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晚了,3個觀點

来晚了,3个观点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晚上臨時辦點事,到家已經10點。週末觀點,長話短說。

今天下午,消息傳來:央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有利於流動性的提升,對股市是一個利好。不過,這個消息週五已經在傳,同時股市也已經用上漲進行了回應,所以對明天走勢的刺激,會略微小一點。

結合當前盤面和週末消息面情況,對後市大致有如下觀點:

1.經過6月以來的連續殺跌,指數接下來有望震盪反彈,但空間預期不大。週五晚上在第一財經做節目,主題是“五窮六絕七翻身會出現嗎”,我說上半年的下跌可能結束了。主持人笑,上半年也已經結束了。其實沒有,上半年還有最後一個交易周。

趨勢交易雖然從來不猜底,但是也知道任何上漲和下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長期看,誠然形勢不怎麼樂觀,但短期超跌後歇口氣是沒太大問題的,所以我後來說的觀點:不一定有“七翻身”,但可能有“七喘息”。有喘息機會的意思。

管理層和上市公司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會想一些辦法維護股市的穩定,不然這樣一路下去,又可能帶來不利的連鎖反應或誘發未知的風險。而且,週四、週五的盤面感覺到有抵抗性資金入場。這些都是積極的因素。只不過,不能認為病人打完點滴馬上就應該生龍活虎了,先延緩病情不要進一步惡化是第一目標。

2.除了一些連續閃崩殺得面目全非的,近階段小盤題材股要比大盤藍籌股相對安全。不少小盤股最近兩個月其實跌得很慘,讓人不忍心看,風險和情緒經過一段時間釋放後,短期會更有彈性。

6月初我說“胖子股”(大盤藍籌股)是暫時的避風港,到目前要當心避風成功之後的補跌。我也承認,“胖子股”總體看目前估值並不高,但短期看估值這種是沒有意義的(看估值是長線操作的範疇)。

我只知道,在流動性並不充沛的前提下,等於8個蓋子要蓋10口鍋子,蓋住了這邊就會漏出那邊。

3.我不贊同的一個觀點是,反正現在指數往下空間有限,所以要主動買套了。週五上證指數收盤2889點,就算跌到2300點,也只有20%的空間,這個概率已經非常小。但是,如果以後花幾年漲到5000點,就是70%的上漲空間。因為這個原因,我接觸到的不少投資人,開始醞釀主動提前買套。

這個思路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過於高估了自己的忍耐能力。指數跌15-20%,有些個股跌30%-50%也不稀奇,而且這個下跌的過程可能很漫長、很多反覆。真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人就亂了,原來想好的計劃基本扔到九霄雲外,又開始胡亂追漲殺跌,倒在黎明來臨之前。

按照過往經驗,每次熊市中後期,總有一批人抱著這個想法提前入場,但最後,真熬出頭的沒幾個。因為還有個原因:指數最後當然大概率會起來,但你買的那個股票,誰說得清呢?既然這樣,就有一著不慎錯失全盤的風險,就會失去一路堅持的勇氣。

有人說,那我只買那些基本面很好的大盤股,就不怕跌了後股價回不來了。現在基本面很好代表以後基本面也會一直好嗎?何況,基本面好的大盤股,很多今年根本沒怎麼跌甚至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了。這就比較尷尬,因為不知道到底是“主動買套”還是“主動接盤”。

如果覺得股市真已經到了低估值區域,往下跌不深了,“指數定投”才是散戶們最佳選擇。為什麼這樣,奶爸已經反反覆覆說過很多次,今晚不再重複。今晚只是小小提醒一下:

老闆們、老闆娘們,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是月底最後一週,我們中證500指數ETF(510500)的“無敵定投”又可以加買一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