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什么留不住90后?还不是因为钱!

1

近日,有关“为什么留不住90后新员工”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热议。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的平均雇主数为两个,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不到40%的人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待上两年。

现如今应届毕业生更甚,62%的2017级应届毕业生认定自己需要“先就业,再择业”。六成以上90后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不满1年。其中,38%的人不到半年就会另谋高就。

特别是随着90后成为时代的主力军,开始逐步走向和驻扎职场,企业每年在招聘大量90后应届毕业生的同时,流失率也越来越高。

某HR研究机构《2016年度应届生能力画像白皮书》中显示,应届生入职第一年离职率高达24.8%,远高出平均离职率。

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当今90后不安于现状、频繁跳槽的现象,所以近几年也出现了很多声讨对90后的声音 :

“你们现在这一代啊,一言不合就辞职。”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娇生惯养,一点都不能吃苦啊!”

“90后面对困难就是喜欢逃避,一点责任感都没有!”

……

现如今,可以说“跳槽”已成为90后身上最大标签之一,可是90后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吗?

是否这些就是90后工作者的完整面目呢?

是否只有在一份工作中拿着低微的薪酬、每天重复干着那些琐碎无意义的工作,还要熬着艰苦的环境、应付着很无趣的领导上司——却一无所获或所获甚微,这样才叫“不逃避”和“能吃苦”吗?

在我看来,90后新员工频繁跳槽和辞职的行为也折射出这一代年轻人的追求标准和全新的价值观,来看看90后新员工是如何说的?

2

“即将奔三背后透露出深深担忧”

90年已经成家立业的A先生:

我刚刚好搭上90后这班末班车,现如今已28即将奔三了,以前自己独身一人的时候,喝酒唱K打游戏泡夜店信手拈来,要多潇洒有多潇洒。

父母二人也都有退休金,根本不需要自己再寄钱过去,简直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即使月光也活得精彩无比。

可是一旦到了一定年龄,结了婚,有了孩子,一切就都变得不一样了。

想当初结婚的时候女友父母说:“要结婚至少得有套房子吧”,你没办法嫌弃人家现实,毕竟谁都不想自己女儿嫁出去受苦。

所以为了有底气娶人家女儿,咬咬牙东拼西凑付了首付,扛上了房贷。

后来结婚没多久,媳妇又怀孕了,怀了那就生呗,生了那就养呗,然而伴随一个美好新生命的出生,背后又隐藏多少为人父母的心酸。不得不感叹孩子就是一个烧钱机器,怀孕时的营养品、婴儿时期的奶粉尿布钱、还有伴随着长大的教育资金……我真的一点都不敢细数。

还有同学结婚要包红包,同事孩子满月酒要包红包,一堆乱七八糟所谓的人情世故要应付,偶尔兄弟几个约唱K喝酒泡吧,摸摸口袋里的零钱,最后还是发条微信:“家里有事不去了”。

现在只要涉及到金钱的事情都要掂量一下,哪能像以前一个人那样不管不顾,花钱大手大脚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在才真正领悟到“一家之主”肩上扛的担子。

只能戒掉以前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学着抽烟学着喝酒学着应酬,没日没夜推销产品,为了业绩拼死拼活,经常连周末都在陪客户,可是如果到头来单没下成功,照样招上头白眼对待,人家才不管你过程有多辛苦,只看结果。

以前自己一个人都养不起,现在背着车贷房贷还要养一家子;以前只专注球赛、打机,现在创投股票这些才是主流话题;以前猪朋狗友随便约随便浪,现在要收回心把重心放在家庭上,后面伴随的是源源不断的责任和压力。

“老板抠门,升职更是遥遥无期”

93年从事自媒体相关工作的B小姐:

我当初选择从事自媒体,就是冲着时下新媒体吃香、年轻人又多,工作好玩又有趣来的。

当初招聘的时候还美其名曰:我们公司就是特别对你们90后胃口,管理非常年轻化,氛围也超级开放,是实现你脑洞的好机会,自我成长空间很大……

可现实情况是,公司的架构不完善,规章制度乱七八糟,完全照着老板喜好来定,员工岗位更是被调来调去,资源资金受限不说,还要求你分分钟出十万加爆文,周末无偿加班更是常态。

