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屢禁不絕,古代也有傳銷嗎?

提起傳銷,眾人對此是深惡痛絕,尤其是在親友也入了傳銷騙局的情況下,好好的一個人,被洗腦後就變得六親不認,反過來坑害親友,教人是又氣又痛。國家對於傳銷組織也是大力打擊,奈何傳銷組織屢禁不絕,一頭扎進傳銷騙局的人絡繹不斷。今日,陝西漢中一男子在銀行填寫業務單子時,寫下字條向櫃員求助,稱其為傳銷組織所脅,櫃員即刻報警,該男子也因此得救。不禁開始好奇,傳銷是現代社會才有現象嗎?古代也有傳銷嗎?

傳銷屢禁不絕,古代也有傳銷嗎?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髮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髮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通常我們說的傳銷起源於二戰後期的美國,國外傳銷的主要概念是:以顧客使用產品產生的口碑作為動力,讓顧客來幫助經銷商來宣傳產品後分享一部分利潤,也就是客戶傳播式銷售。中國式傳銷則不同,中國式傳銷是虛擬的公司、虛擬的產品,通過洗腦一部分人成為會員,再讓這些會員發展其他人成為會員上交會費,一傳十傳百,以此盈利。這種行為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因而受到國家的打擊。

傳銷屢禁不絕,古代也有傳銷嗎?

那麼古代是不是也存在傳銷行為呢?還是說傳銷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任何一件事物的產生都需要尤其生存的土壤,傳銷也是。傳銷是現代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早期由於企業商品過剩,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因此發展企業原有員工、客戶,通過客戶關係向其他客戶擴散,客戶在宣傳該產品之時可以與企業分享一部分的利潤,進而發展成現在的無實物傳銷。然而在中國古代作為農業社會,商品經濟並不發達,不太可能出現商品過剩的現象,即使商人採用與顧客分享利潤的方式推銷產品,也不太容易被民眾所接受;其次,中國古代戶籍管理嚴格,人口流動不大,傳銷組織難成氣候;再者,古代人民普遍貧困,解決溫飽問題也很勉強,底層農民更是連吃上乾飯都是奢望,大部分的民眾別說手裡有積蓄用於傳銷投資,手裡連現錢都難得有。

傳銷屢禁不絕,古代也有傳銷嗎?

但古代存不存在傳銷的類似行為呢?當然有的,古代民眾普遍愚昧,商人以可能存在的利潤誘惑民眾作用不大,但宗教對於民眾卻有極強的蠱惑力。古代不乏有一些地下宗教,以神鬼之說蠱惑民眾,發動其教眾壯大宗教,教眾因傳教而升職,入教者則全部身家歸了邪教,為組織者差遣,這種宗教小則騙取財物,大則禍亂天下,推翻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