑞醫療董事長徐航、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周忻、五星電器創始人汪建國、七匹狼創始人周少雄、九陽股份董事長王旭寧等10多位成功企業家都是基金的發起人。

一個行業或公司做大了,伴隨而來的一定是強有力的監管,尤其對一家如此規模的龐然大物而言。

2014年3月,時任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餘額寶這些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在打金融監管的擦邊球,它和銀行處於不公平競爭狀態。

“銀行是需要受嚴格監管的,互聯網金融既不受資本金管理,也不受貸存比管理,幾乎不需要什麼成本。”盛松成說。

2016年各家商業銀行年報數據顯示,餘額寶規模已超過招商銀行個人活期和定期存款總額,其體量正在逼近或者超過大型商業銀行。

於是,各種針對餘額寶和螞蟻金服的監管接踵而至。

餘額寶從2017年起不斷“瘦身”,剛開始將個人持有的最高額度先後調整為25萬、10萬,而後單日申購額度限制在2萬,再後來就是直接“限購”,每日9:30以後便幾乎無法申購。

除了限制規模,餘額寶被限制的另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接入更多的貨幣基金,不能讓一家獨大。

5月4日起,餘額寶接入博時、中歐基金公司旗下的兩隻貨幣基金,通過開放接入多隻貨幣基金的方式,從整體上相對降低了單一貨幣基金集中度高和過快增長的風險壓力。

6月6日零時起,餘額寶轉出到銀行卡當日快速到賬額度進行調整,從每日限額5萬元調整為1萬元。這是餘額寶繼2月1日起調整為限時、限額後又一次改變“遊戲規則”。

嚴格的調控也反應在數據上,餘額寶規模從2017年一季度環比增速41%,下降至2018年一季度的6.9%。

據《南方週末》引述餘額寶方面人士的話稱:“天弘餘額寶自從2017年變成世界第一大貨幣基金之後,控規模是2017年的最重要主題,控規模背後是餘額寶的‘主動維穩’。”

除了餘額寶,作為一家金融集團,螞蟻金服受到的監管壓力其實更大。

最新的消息是,監管部門正在醞釀金控公司監管細則,目前首批已選定五家金控集團作為試點,分別為中信集團、光大集團、招商集團、螞蟻金服和蘇寧。

6月4日,央行官方媒體《金融時報》發表了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的文章,標題為《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初探》。

文章稱,金融控股公司存在6大風險:

1、混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風險。在金融控股公司混業經營的本質下,不同子公司之間風險難以有效隔離。

2、潛在的道德風險。金融控股公司規模較大,但由於缺乏作為監管主體的有效監管,往往會刺激集團自身和內部子公司的冒險行為,產生基於大而不能倒背書的道德風險。

3、潛在的關聯交易風險。同一集團內部,關聯交易十分常見,比如,為擴充資本,兄弟公司相互幫扶導致虛假出資或者循環注資的情況屢見不鮮,推升了槓桿率等。

4、監管套利的風險。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涉及多個金融行業,但不同行業之間,往往存在監管標準的差異,為了做到綜合利益最大化,通過不同子公司的不同監管規則差異進行套利。

5、資金“脫實向虛”的風險。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但當前有不少非金融企業樂於收購金融牌照,大舉進軍金融業的背後,其主營業務發展反而受到抑制。

6、行政干預的風險。當前不少金融控股企業背景是中央企業金融集團,地方國有企業金融集團,其共同的特徵之一是背後的行政力量影響較大。

關於對金控集團的監管,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

3月25日,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面臨著一些潛在的金融風險,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風險,比如抽逃資本、循環注資、虛假注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傳染風險”。

03

於是,馬雲和他的螞蟻金服也在慢慢“服軟”。

據路透社6月5日報道,螞蟻金服未來重心將由支付及消費金融轉向技術服務,目標是技術服務佔收入比重由去年的34%升至65%。

另外,螞蟻金服副總裁陳亮此前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目前螞蟻金服及旗下各公司擁有的金融牌照包括支付、基金、銀行、小貸、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等,但螞蟻金服拿牌照並非為了成為金控公司。

陳亮還解釋稱“並不代表(螞蟻金服)要做一家金融機構。”

據陳亮透露的數據:目前螞蟻金服的收入中,60%來自支付接入費用,技術服務費與金融收入相當。

螞蟻金服的目標是,2020年希望60%來自技術服務費,20%收入來自支付接入費用,金融業務收入只佔到10%左右。“再過幾年,期望金融收入到10%以下。”

馬雲在這次參訪活動上還稱,阿里目前重點投入的三大核心技術,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主的技術,另外兩項是區塊鏈技術和物聯網技術。

“區塊鏈技術加上互聯網金融,今後才有可能打造21世紀數據時代、信息時代的金融體系和標準。”馬雲表示。

在很多場合,馬雲都是個充滿激情的理想主義者,但他也需要偶爾附身、低頭,向現實妥協。

認慫不是認輸,也不是放棄, 認慫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認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把它好好做好,但在範圍之外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順其自然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