老板最擅长的就是给你画大饼灌鸡汤。升职加薪?不存在的。真正关心的从来不是实现你的想法,而是公司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挣钱。反正能够无限压榨就无限压榨你,每天手机电脑不离手,还要你24小时待命追热点。

但是只要你稍微说起升职加薪的事情,他就给你洗脑说:“年轻人,做人眼光不能这么局限,要想想以后长远的未来,只要你文章爆了,加薪好说!升职好说!一切都好说!”

内心真的mmp,付出跟回报完全就不成正比,还有我因为这份工作长期吃饭不规律得了胃病,经常熬到半夜两三点还在刷微博,肤质差到极点。

拜托,我只是来工作,不是来玩命的。

最后温馨提醒各位一点,无论工作多忙一定要记得按时吃饭,血的教训啊!

“生存艰难,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94年在一线城市苦苦挣扎的C先生:

大概有很多异地大学生跟我一样,毕业之后选择驻扎在一线城市发展,毕竟发展空间大,机遇多等等。可是一旦你全身心投入之后才知道,这里条件虽好,但是伴随这些的还有物价、房价、消费,随便列举一样就可以把人压得透不过气来。

每个月工资入账那天是最开心也是最不开心那天,因为当你减去房租、水电费、还完信用卡、花呗之后的钱,所剩无几。

可你还要维持日常饮食、人情和恋爱等经费,而且已经老大不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跟家里人伸手要钱,更别说要存一笔首付钱,你的工资根本还没有焐热就又流失出去。

我最看不起那些当初为了把你骗进去跟你撩大话说每三个月升一次底薪的公司,只要一谈涨薪就变脸。你以为孤身来北漂南漂奋斗的大好青年没有所谓的傲气吗?

可当你面对一线城市最便宜还不好吃的快餐一顿都要20块起,最普通的单间月租都要2000起,要送女孩随便拿得出手的口红也要200起,更别说其他包包香水……

张口闭口跟你谈情怀、谈理想,我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你光跟我谈情怀,谈理想有什么鬼用?情怀是什么?理想是什么?能吃吗?能饱吗?

谈钱是庸俗,但是你不谈钱你连生存都生存不了,庸俗又算得了什么

“上级太low,部门内斗堪比宫心计”

95年私企工作准备递交辞呈的D小姐:

我刚进这家公司工作第一天,就已经存有“辞职”的念头,一直在隐忍,直到昨天递交辞呈那一瞬间,整个人从内而外松了一口气,夸张地说有种重生的感觉,简直爽爆了!

管理我们的上级是那个40岁的油腻中年男,不仅能力差,观念落后,完全不懂市场,又不让下属随意发挥,怕被盖过去。

所以但凡你想尝试一些新的idea他都不支持,永远没有积极的鼓励,全是打压和质疑

一旦出现什么差错就立马甩锅,说我们效率低下反正全推我们身上,自己逃得干干净净。

没理由的强制加班,他不走我们也不能走,经常莫名其妙的开会,还非得挑临近下班时候,摆摆样子给上面领导看,其实开会内容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么几点,白白浪费我大好青春。

还有最最让我不能忍的是,他为老不尊人很下流,经常开女下属的黄色笑话,说话极其猥琐。

而且在他带领下整个部门充满了歪风邪气,同事之间经常打小报告、落井下石不说,还动不动暗地里就给你小鞋穿,部门内斗堪比宫心计,搞得办公室乌烟瘴气。

我不仅什么都学不到,还要忍受这样一群妖魔鬼怪,对不起,我还是想回归美好人世间。

“工作不被认可,人生无意义”

96年刚刚离开学校投入社会的E先生:

光是实习期间我就换了三份工作,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都劝我说找工作又不是找媳妇,要求不要那么高,不要那么年轻气盛动不动就辞职。

