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靠打麻將獲取情報?

清末民初,麻將在中國各地蔓延開來,一時間麻將聲不絕於耳。如晚清時《申報》曾報道揚州城各坊都有轎鋪,轎伕無所事事,“動輒就地鬥葉子牌以為樂”。1926年上海大戲院曾準備放映一部西洋電影《古國奇緣》,為了提高票房,特別在《申報》刊登了一則廣告,廣告詞寫的就是:“麻將天天可打,好影戲不是常常有得看”,打麻將的風氣可見一斑。

當時的南京也不例外,茶樓酒店、公館家庭都備著麻將。“老南京”蘇洪泉告訴記者,打麻將又叫“砌四方城”,這種說法就來自南京。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棋牌室,但是很多休閒場所都常備麻將。民國時夫子廟的問渠、義順、天香閣、六朝居等茶館裡都可以打麻將,南京一些大飯店裡也都有牌桌。當年京劇名家梅蘭芳、電影明星周璇來南京演出下榻在白下路的江蘇飯店,空閒時也要玩幾圈的。

民國時期靠打麻將獲取情報?

1920年代,“麻將風暴”刮到美國

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杜亞泉在《博史》中寫道:“民國十年前後,麻將牌流行歐美,骨牌之輸出,幾成為鉅額之商品。”“我國人流寓外國,被人僱用為麻將指導者亦不乏人。東鄰日本,亦踵西洋而起,研究麻將,一時稱盛。”

20世紀初來華的西方人越來越多,他們在飽覽了東方風情外,被街頭巷尾一種無處不在的小遊戲——麻將所吸引。1920年代,曾在蘇州美孚石油公司上班的約翰·巴布考克用英文寫了本麻將教程——《巴布考克麻將規則手冊》。這本書一出來,就成為洋人們手中的暢銷書,在通商口岸城市廣受歡迎,4年裡印刷了12版,還漂洋過海,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出售。

麻將最早來到美國,是1922年9月,一位舊金山的木材商哈蒙特從上海進口了一批總價值50000美元的麻將牌,併成立了專門的麻將銷售公司。為了推廣麻將,哈蒙特的公司推出了免費課程,教大家打麻將。很快,美國形成了一股麻將熱。1922年美國進口131000多副麻將被搶購一空,售價高達500美元一副;1923年的銷售猛增到150萬副。1923年,紐約公園大道的年度街會準備邀請12位中國人給大家示範著打麻將,結果街會的第一天,用於展示的麻將牌就被熱情的看客們強行買走了。大量的骨頭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然後被製作成麻將牌,再返銷到美國。為了滿足西方人的需求,很多麻將上還標明瞭阿拉伯數字。

截至1923年,大概有1500萬美國人在玩麻將。“麻將風暴”席捲了美國的社交圈,有錢人就花錢請專門的麻將老師來教學,沒錢的人就捧著巴布考克的麻將啟蒙書,如飢似渴地閱讀著。

和中國一樣,許多有錢有閒的中產階級女性成為麻將的主力軍,丈夫在公司上班時,她們就聚在一起打麻將。作為這種流行的一個表現,艾迪·康特為一出音樂劇寫了一首歌叫《當老媽開始打麻將》,大意就是從老媽開始打麻將,家裡真是亂了套……

民國時期靠打麻將獲取情報?

麻將征服了猶太人和日本人

對外國人來說,打麻將和品茶、飲酒一樣,具有獨特的東方色彩,是中國古老智慧的精華,中國文化的象徵。很多外國人,認為打麻將是一件很有格調、獨具品位的事。一些外國人甚至認為麻將是孔子發明的。更有一位西班牙麻將遊戲手冊作者奧特伊薩宣稱,經過他的實地考察,麻將在中國流傳的線路,與孔夫子周遊列國的路線一樣。女人們則用搓麻將的形式來表達對東方的嚮往,美國婦女們常常在家裡點著燈籠,身穿中式服裝,通宵達旦地玩麻將。

猶太人也是麻將的忠實追隨者。二戰時,許多猶太人來到上海,接觸到麻將,從此麻將就成了猶太人尤其是女人的最佳伴侶。猶太人打麻將的技巧,像傳家寶一樣由母親傳給女兒,代代相傳。

因為留日學生愛打麻將,麻將在日本也迅速得到傳播。1926年,日本人編寫了一本適宜大眾學習掌握其技法的書籍《麻將通》,很多地方開設了麻將館。1924年《朝日新聞》的讀者提問一欄中,還有讀者提問“麻將(麻雀)是什麼”的問題。此時麻將還僅限於有閒階級中的上流家庭以及男女學生中。後來,麻將逐漸以高雅活動的面目出現在咖啡館和高檔餐廳中。到了昭和年代更是風靡一時,出現了許多麻將愛好者的團體。打麻將的熱情延續至今,日本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麻將博物館。

麻將桌是社交圈也是情報部

打麻將是真正的全民運動,男女老少、富貴貧賤都參與其中。宋美齡當年住在黃浦路官邸時,每到週末,就會邀人來打麻將,孔祥熙的女兒孔二小姐就是她的牌友。電影明星、社交名媛們更是把麻將桌當成了很好的社交場所,當年陸小曼就熱衷此道。

有“東方標準美人”之稱的30年代女明星徐來也曾是個麻將高手,她和丈夫唐生明都是社交高手,出手闊綽,愛打麻將,熱衷跳舞,家中常高朋滿座。只是唐生明還有一個身份,他是作為軍統的特務打進汪偽內部。風姿綽約的徐來很快與汪精衛老婆陳璧君、陳公博情婦莫國康、周佛海老婆楊淑慧等混熟了。在麻將桌上,徐來搞到汪偽核心層不少重要情報,甚至蒐集到的情報比她老公還多。後來唐生明策反了陳公博、周佛海等眾多漢奸;還得到日本準備再度襲擊珍珠港的軍事情報,及時送出,得到美國方面致謝。說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勞還是來源於太太的麻將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