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嬴政
我想题主所说的应该并非是真的传国玉玺吧,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命李斯制作的一方玉玺,上刻:“受命于天,即授永昌”。但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历经战乱,几经易主,到了唐末时期已经不知所终。
石敬瑭引契丹军致洛阳,传闻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怀抱玉玺等玄武楼自焚身亡,此后传国玉玺就不知所终。后周太祖郭威曾遍寻天下,但是仍没有得到玉玺的下落。传闻宋朝时被一个农民无意中得到,献给朝廷。据说经过一群大学士的鉴定,认为是是真实的传国玉玺。
不过朝野都充满了质疑,宋徽宗喜好风雅制作了十枚复刻品,其实宋徽宗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淡化传国玉玺的影响力。因为宋朝得到的玉玺充满争议,但是又没办法消除这种争议,或许宋徽宗想着可以以假乱真防止别人得到了真正传国玉玺蛊惑人心,或许宋徽宗想着只要做的多了就可以消弱玉玺的影响力。
虽然赝品漫天飞,但是对于真正的传国玉玺的追求,从来没有在后来的帝王心中消除。从宋朝开始,玉玺就越做越多,目的就是弥补传国玉玺丢失的遗憾。同时削弱传国玉玺的影响力,防止不怀好意的人得到后兴风作浪。到了清朝的时候,玉玺已经不下数百枚。但是正品的传国玉玺的影响力不降反升,毕竟是传国玉玺是历史的见证,甚至连它的破损之处也是历史的记录。
它被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做了出来,它被子婴献于刘邦,它被王太后怒掷王莽,它让孙坚兵败身亡,它让袁术身死国灭。。。。直到随着李从珂自杀身亡,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
实际上除了传国玉玺外,还有很多玉玺。在秦汉时期为七玉玺制。据《后汉书·光武纪》皇帝玉玺有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外加一个传国玉玺,这就是秦汉七玺制。
传国玉玺代表着天授皇权,所以是最受人关注的玉玺,而且是一脉相承,所以传国玺是最重要的玉玺。因为在后世皇帝即便得到皇位,没有这个玉玺,也会被天下人耻笑为“白版皇帝”。额,这么说来在唐朝后,大多数皇帝都是白版皇帝了。
在唐朝时期,武则天改八玺制为九玺制,到了宋朝已经增至十二玺,明朝时已经增至二十四玺,而清朝时则增加到了二十五玺,被称为二十五宝,存于故宫交泰殿。也许明清两代把史书认定正统的朝代,每个朝代一方玉玺。这二十五枚玉玺,是乾隆制作的所以又被称为“乾隆二十五宝”。
也许题主想问的就是这二十五宝玺的现在在哪里吧,清朝二十五宝玺是现存的最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帝王印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的部队赶出了北京城。冯玉祥部第二十二旅长鹿钟麟要求交出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但是传国玉玺早已经下落不明,最后溥仪的叔叔的载涛只好说:“传国玉玺早已下落不明,而皇帝印玺藏于交泰殿。”至今二十五宝,仍保存于故宫博物院。
渔耕樵读
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是一枚尊贵的玉玺,更是一件神奇的宝物,因为它是古代封建帝国里最尊贵、最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象征。
那么,民国成立,清廷退位,溥仪被驱逐出皇宫时,“传国玉玺”由哪里保存了呢?
这还得从溥仪退出皇宫的情形说起:
据说,当时负责溥仪离开皇宫的两个人,对于“传国玉玺”特别重视,就让溥仪先交出“印玺”,再离开。而溥仪却告诉他们,自己早把那个东西,放到了交泰殿里,让他们自己去取。但这两个人取回来的“印玺”,根本不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而是一块雕刻有“溥仪”名字的玉玺,另外还一颗清代历代帝王所用的“传国玉玺”,而与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根本就是两码事。
这两人就追问溥仪,真的“传国玉玺”去了哪里,没想到溥仪听了却笑了笑反问道:“你们是要找传说中的那个东西吧?就是那个秦嬴政用的、用和氏璧打造的传国玉玺吧?我告诉你们,那个东西不但我没见过,其他的皇帝也没见过。”听了溥仪这话,两个负责人只好作罢。之后,便用汽车载着溥仪及他的几个妃子离开了清王朝居住了二百多年的皇宫,去了醇亲王府——溥仪出生时的家。封建帝制,到此算是结束了。
那么,像征着封建王权的与尊贵无比的“传国玉玺”到底去了何方呢?它为什么如此受人重视呢?