说实话,真的不是我要求高,更不是我眼高手低,但是工资也低得太过分了点吧!看准你刚出来就使劲压榨你,工资更是公司说给多少就拿多少,你根本无力反抗与辩驳。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做文案策划,太辛苦了,说是做文案,还不如说是打杂更为贴切。

因为小公司本来就是人手不足,什么杂七杂八都要你干,直到有一天叫我去税务局报税的时候,才坚定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第二份工作更扯,对待实习生态度极其恶劣,本来对刚出社会涉世未深的实习生来说,生活处境已经很艰难。你还要诸多苛刻与为难,实习期间只有基本工资,加班没有加班费。关键是一到公司发福利时,实习生就被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公司那些前辈占着辈分高经常欺负实习生,专挑不好做工作给新人,交接的时候又遮遮捂捂,十分害怕你后来居上把他拍在沙滩上。

第三份工作是通过社会招聘,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岗位仍然为文案策划。

当时觉得这工作应该不错,可实际工作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除了偶尔有节日需要帮忙设计一下大型活动的背景喷绘之外,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名片、菜单或者各种小传单。

你说说,每天花费最多时间的事情是上班,不仅钱没给到位,工作不被认可,还干得不开心,即使你空有一身才华也毫无用武之地,真的太委屈自己了

一天8个小时,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可工作得不开心,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3

在大多数人眼中,90后自我、任性、傲娇,对于他们轻率的跳槽,很多人归结为内心浮躁、缺乏奉献精神。

他们似乎是最幸福的一代,但是幸福是一个相对论,90后也面对着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忧愁与压力:

他们从小就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被给予厚望;

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若是结婚将来可能要负担四个老人还有子女的赡养;

他们在一线城市拼搏多年,想要成家时,才发现房价已经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他们进入社会时很多行业已经饱和,他们想要创业时,发现创业成本已经这么高,发展空间已经这么小。

为什么留不住90后新员工?如果一家企业有一个人辞职离开可能是个人问题,有两个人离开也可能刚好是凑巧了,但是接二连三还有人陆续离开,这家企业难道不该反思是不是他们自己本身就存在什么问题?

还有现在社会上有个很不好的现象,有些公司招聘90后新员工本身就动机不纯,会带着很坏的倾向——压榨年轻人,把年轻人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年轻人为他们做牛做马,说白了,他们就是在利用转正之前的考察期,疯狂榨取新入职的年轻人。

可是却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待遇,甚至没有认可他们的价值。

可能以前也是这样,只是那时候的很多人都选择了妥协,被迫接受他们那一套。

可问题是,现在这个社会,组织多元化,人的选择也多元化了。而现在的新一代年轻人也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社会组织在选人,人也在选组织。选择是双向的。

干得不爽,不受尊重,回报不对等,价值无法体现,就走人,反正机会大把,下一家可能更好。

就像知乎上有着多年HR经验的某大神回答那样,俗话说物不平则鸣,只要找到更好的公司,成本可以承受,甭管几年经验几零后,肯定都会跳槽,这个标签可真别往90后身上贴。

这个锅我们90后还真不背。

对于年轻一代频繁跳槽,需提醒90后要更加尊重选择的职业,提升自我技能,切勿好高骛远,这本身没有错,但是需要反思的不单单只是90后劳动者,更多应该是用人企业。

BOSS直聘CEO赵鹏就说过:“如果你说你在管理90后,那就完了。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换成相处的角度,把员工当成你的用户。用户缺什么你就给他什么,让他感觉受到尊重,但是你要约束他,别让他欺负你。”

随着时代发展,用人企业旧的管理模式也要随之改革创新,要知道那些“不懂得灵活变通”、“不与时俱进”、“学不来换位思考”、“不懂得尊重员工”、“不能给予员工价值体现”的用人企业注定要被90后新员工抛弃、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说,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所以,别再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跟90后谈什么理想了,要谈就谈钱好了,毕竟90后这一代面对的是最高的房价和最快的货币贬值,连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都要发愁,还怎么好好工作啊?

最后,引用网友扎心的一句话回答,“别跟我谈什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有钱”,但凡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尽量别用灌鸡汤、谈情怀、打鸡血、画大饼来忽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