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未来越成功!

记得父亲节前夕,办公室几位同事在讨论“关于爸爸对孩子的影响”的问题。我们办公室一共六个人,三男三女,女同事都已经有孩子了,男同事只有部门领导有孩子。

因为是父亲节,所以话题的焦点自然就落到了这位年轻的父亲身上,于是他为我们几个分享了他对于孩子教育的理解,尤其是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他说:做爸爸的在家一定要积极主动做家务!

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未来越成功!

男人做家务,在之前的中国社会,似乎一直是一件很难以启齿的事情。

我老家是在鲁西北的一个农村,或许是传统思想比较根深蒂固,印象中,家里的父辈,很少有做家务的。农村有一种说法叫:男主外,女主内。于是家里的大大小小的家务都是妇女的工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尤其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男人们在桌子上大吃酒席,女人要从头忙到尾,最后还不能上席,只能在灶台上取点剩菜聊以果腹!

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未来越成功!

其实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在缺乏一定的指导教育的前提下,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形成男尊女卑的思想倾向,男孩子还很容易养成大男子主义的性格!

在现代家庭里,男女并没有了之前的依附关系,家庭经营两个人共同的责任,女性也很少会继续忍气吞声。

有时候翻翻朋友圈,总少不了女同学或者女同事吐槽老公的:

我端茶倒水,擦桌做饭,他却优哉游哉地嗑着瓜子看电视;

孩子哭得稀里哗啦,他却像耳聋一般,一动不动玩游戏;

我满身油烟,大汗淋漓做好饭,他却大爷一样等着摆桌上饭;

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就想告诉那些刚刚做父亲的,在现代的家庭里,爸爸已经不再是那个只需要赚钱养家,就可以在沙发上躺着看电视的人。爸爸这个角色,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一项大型婚姻调查发现,丈夫每多分担一项家务,婚姻维持的几率就增加了18倍。

男人为家庭付出越多,越珍惜这个家。而看到老公做家务时,妻子的幸福感也会蹭蹭地上升。

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未来越成功!

在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看来:爸爸应该是妈妈的保护者和照顾者。

正因为有了爸爸的保护,妈妈才能与婴儿发展出亲密关系。

因此,男人的责任心不仅体现在事业上,更体现在为人夫、为人父上,分担家务,不仅仅能让妻子心底温暖起来,也是在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心理科学》一项研究表明:父母平等分担家务,有助于女儿克服传统性别偏见;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儿子的生活情趣,让孩子认为做家务并不只是一项劳动,而是一个让家变得“美好”的过程。

在父母平等分担家务的家庭,更可能培养出职业目标广阔的女儿:使她们在择业时更有勇气挑战军官、CEO等传统男性职业。

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未来越成功!

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已经过时了,家庭经营和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妈妈的辛勤付出,还需要爸爸的积极参与。

爸爸参与家庭建设,不仅影响到女儿的职业选择,还会关系到女儿的婚姻幸福。

爸爸懂得分担家务,会不知不觉中为女儿将来的择偶建立一个参照模板,将来女儿会懂得判断什么样的男人值得托付终身。

爸爸做家务,有助于培养男孩儿的责任感。

邻居的女主人是个护士,没有节假日,每天早晚班,很是辛苦。每到周末的时候,他们家都是男主人带着儿子一起做家务。

他们会选择把门打开,然后放点激情的音乐,父子两个一起拖地,擦家具,时不时的还能穿来打水仗的声音。每次结束后,他儿子都会主动地把家里的垃圾难道楼下去,男主人还会提醒他把我们门口的也一同捎下去。

又一次碰到他下楼扔垃圾,我逗他说:我们堂堂男子汉,怎么能做家务呢?

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未来越成功!

没想到他说:“我爸爸说了,爱做家务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孩子的眼睛在观察,孩子的耳朵在倾听,孩子的心灵在感受。

有意义的具体行动,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爸爸做家务的行为会被儿子模仿,有助于培养男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会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加拿大学者一项研究表明:家庭幸福的秘诀是家人之间一起做家务。

生活中最美好的场景就是:“爸爸在厨房做饭炒菜,妈妈在洗衣晾被,一家人一起做面包和饼干。”

在夫妻共同协作或家务承担大体均衡时,双方的婚姻幸福感越强。

孩子们在充满幸福感的家庭中成长,才有阳光般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