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祭侄文稿》,應該怎麼應用呢?

李依舅


祭侄文稿如何應用?這個實在不太好深究,但是淺顯解釋一下還是可以的。

第一是學筆法

這是陳忠康臨祭侄稿,在筆法結構上極力模仿,其實陳忠康一直是中年二王帖學的代表書家之一,所以臨習時保持了用筆的圓潤厚重,以及自然的書寫狀態,以及自然的墨色變化。

其實談到運用的話,大多數人還是從開張的結構,已經用筆的變化,來表現“自然”“情緒”,只有一部分以顏為宗的人才在形上全取。

比如李雙陽的草書作品,其實大多筆法結構都自二王來,但是其中有很多自然的“重筆筆意”行筆時非常渾厚自然,點畫清晰減省,都是自祭侄稿中來。

臨帖從來不是必須得一模一樣,也不是學誰就必須的形一絲不差。

就如米芾,所有的字的右半部分,只要涉及到一些比較減省的用筆,幾乎都是顏字而來(未必是祭侄稿)。

祭侄稿是一本神奇的帖,他不用學的一模一樣,只要知曉法度,是可以套進二王的。

至於想怎麼用,起碼需要臨的對。

筆法對,章法對,外拓的結構對。

這種用筆時的厚重且輕盈,墨色的變化,連斷的變化,都是可以看出顏真卿當時的心態的,所以先體會用筆。

祭侄稿的用筆和爭座位不一樣。

學界一直有一種說法,學祭侄稿筆,取爭座位神。

這是有道理的。

這種外拓,厚重,輕盈的用鋒,雖本質上跟二王有區別,但是更符合“自然”書寫的狀態

這種書寫狀態絕不是一筆一筆臨的狀態,而是想想一個悲憤的人,寫到侄子時用筆的細膩,寫到外憂內患時用筆的粗狂,以及到結尾時不計工拙的表現力,守於法又使於性。


體會用筆,並不是死學筆法。

個人經驗,學祭侄稿,先學其文,通其文再學字,事半功倍。

感情不到,線條永遠不像。


體會到,學到,自然會運用。


梁宇航


學以致用,學習了一樣東西就要去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檢驗之前的學習,能夠更快的提升自己。

學習書法也一樣,我們以為的臨帖,臨帖的目的就是為了去創作,去寫出更好的書法作品,如果只是臨帖而不去創作,不去把在臨帖過程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書寫過程中去,那麼這種臨帖也沒有意義。

單純的去說學習了一個字帖如何去運用是很難的,因為運用的過程是非常的微妙的,從主動去運用到偶然的流露需要很長的時間。

就我們寫文章一樣,你讀了很多書,但是未必能夠寫出好的文章來,剛開始寫文章你要不斷的構思、琢磨句子是不是通順,用詞是不是準確。

但是當你寫熟練了,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詞彙都不是你想出來的,都是它主動蹦出來的,而且一次出現好多個,你還要從中間做出選擇。

很多朋友臨了一段時間字帖,發現不會運用就很著急,這個時候你要問一下你自己,我把這本字帖寫熟練了嗎?能夠做到背臨了嗎?

如果沒有,那就需要接著訓練臨摹和創作了,臨摹做的不熟練,你肯定是不會運用的。

而當你能夠熟練臨摹和背臨的時候,你自然就可以運用,也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了。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說真話的,無人信。給你說一些虛無縹緲的,反倒當做是高人。什麼感情溶入啊,意趣神韻之類沒用的屁話。


簡單的說,你學會了開車,該怎麼應用駕駛技術,好象不會再需要人來告訴你該怎樣應用了吧!