其实,对于“传国玉玺”的最早来源要始于大秦王朝的秦始皇,因为它是秦嬴政叫人用“和氏璧”精制而成的!所以,传国玉玺本身就是一个曾与“十五座城池”相等值的宝物。那么,说起“传国玉玺”,不得不先说一下“和氏璧”,要知道,它不仅仅是一块晶莹剔透的无暇美玉,可能带有一定的放射性能力。并且,它的来历极其传奇: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在荆山上看见一只五彩的金凤凰,落在一块大青石上,卞和一见便知道这块青石是一块难得的玉璞,因为“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因此,他断定青石中必定有宝玉,于是他把青石拿去献给“楚厉王”。梦厉王自己不识宝,便请来专业的“玉工”来鉴定,但“玉工”查看后却认为这一块普通的石头头。楚厉王便大怒,以为卞和在戏弄自己,便让人砍下卞和的左脚。
卞和含恨,回到家中。后来,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然而,这次的经历和上次一样,武王也认为卞和在戏弄自己同,便又叫人砍了卞和右脚。之后,伤心的卞和,抱着那块青石的宝玉,苦苦过了几十年,直到武王驾崩,文王又即位。这时的卞和还有心献宝,但他却是几十岁的老人了,而且双足残废,却法行动。于是无奈与难过之中,卞和抱着他的宝石,在荆山脚下,一个人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哭干,哭出血泪。这时,闻知的人,无不感动的四下传说。这时文王听说此事,终于派人把卞和请了过来,又立刻让人剖开了青石,果然光彩闪耀,是一块天下无双的美玉,便琢成玉璧,取名叫做“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在秦王政十九年的时候,秦国大败赵国,得到了天下至宝“和氏璧”,秦嬴政称帝始皇帝之后,便让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又让当朝宰相李斯,在上面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并赐名为“传国玉玺”。
然而,这块独一无二、尊贵无比的“传国玉玺”,却随江山易主不下十数次,在一代代的历史长河中,它几经颠沛流离,最终却遗失不见:
一、公元前219年,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时,突然风浪骤起,使龙舟差点沉和水中,这时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才得以风平浪静。“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传国玺”秦始皇奉上。
二、公元前207年,秦子婴元年,沛公刘邦行军灞上时,子婴双手捧“玉玺”咸阳道边,献给刘邦,此时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
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这时汉天子年幼,传国玉玺被太后藏于长乐宫。王莽派出人来索要,太后大怒,一气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使玉玺破损一角。之后,王莽又令工匠用黄金修补。
四、后来,传国玉玺,又传到了汉光武帝刘秀之手。
五、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在灵帝熹平六年的时候,袁绍入宫诛杀了宦官,这时臣子段珪带灵帝帝逃走,传国玉玺也随之失踪了。
六、到了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城里,一个兵士见城南甄宫中的一井中隐约有一股五彩云气冒出,便差人进入井内,发现一个投井自尽的宫女身上,藏着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孙坚大喜,赶紧此宝交给妻子吴氏收藏。后来,袁术抓住吴氏,夺走玉玺。袁术死,传国玉玺又传到汉献帝之手。
七、到了南朝时,“传国玉玺”又历经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不断更迭相传。到了,大隋一统华夏时,又将“传国玉玺”收入大隋王宫。后来,隋炀帝杨广被杀,大隋灭亡之后,萧后又携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带着“传国玉玺”一起,遁入漠北突厥之地。
八,到了公元630年,大唐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时,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返归中原,将“传国玉玺”交给李唐。
