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全球責任,中國碳市場蓄勢待發!

2018年4月30日至5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框架下的新一輪氣候談判在德國波恩開幕,評估世界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進展,以進一步制定實施《巴黎協定》的準則,充分發揮《巴黎協定》的潛力。有關準則的最終決定將在今年年底于波蘭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屆締約國大會(COP24)上做出。

《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巴黎協定》主要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

在氣候行動議程中,2018年的重點是如何擴大各國的氣候目標和實施行動,以取得進一步的成果。

肩負全球責任,中國碳市場蓄勢待發!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6年9月3日批准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中國成為第23個完成批准協定的締約方。而早在2011年,國務院出臺《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逐步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試點。2013年6月18日,深圳率先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標誌著國內碳交易配額交易型市場啟航,碳試點地區還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電力行業)》,正式啟動落實全國碳市場建設。

肩負全球責任,中國碳市場蓄勢待發!

以發電側來說,火力發電每燃燒1噸煤,就會至少有1.2噸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通過引入市場機制,以碳定價的方式,倒逼電力產業升級,促進能源行業結構的調整,為低碳減排、高效節能的企業提供了盈利的新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槓桿的調節機制,促進用能企業靈活地採用不同減碳技術、結構調整和優化管理方法實現低成本減碳。

中商全聯緊跟國家的步伐,將低碳綠色,普惠工程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地開展碳檢測業務。國內首個碳電融合的營業大廳就是落地在北京豐臺區的中商全聯售電示範旗艦店。

肩負全球責任,中國碳市場蓄勢待發!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中商全聯售電集團積極投身低碳事業,2017年2月以高達六個億的註冊資本成立中商全聯碳檢測有限公司。也正是以碳電為先行,緊隨國家的發展戰略,中商全聯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碳電方面做出貢獻,幫助企業進行升級,智能用電,減少碳排放;幫助國家打造一個清潔低碳高效環保的能源體系,讓子孫後代在綠蔭之下,暢享健康的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