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終於嫁了 長城與寶馬合資細節

“長城汽車終於嫁了!”這是當我得知長城汽車與寶馬成立合資公司之後的第一個想法。而在今天的媒體座談會上,魏建軍先生的一句話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們長城汽車和寶馬是自由戀愛”。作為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民營汽車公司與外資企業成立50:50股比的合資公司,本身就非常具有話題性格和關注度。

長城汽車終於嫁了 長城與寶馬合資細節

我們先對事情的背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7月10日德國,在雙方總理的見證下,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的具體情況如下:

1.各投資50%建立合資公司,公司定名為“光束”

2.雙方注資17億元,投資總額50億,公司和生產基地位於江蘇。

3.長城為BMW提供純電平臺,規劃初期產能年16萬輛,最大25萬輛。

4.預計首款車型2021年上半年投放

5.在合資公司下,建立新的研發中心,獨立於長城和寶馬現有的研發中心和體系。但相互之間有協調和借鑑的通道。

6.純電MINI採用寶馬現有的經銷商渠道銷售

7.合資公司推出的全新品牌車型,將利用長城汽車網絡銷售

8.合資公司的人員,除了抽調雙方骨幹組成早期公司人員架構之外,還會向外界招聘新人才。

9.合資公司董事會共6名成員,雙方各3席,平等決議權。

長城汽車終於嫁了 長城與寶馬合資細節

關於合資公司的首款新車型的信息,也在今天的座談會上得到了確認,並且需要明確一點之前坊間流傳的誤解,長城和寶馬合資公司的第一款車不是MINI,而是一個全新的自主品牌產品,但車型品牌名稱還沒有確定

長城汽車終於嫁了 長城與寶馬合資細節

關於新車的幾個要點:

1.一款全新的緊湊型SUV。

2.續航將以500公路為合格線。

3.輕量化、大空間、長續航。

4.品牌未定,光束是公司名,不是車牌名稱。

5.肯定不是現有的歐拉。

6.第一款車型上市後會放在長城的渠道進行銷售。

7.純電MINI是第二款車,放在寶馬現有渠道銷售。將有三門和五門兩款。

8.首款車型預計2021年上市。

9.目前車型處於報審階段。

說起長城汽車和寶馬的合作,其實早在兩年多前就已經開始了。2016年4月18日,長城寶馬與寶馬簽署合作保密協議,並開始進行組建合資公司的談判;2018年2月雙方達成共識,並簽署合作意向書;2018年7月10日,在德國簽署組建合資公司的合同

長城汽車的魏建軍先生認為,“信心、認同“這兩個關鍵詞

,是促成雙方合作的主要原因和動力。

信心”是源自雙方對彼此的信心,光束是中國放開汽車合資公司股比限制之後的首個合資公司,而長城優勢中國首個民營汽車公司,因此必須有強大的信心才能創造諸多第一。同時在談判初期的意向階段,長城其實是主張佔股多數,但後來最終決定為各佔50%,並且董事會各佔3席,重大事項必須溝通協商一致,達成廣泛共識之後才能執行。

認同”則是對雙方工作流程的認同。在工作流程方面,寶馬的優勢是經驗多,尤其是在全球各地不同市場,有著豐富的本地經營和營銷經驗;而長城作為一家中國民營汽車企業,最大的優勢則是靈活。正是雙方抱著對彼此相互之間的“認同”,才促成了最後的合資公司建立。並且目前的新車研發正在同步進行,雙方的研發團隊每週都會舉行多次視頻會議,保證每兩週選擇在保定或慕尼黑進行技術團隊的面對面溝通與討論。

對於此次合作,魏建軍先生由衷的感慨,能夠與寶馬合作不容易,真的不容易。之前的長城汽車不是不想合資,是輪不到你合資。由於之前對汽車企業的對外合資有太多的限制和政策法規的壁壘,讓長城汽車這個民營性質的汽車公司望而興嘆。所以這次長城和寶馬是真正性質上的,民營性質的合資。非央企,非國企,純民營性的汽車合資。可以說是最有質量的一次合資。

合資公司對長城走向國際化的幫助

眾所周知,中國的幾家自主品牌車企都在努力的進行國際化的努力,其中長城汽車算是做的很不錯的,但是在海外拓展的過程中也都交了不少學費。其實,海外化對車型產品的挑戰並不是主要因素,關鍵是缺乏本土化的運營及駕馭能力。如何打造一個新品牌,如何去建立一個有效的生產網絡,融合當地的文化,如何面對各國各地區的法律法規。其實才是海外拓展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這次與寶馬建立合資公司,對學習如何“走出去”的價值是巨大的,產品上是受益的。

長城自己的供應鏈體系,是否對合資公司有供應?