九,公元907年,唐天佑四年,天下大乱。朱全忠废唐哀帝,夺得了“传国玉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玉玺”又转归后唐;此后,又过了十三年,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这进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至此“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再无踪影。
那么,到了明清两代的时候,虽然不时地有“传国玉玺”现身迹象,然而,经鉴定,皆是仿造之赝品。
直到民国十三年,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等驱逐出皇宫,此时,“传国玉玺”更是复不见踪影。
历经两三千年的风雨漂泊以及无数扑朔迷离的强人之手的巧取豪夺,“传国玉玺”数隐数现,万般坎坷,真迹难现;最终这块无价之宝,便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了……
超能古博士
我们常常会骄傲于我们国家的悠久历史,不仅仅是那五千年的漫漫长河,更在于古人先贤留给我们的智慧精神以及一些不可复制的宝藏。
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政治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皇帝制,从秦朝开始。而算得上象征的东西的是,玉玺,一般我们在电视剧电影中都会看到这些场景。一般皇帝要写一个什么旨意时,最后会用这玩意按一下,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印章,当然,这个比印章值钱很多。可以说,这个玉玺可以说是权力交接的必要的一项了,是权力的象征。它一代又一代的这样传了下来,一个个朝代也慢慢地更迭下来。
先说说从古到今的发展,玉玺就材是和氏璧,这个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以前在语文课本的时候肯定都听说过的,这个故事其实也说明了和氏璧的珍贵,否则不会国家都想要。后来,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政,让太后交出玉玺,当然,太后是不会交的,她很生气,她一生气呢,就把这玩意儿扔地上了,于是这玩意儿就受到了损害,后来请来了能人巧匠用黄金修修补补,成了金镶玉玺,但传着传着样子就逐渐改变了。到秦始皇,他夺得了和氏璧,传国玉玺,就这样开始了,并不断地传下去。后来当然也辗转到了很多人手里。宋靖康时期,被金人掠走,玉玺就消失,元朝时期,又出现在了市场上,明朝初期数次远征漠北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此物,但依然无功而返。明清时期的其实大多为赝品。
那很多人肯定会好奇,现在呢,它咋样了?是不是放在国家博物馆,可以随时参观?其实,很遗憾,中国最后的王朝,清王朝,在这个朝代,很多事情都在改变。自打宣统帝被赶出紫禁城后,玉玺的踪迹就不太明朗了,当然,后来冯玉祥部队的一个将领鹿钟麟也追查过玉玺的下落,但至今没有后续。但是,有些野史记载,传国玉玺,被溥仪给卖了,后被翡翠大王铁保亨获得,但在坐船前往南京的时候,却不慎跌入了水中。
在这之后呢,帝制不复存在,玉玺,也就算是完成了它的任务了,但它作为国家的宝藏,见证着封建王权的变化过程,而且其本身一定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价值,但到现在仍然是音讯不明,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遗憾。
以上
木剑温不胜
什么是“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丞相李斯找人用和氏璧做的,而且上面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意思是既然上天选了你做皇帝,你就要使黎民百姓身体康健,国运昌盛!
关于传国玉玺有好多传奇。秦始皇乘船出游,浪激船欲翻,始皇帝投玉玺入水,水瞬间平息。八年后,才出水复归嬴政。后来传国玉玺一直备受争夺,一度下落不明。三国时孙坚部队见一枯井放光,打捞出传国玉玺,玉玺归孙坚所得。后来众人争夺,孙坚撒谎并发誓:玉玺若在我处,愿万箭穿心。结果孙坚因为玉玺,就是被万箭穿心而死。再后来因为篡位等各种原因,传国玉玺上面被乱七八糟刻了好多字!比如曹丕所刻:大魏受汉传国玺。后赵石勒刻:天命石氏。后面各朝代都有了自己的玉玺,传国玉玺传到唐朝,早已是真真假假了。
后来清朝灭亡,冯玉祥部队的鹿钟麟找溥仪要传国玉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溥仪只能无奈道:我用的玉玺在交泰殿,你们去拿便是了。至于传国玉玺,我也难得一见啊!