學習書法,也是一樣的道理。在還沒有學習以前,去擔心學會後的事,操不是問題的問題的心。學會了,自然就會應用。


技能的學習,始於模仿。書法首先是技能的磨練。不論你學習的是什麼帖,你選擇的字帖是幫助你建立你的書法風格。在臨寫的過程中掌握這種風格的運筆技巧,熟練以後,化解昇華成具有這種字帖特徵的個人風格。這一學習過程,由生轉熟,熟而後生。初為能力不及,心手生疏。隨著練習的深入,技藝不斷提高,日趨熟練。此刻就不能再依賴於字帖,應該把已經學習到手的技法應用於自己的創作當中。在原有字帖的風格當中,生出新意。此為由熟轉生。這個生,不是重新回到生疏的起點的生。而是在熟練應用的基礎中產生出自己對書法的理解來。此時的生,是產生。和開始的生疏有本質的區別。

你在學會了《祭侄兒文稿》以後,你自然就會知道應該怎樣應用。在沒有學會以前,你應該知道的,是怎樣學習好《祭侄兒文稿》。
學習《祭侄兒文稿》,是要學習顏真卿的筆法,不是去學習他的塗抹技術。很多人學習他的這篇作品時,把他在文稿中塗抹的地方也不遺餘力的去模仿。人家寫的是草稿。是在極其悲憤的狀態下寫的。對於塗抹的地方,不屬於書法的範疇,應堅決的拋棄。



子衿tjk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說明題主非常善於對書法學習的思考。


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書法的根本目的,其實欣賞也也是一種學以致用的“用”。我們知道,學習書法的目的有二,一是成為書法藝術家,二是寫一手規範美觀的硬筆或毛筆字,能夠拿得出門,見得人兒。這一切突出的就是一個用字。其實我們在已拿起筆臨摹練習書法,同時也就開始唸了“用”字訣了只不過由一到二,由二到三的書法技法的用。我們在此時,一方面要將逐步通過學習積累獲得的技法在書法的臨摹學習中,運用起來,也還有在日常生活中的書寫實踐中將所學的書法知識和臨摹記憶下來的範字在書寫實踐中利用上。


就行《祭侄文稿》來說,即是先將能夠背臨下來的字在日常書寫實踐中遇到相同的一個字就把背臨下來的相同的在此時背臨在書寫的內容中即可。

當然也可以講通過臨摹學習掌握的法帖中的點畫或偏旁部首運用背臨的方式運用到日常的書寫實踐中,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背臨掌握的字越來越多,就可以集字成篇了。


再者,就是隨著背臨的字或掌握的偏旁部首的熟練度的提高,在字帖中沒有的字我們也可以通過借用組合的技法,根據原帖風格進行習作練習和運用到日常生活工作的書寫上來了。


翰墨書道


《祭侄稿》是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的傳世經典之作,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

那麼,我們學習了之後該如何運用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第一,書法作品的創作,很大程度上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帶著個人情感創作出的書法作品,往往是真實水平的展現,是情感自然流露。當代的書家,在這方面做得欠缺太多,就是前段時間的“仰山雅集”活動中的手扎作品的書者,也不全部是帶著個人的真實情感去寫的,而不少書者則是懷著名利之心去作,或者說是去應付,意在歷史上想留下點什麼,甚至有的書家還有做作之嫌。在這些所謂的書家中,大多是臨寫過《祭侄稿》的。從這個事例可以說明,當代有些書家雖然研習過顏真卿的《祭侄稿》,但在應用上還只是停留在“皮毛”上,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二,在書法創作上,要學習顏真卿老辣的用筆。認真仔細地看《祭侄稿》後,就會發現一個奇特現象,就是顏真卿在帶著悲傷和痛恨之下書的《祭侄稿》,一是書寫快,二是用筆始終不失行書的用筆法度,也就是說,顏真卿在快速書寫時,把筆法用得恰到好處,字字神彩飛動,無半點瑕疵。關於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在書法創作中認真學習的。

第三,章法佈局科學合理。字,有大有小;字,有高有低;線條,有粗有細;點畫,有輕有重,筆筆老道;用墨,有濃有淡。這些表現手法,都是值得我們在實際創作中借鑑的。

第四,墨法之變自然巧妙,淋漓盡致。帶著情感,在自由狀態下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往往把雅和美蘊含其中,可品,可觀,可賞,好看,耐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