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找到明朝南京郑和墓,找到时已被盗,挖开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

如果要问郑和下西洋有多少次呢?大家一定回答是七次。可是根据考古学家的最新发现,课本上讲解的郑和到访西洋的次数比实际少了两次,正确答案应该是九次。那么这个答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专家找到明朝南京郑和墓,找到时已被盗,挖开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

2010年春季,南京祖堂山的施工地上,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当中,突然开挖掘机的张师傅觉得地上有些不寻常,大家停下来察看时发现竟然是一座古墓。施工负责人随即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考古学家驱车赶往这里对古墓进行挖掘,他们初步判定此墓建于明代,而后又根据墓志得知此墓主人为洪保。

专家找到明朝南京郑和墓,找到时已被盗,挖开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

洪保这个名字大家并不熟悉,但是说起他的领导大家却耳熟能详,他的好友兼上司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和。洪保跟郑和一样都是宫中有名的宦官,他十四岁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大理进入宫中,因同是云南老乡,郑和对他特别照顾,二十九岁时他成为朱棣贴身手下,是协助朱棣成功登上帝位的有功之臣,于是朱棣便赐他为副使,与郑和一起南下西洋。

专家找到明朝南京郑和墓,找到时已被盗,挖开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

考古学家在挖掘古墓时发现旁边有几个盗洞,而且墓室内部也散落着塑料袋,种种现象都表明盗墓人已经先于考古学家进入古墓中。正因如此从墓中出土的文物数量格外稀少,这让考古学家有些心灰意冷,但他们还是有两个重大发现。

专家找到明朝南京郑和墓,找到时已被盗,挖开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

专家找到明朝南京郑和墓,找到时已被盗,挖开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首先是在墓室门口有一造型独特的陶瓷大缸,关于此缸的用途,考古学家内部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这是洪保生前腌菜所用的缸。也有人认为洪保作为一名航海家,对于大海有一种别样的喜欢,所以专门在墓前放置一水缸。更有人认为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大缸,它应该是防止被盗的一个机关。这几种说法好像都有些离谱,而最让人信服的推测是,这个大缸其实是一个巨型的长明灯。古人将缸内倒满灯油,再放置一根长长的棉线,点燃棉线后此缸就是一盏明灯。明朝时期人们认为墓室阴气太重,点燃长明灯可以营造一种如同生前一般的气氛,所以多在墓室前搁置大缸。但是大缸内倒入的是什么灯油,而且此灯燃烧时间的长短却是一个未知数,考古学家正在努力检测找出答案。

专家找到明朝南京郑和墓,找到时已被盗,挖开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

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记录墓主人姓名和人生经历的寿藏铭,考古专家通过洪保墓室铭文的记载,发现他跟随郑和远航西洋的次数为九次。这不止是数字上的细微改变,更是珍稀的历史资料,它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史实证据。这个意外之喜足以震动中外考古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