五味虾瓶
溥仪表示:“我根本就没有见过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什么?
这是代表中国封建王朝正统的信物,在中国古代的王朝传承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它的传承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溥仪从来没有见过?“静夜史”认为:
1、传国玉玺是什么?
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为了和之前的王朝有所区分,嬴政进行了一系列国家机器的建设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上尊号,称“皇帝”,确立专制集权的制度,而且,确立皇帝传承的信物——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用玉刻成,其前身是先秦时代鼎鼎有名的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是著名的玉石产地,《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采到美丽的玉璧,在受尽膑刑后终于被楚文王得到,命名是“和氏璧”。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到赵国,被赵惠文王所得,此时的秦昭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所以向赵国索要,于是发生了后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终于得到和氏璧,作为举世无双的宝物,秦始皇赋予了和氏璧更大的意义。
他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字、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传国玉玺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
从此以后,传国玉玺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但凡新王朝建立,其首要工作便是寻找传国玉玺。
前207年,秦朝覆亡,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
西汉末年,王莽欲篡位,派堂弟王舜向,太后愤怒地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导致一个角破损,随后王莽用黄金将其补全;
随后,传国玉玺历经更始帝刘玄、刘盆子,最终到了刘秀手中;
东汉末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后来孙坚发现玉玺,而后被袁术夺得;
袁术死后,曹操得到传国玉玺;
220年,曹丕篡位,得到传国玉玺,此时心虚的曹丕在玉玺肩部上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265年,司马炎篡位,建立西晋,玉玺归西晋;
311年,前赵夺取玉玺;330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传国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350年,冉魏得到传国玺;
之后传国玉玺被东晋将领骗走并送回东晋,历经宋齐梁陈四朝,最后被隋文帝所得;
618年隋朝灭亡后,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630年,李靖讨伐突厥,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朱温篡位后,玉玺归于后梁;
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军进攻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一般认为,李从珂的自焚就是传国玉玺的最后记载,因为至此之后,很多所谓的“传国玉玺”都受到当时和后人的普遍质疑。
而从宋朝之后的皇帝,因为传国玉玺的丢失,所以刻意地淡化传国玉玺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宋徽宗和其后的朱元璋以及乾隆,都大量刻制玉玺,表示自己是天命所归。
2、溥仪的“传国玉玺”又是什么?
那么既然传国玉玺已经不存在,后世发现的多半是山寨品,那么溥仪的传国玉玺又是什么呢?
因为自五代十国后,传国玉玺就已经失踪,而之前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都曾拥有玉玺,只不过是东晋的被认为是正品,被流传到了后唐。
而溥仪所拥有的传国玉玺,很多人说是来源于北宋。
北宋哲宗时,农夫段义在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
因为这13个大学士里面有蔡京,所以很多历史学家认定这是蔡京为讨好皇帝而故意乱认。
但是很多历史就是被创造出来的,虽然玉玺真假难辨,但是时间长了,这个唯一的玉玺也就以假乱真了。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二帝被俘,传国玉玺被金国带到北方;
1234年,蒙古灭金,玉玺归于蒙古所有,一直传到元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北元进行猛烈打击,元顺帝携带玉玺逃回蒙古高原,朱元璋遂开始不断出击,大军数次深入漠北进行扫荡,目的就是夺回玉玺,但直到1388年蓝玉消灭北元,都没有国玺的下落;
1500年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1635年,皇太极灭消灭漠南蒙古林丹汗部,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的“传国玺”,上刻着“皇帝之玺”,这就是皇太极之“传国玉玺”。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经过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
此方玉玺就是溥仪所拥有的“传国玉玺”。1912年元旦,民国成立;3月12日清廷退位。依优待条件,溥仪继续住在紫禁城。1924年11月,冯玉祥将溥仪驱逐出宫,“传国玉玺”不见踪影。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但一无所获。
很多人认为,清朝灭亡后,皇室除了每年400万银元的收入,再无其他收入途径,所以底层太监生活拮据,遂不断盗窃宫中财物变卖到宫外获取收入,传国玺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盗窃风潮中被带出宮去,流落到了民间,也有可能流落到海外!