魏建軍先生表示,長城汽車的確擁有自己的一套供應鏈,並且堅持只有在具有競爭力的前提下,長城的供應鏈也是可以參與到合資公司的供應商體系當中。比如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生產製造。

長城汽車在供應商的選擇上,是有“潔癖”的,從之前哈弗品牌和WEY品牌的配件供應商就能看出來,非博世、大陸等一線供應商不用。因此目前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長城汽車採用的是目前國內風頭最勁的“寧德時代”的電池。

但是目前長城汽車自己也在研發動力電池,甚至為保證今後生產製造時的成本和原材料供應,在海外還購買了一座礦。因此,未來長城汽車自己研發的電池一旦量產,勢必在成本和配套完整度方面又前進一大步。

雙積分如何劃分?

雙積分是汽車行業這兩年最熱的話題之一,新能源車型可以分攤積分,在幫助傳統燃油車平衡成本和政策准入起了很大的正面作用。而光束公司作為一個目前只生產新能源車型的公司來說,獲得的積分如何分配給雙方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對此,魏先生表示:新能源企業積分是企業收入一部分。不論哪個品牌,積分是資源,因此所獲按當前雙方的股比分配。按照目前的情況,也就是5:5分配。

合資公司名稱為何叫光束汽車?

趙國慶先生解釋道,給合資公司起名還是比較難的,雙方協調很長時間。為了讓合資公司更加獨立,更好的參與競爭,那麼在起名的時候,不能有寶馬和長城的印記。同時,也希望是一個持久的名稱,有很多積極正向的能量。而“光束”代表積極正能量。同時也符合新能源的清潔、光明的形象,意指未來的成果光明,道路光明。

只不過這個名字目前還處於核准階段,尚未正式啟用。並且也只是作為公司名稱,而不是車型名稱,這一點還需要大家留意區分。

合資公司的首款車型2021年上市 會不會有些晚

面對合資公司的首款車要2021年才上市,會不會有些晚的懷疑,魏建軍先生表示:晚不晚不要看時間,而是看產品在當時條件下的競爭能力。就拿長城歐拉來舉例,現在的歐拉並不是由現有的汽油車改造而來,而是從0開始打造一個純電動車的平臺,因此無論是車身佈局,還是整體結構,還是成本控制都比“油改電”的車型有更強的競爭力。因此長城汽車願意花時間成本,去打造一個有價值的新能源車型產品,不想用老車身去油改電,不想去拼湊。

而歐拉不用等到2021年,今年就能看到歐拉的首款車型亮相,而明年7月還會看到一款新的歐拉車型。

合資公司的公報 竟然寫著還能造燃油車?

針對長城汽車上市公司的公告中透露,目前合資合同裡還包含了研發和生產燃油汽車,對於寶馬在國內還有另一個燃油車的合資夥伴“華晨汽車”的當下,這個消息未免讓人有太多的聯想。對此,長城汽車給與的回答是:的確在合資的合同裡鞋油生產燃油車的相關條款,但主要是基於未來市場的預測,以及主要針對MINI產品面向全球市場而定的。

合資公司在面向中國國內市場的時候,是以新能源純電動為主,而在面對國際市場來說,合資公司也是寶馬全球戰略的一部分,因此將可能的燃油車型囊括其中。只不過目前在燃油車項目方面,推出產品的項目和時間,雙方正在討論,目前還未定數。

其實我用一句話就能提煉出核心思想:合資公司的新能源車賣國內,燃油車比如MINI汽油版用來出口

總結

總之長城汽車與寶馬的合資公司,用魏建軍先生的話講就是“自由戀愛,水到渠成”。用最小投入,獲得最大產出。而過程肯定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此初期花費更多的時間用來溝通,讓雙方有更多的互相理解。

但如果把合資比作“自由戀愛”,那麼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還沒有“領證”。雖然雙方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已經在德國簽署了商業合同,但是合資公司的申請還未過審,目前正處於向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等有關部門遞交申請和材料,等待交了申請。但目前政府政策還在討論,因此目前還要加快推薦,準備審批文件。

同時,坊間也流傳著“政府將不再批准新建傳統動力的整車企業和資質”,因此蔚來合資企業中,關於燃油版車型研發和生產的條款是否需要在審批階段進行修改和剔除,目前也不得而知。尤其長城作為一家民營汽車企業,在如今“理直氣壯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大環境下,能否順利通過層層審批,和各部門的關卡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好在最近也一直在強調進一步深化改革,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同時長城汽車和寶馬的商務協議,也是在雙方總理的見證下籤署的文件,相當於開啟了綠色通道。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靜待佳音,等著長城汽車和寶馬這對“自由戀愛”的“結婚請柬”(拿到合資公司營業執照和各種審批手續及資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