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導語:

在企業中,年輕員工一直是離職率比較高的群體,他們對離職似乎一點點顧慮都沒有,就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樣。

馬雲說過: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

1、錢,沒給到位。

2、心,受委屈了。

所以企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漲薪的方式留下他們,但是這個方法不僅收效甚微,如果經常使用員工還會以此為要挾要求企業漲薪。

那到底如何讓年輕員工穩定下來,除了錢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留下來呢?除了錢,他們最需要是什麼。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少點吹牛,少點浮誇

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經常宣稱自己公司一年有13-18薪,工資是5K-8K(舉例)。

但是等到年輕員工入職之後就會發現,公司所承諾的都只能相信最低的那個數。最高的那個數只存在於理論層面,實際層面不可能存在。

當然,你不要覺得驚訝,能夠做到以上這點這還算比較有良心的公司,有些沒良心的企業甚至連承諾都達不到。

另外,還有一些公司對外宣稱能給出的水平是行業的中高點,我覺得這句話簡直就是在放P,我敢說你的長相屬於中上,你就相信了?

少裝點逼吧,踏踏實實的說些實話不丟人!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找同類,價值觀相同才是人才

部分企業的HR因為各種原因,在招聘時並不嚴謹,很多年輕員工本身並不適合這家企業,但是最終依然通過了面試辦理了入職。

這種感覺就像這樣:

一開始就不是真愛將就在一起——一起時間長了發現問題多了無法忍受————分手。

這樣的事情在情場天天發生,在職場中也是,當年輕員工覺得你不合適的時候,就會轉身離開。

所以各位HR和各位領導要記得:在我們招聘員工的時候一定要尋找那些和我們公司價值觀匹配,興趣點相同,能力和需求吻合。這樣員工在企業中才能獲得的成就感,存在感,滿足感。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尊重人,別給年輕員工貼標籤

各位領導,拜託你們不要給85後90後95後這些小夥伴們貼各種標籤,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個體和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好麼。

大家的成長環境不一樣,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一樣,在這個信息時代只要不涉及到原則問題,就不要強加您的立場給年輕員工好麼,稍微尊重一下他們。

大家都知道:多年前,我們找工作可能還是要託關係,那個時候是要以用人單位為中心的;而現在,大多是在搶人才的大背景下,供求關係已經發生極大的變化,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房市場,如果你不尊重那些年輕員工,人家為何要在你的樹上吊死?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魅力值,拼得不僅是顏值

一位領導的魅力值不僅僅靠他的顏值,更重要的是他有風度有氣場,年輕人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他還要具備帶領部門或者公司走向成功的能力。

那些善於搞小團隊,善於排擠異類,不願意給下屬爭取權益,能力本身不咋樣人品還敗的不行的領導們。

我們想告訴你你們,只要頭腦清楚點的員工都不會跟著你走的,除非他想和你同流合汙。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要有愛,真誠的愛與關懷

大部分的分離,都是因為一方給不了另一方想要的,這句話適合愛情也適合工作。

任何年輕員工,在企業中都希望能夠感受到公司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懷,哪怕少一些,甚至膚淺點的都行。

但是實際上呢?企業要求員工就是要求聽話,要求拋頭顱灑熱血,同時還要求不要計較收入福利。

這是對待機器還是對待人呢?年輕員工其實比老員工更需要愛,因為他們剛涉獵職場,可能一句鼓勵就能夠讓他們幹勁十足,你說對嗎?

其實年輕人要求也不復雜,在滿足以上五條,差不多就行了。

誰願意經常換工作顛沛流離的,你說對吧。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為大家激勵推薦《績效核能》一書,學習為員工加薪不增加企業成本的績效管理模式,書中具體的涵蓋了激勵性的KSF薪酬模式,PPV模式、積分式等實操內容和案例,想要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鏈接購買本書!內附十個行業案例,並且送內部企業內訓學習視頻!

購買此書,您可以獲得特別的饋贈:

1、朋友圈每天的幹活知識分享;

2、KSF薪酬全績效和OP合夥人學習視頻;

3、免費解答薪酬績效考核的困惑。

KSF寬帶薪酬模式,從薪酬模式的轉變,實現員工工資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KSF是一套給員工提供加薪機會,又不增加企業成本,以此激發員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解決了員工利益和企業價值創造的矛盾。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KSF是增量所創造的分錢激勵模式

KSF的“分錢”與“共贏”模式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設計六個步驟

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除了錢他們到底要什麼?

老闆一定要多學習,突破自己禁錮的思維,才能帶領企業乘風破浪!

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您認為本文對您有幫助,歡迎您轉發讓更多人受益,感謝您的一路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