所以,传国玉玺终归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溥仪退位之后,仍旧生活在紫禁城中,但是偌大的皇城,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金碧辉煌与今日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的溥仪,生活在故宫久了,自然不会太安分,他开始与张勋,康有为等人串联,常常密谋复辟,尽管难以成事,仍旧生出不少是非。1924年,冯系的国民军,开始驱逐废帝溥仪,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
其实,在溥仪长大之后,以前优待清室的政策已经开始漏洞百出,需要重新审时度势加以改动。溥仪已经不是那个几岁的小孩子,紫禁城虽然破败,但是影响力还是有的!在复辟的闹剧出现,以及倒卖文物的事件屡见不鲜之后,曾有监管人员向民国政府提议,按照优待清室的条款,把溥仪等人迁至颐和园,把故宫腾出来,一来清室依旧有优待,而且颐和园以前也是皇家园林,不会委屈溥仪;二来故宫腾出来,在人们心中就是皇宫里不再有皇帝,民国才能更加名正言顺。
然而,这个提议遭到了拒绝。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当时的高官厚禄者,虽然是民国元勋,却也是清朝的旧官,他们受过皇帝的恩典,自然怀念旧恩!于是,溥仪得以在冯玉祥驱逐他之前,继续住在紫禁城。
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在把驻扎在景山的一千多名士兵缴械之后,溥仪最终同意迁出。接下来,溥仪众人迁到了醇王府,也就是溥仪父亲的家,溥仪也算是回家了!
在溥仪出发的时候,清点文物的官员找到他,问他传国玉玺的下落。毕竟传国玉玺是国宝,能够找回来功德无量啊!溥仪听到后,很干脆的回答说,他把玉玺放在交泰殿里了,让他们自己去翻找。其实,溥仪所说的玉玺并不是官员问的传国玉玺,而是他自己的皇帝玉玺。
后来事情弄清楚了,溥仪笑着对官员说,你说的传国玉玺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嬴政打造的传国玉玺他也没见过,而且清朝其他皇帝也没见过,虽然善后的官员们很吃惊,但是也没有为难溥仪,也许他说的是实话,毕竟两千多年了,真正的传国玉玺实在难以流传到今天。
借此机会,小史官简单说一下传国玉玺的历史。
《韩非子》记载,楚人卞和在今天的湖北南漳发现一块玉,这块玉有很多故事。起初,卞和献玉差点丢了性命,后来出名后,一代名相张仪被诬陷偷玉,受辱离开楚国去了魏国,后来到了秦国,并且用计打败楚国。再后来,秦昭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将相和的故事就出自这里,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灭赵国,取得和氏璧,统一天下之后,在上面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传国玉玺乃成!公元前207年,沛公驻军灞上,秦子婴投降,传国玉玺归汉!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找太后取传国玉玺,太后怒而掷,破其一角,后来能工巧匠用黄金补上。
后来王莽兵败如山倒,玉玺传到更始帝刘玄手里,再后来刘盆子失败,传国玉玺到了汉光武帝刘秀的手里。汉灵帝年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传国玉玺在乱局中失踪。董卓作乱,孙坚偶然获得传国玉玺,后来袁术夺得玉玺,袁术死后,传国玉玺归曹操,后汉献帝禅位,传国玉玺归曹魏。晋武帝故伎重演,传国玉玺归司马家。
接下来,历经南北朝,传国玉玺一直传到隋文帝杨坚手里,隋朝灭亡后,传国玉玺被萧皇后带入漠北,贞观年间,李靖讨伐突厥,传国玉玺归唐太宗。唐末天下大乱,后唐末帝国破家亡之时,怀抱传国玉玺自焚,从此传国玉玺失踪!
后来传国玉玺也出现过几次,但是真假难辨!历史的车轮向前走,不知道真正的传国玉玺现在静静地深埋在哪一片土地之下!
我是颍州小史官,喜欢文史野趣的朋友别忘记右上角关注哦!
颍州小史官
溥仪被驱逐出宫后,他的“传国玉玺”公章由北洋政府接管,私章自己保管。准确的说溥仪是没有传国玉玺的,因为玉玺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失踪了。溥仪只有代表皇帝的天子行玺,是皇室自己刻的,每个皇帝都有好几个私玺。
正统的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的玉玺,由李斯命人在上面刻有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天下王朝正统的像征。秦亡后,子婴将传国玉玺交给刘邦,而项羽从刘邦手上夺走了玉玺,垓下之战后刘邦重新夺回玉玺,成为汉朝的皇帝印章。王莽篡汉时,王太后将玉玺摔在地上,碰坏了一个角,王莽命人用黄金镶之,这是金镶玉的最早来源。
汉献帝失国后,传国玉玺被曹魏得到,司马氏篡魏后,晋朝得到玉玺。其后五胡乱华,十六国纷争,南北朝并立,玉玺反复流转各国。最终隋朝统一了天下,玉玺归隋朝所有,李唐王朝建立 后,隋朝萧皇后携玉玺北上漠北,投突厥国。李世民为了传国玉玺,命人将萧皇后接回长安,好生安置,从此玉玺又复归唐朝。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相互纷争,最终后唐皇帝李从珂在后晋石敬塘攻击皇宫时,将玉玺与自己一起投火自焚,从此传国玉玺不复再现。
宋、元、明、清的皇帝自然是没有传国玉玺的,他们就自己用上好材料刻玉玺作为传国之器。每个皇帝都刻有不少自己的玉玺,据说乾隆皇帝就有25块玉玺。因此溥仪的玉玺并不是国宝,大部分被北洋政府收公了,少部分他自己带着品鉴。
大秦铁鹰剑士
溥仪根本就没有见过传国玉玺,所以也就无从谈起把传国玉玺交往何处了。
传国玉玺只有一方,即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令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镌刻的传国玺。这方玉玺也成为了中国历代皇帝正统的凭证。但是溥仪根本就没有见过。
传国玉玺
秦朝灭亡之时,秦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刘邦,传国玉玺归属于西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逼迫孝元太后交出掌管的玉玺,但是太后大怒,所以摔破了一个角,王莽命令了工匠以黄金襄补
王莽被杀之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于位面之子刘秀之手。
东汉末年,董卓作乱,孙坚率先攻入洛阳,玉玺落于孙坚之手,后来孙坚死后由袁术夺取。袁术死后,曹操夺取了传国玉玺,因此汉室重信获得传国玉玺。
曹丕代汉之时,曹丕也令人在穿过玉玺左肩之上刻下“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字。
魏国灭亡,晋朝夺得玉玺。在五胡乱华时由前赵皇帝石勒获得。石勒更是别出心裁的刻上了“天命石氏”几个字。
冉闵灭亡前赵之后获得玉玺,不过最终被东晋骗走,重新落于司马氏。
南朝之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后,被隋朝纳入皇宫。
隋亡时,萧美娘带着玉玺东奔西逃,最后到了突厥,李世民大败突厥之后,萧美娘带回了玉玺给了李世民。也因此被后人穿出两人有一段恋情。
最终传国玉玺传到了后唐李从珂手中时,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李从珂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由此传国玉玺失踪。
宋朝以后虽有现身,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后世玉玺都为仿造赝品。
溥仪玉玺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0月4号溥仪被命令在三个小时内搬离皇宫,溥仪也事前早有预感,所以出宫前已经转移了大量珍宝。
溥仪出宫之时,冯玉祥的手下鹿钟麟向溥仪索取传国玉玺。溥仪说自己的玉玺在交泰殿上,你们去找自然可以拿到。
鹿钟麟却说“不是你的玉玺,是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
溥仪无奈的笑道:“你说的是秦始皇命李斯镌刻的传国玉玺吧,康熙和乾隆两朝都没有见过,这个只是一个传说,根本就不存在。”
虽然溥仪没有见过传国玉玺,但是溥仪随身带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印玺乾隆田黄三连玺。在1950年被苏联引渡回国之后,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时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溥仪认为广大人民是被迫捐款,但是当得知全国人民都是自愿捐款时。溥仪彻底的被新中国所感动,于是把自己藏了数十年 认为最重要的一方印玺捐给了新中国。
我是越关
谢邀。别说是末代皇帝溥仪,就是他的老祖宗努尔哈赤都没有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因为真正的传国玉玺在后唐末帝李从珂登楼自焚后便杳无音讯,至今下落不明,传国玉玺的踪迹也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往后民间发现很多传国玉玺,但无一例外的全部为赝品,真正的传国玉玺就此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出现过。传国玉玺的原材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和氏璧,和氏璧能出炉面世几经曲折,楚国琢玉能手卞和功不可没,关于这段历史,详见《和氏璧传》,这里不再熬述。
“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壁”就是和氏璧,秦昭襄王不惜以十五座城池相换,虽然他一开始就做好了赖皮的打算,但也从中看出和氏璧是一件人人梦寐以求的稀世珍宝。秦国荡平六国,统一天下,和氏璧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他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的正面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至此,和氏璧正式成为传国玉玺。
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皆以得到传国玉玺为上天符应,奉为国之重器,得之受命于天,失之气数将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怒而置之,传国玉玺被摔破了一角,王莽命工匠用黄金补之。
再往后朝代更替,传国玉玺屡易其主,传至后唐末帝李从珂失去踪迹。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找到传国玉玺。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重现江湖的传闻,但经过鉴定之后,皆为仿制的赝品。
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当年蒙元的传国玺,上面刻有“皇帝之玺”四个大字,此后清朝代代相传。乾隆是个标准的古玩控,他曾亲自鉴定考究这块“皇帝之玺”,得出的结论是这块玉玺并非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但权当以假乱真,聊以充数,因为真正的传国玉玺实在找不到。
为了表明大清朝不需要传国玉玺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乾隆命人制造了二十五方玉玺,放置于故宫景泰殿当中,象征新朝新气象,清朝坐天下本就是天命的证明。1924年,直系军阀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取消了皇室成员一切优待条件,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临行之前,直系将领鹿钟麟要求溥仪交出传国玉玺,溥仪说道:“在交泰殿里面,你们去找找应该能找到。”鹿钟麟说:“我说的传国玉玺,是那个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传国玉玺。”溥仪笑了:“那个玉玺连康熙,乾隆都没见过,我怎么可能有?”
我认为溥仪说的是真话,他确实没有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传闻说一农民在李从珂自焚的废墟中找到了传国玉玺,献给了宋,然后又辗转到了金和元,最终被元顺帝带到了北元。明成祖朱棣灭了北元,没有找到传国玉玺,却被农民发现,献给了蒙古王爷。
多尔衮征服蒙古后,传国玉玺为清廷所获,后来被溥仪变卖,几经辗转又到了翡翠大王铁保亨手上,但他在坐船的时候不慎将传国玉玺坠入海中,至此传国玉玺踪迹全无。还有传闻说传国玉玺早已流失海外,所以把中国翻个底朝天也不可能找到。据《吴氏石头记》中的记载,传国玉玺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
这些都是民间稗官野史和传闻所说,为了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人云亦云,被传的玄之又玄,实则根本经不起推敲。曾经,传国玉玺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它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涛尽了天子梦,帝王冢,那些累累白骨,那些滚滚狼烟,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空留悲歌。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这里的溥仪不背锅,溥仪表示;就算朕的大清亡了,也不能冤枉朕,当然这是调侃,传国玉玺始于秦朝,不过流传的过程中早已下落不明,不过当年溥仪手里却有这么一件传世的玉玺。
是什么呢,就是乾隆田黄三连玺,是乾隆晚年篆刻,不管造型还是篆刻手法都是登峰造极的!三个印章全部由玉环所连,而且玉环全是闭环的,最后溥仪在抗美援朝时捐赠国家,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