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研究所丨如何瓦解煩人的「橘皮組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詞叫做「橘皮組織」。雖然時不時聽到,但之前還真沒發現這個詞流傳的這麼廣。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並不真實存在的「組織」——橘皮組織。

「橘皮組織」到底是什麼?

翻遍所有的生物書,你也找不到哪個組織器官叫做「橘皮組織」的,說白了這是個俗語。

橘皮組織,稍微準確一點應該叫「橘皮樣組織」,在 1920 年被首次提出,用來描述女性皮膚外觀的一種改變——簡單一點說就是皮膚變得像橘子皮一樣坑坑窪窪的。多出現在女性的大腿和臀部,尤其是在超重的姑娘身上。

圖片來源:barrylyckamd.com/cellulaze/

上圖中左面就是被橘皮樣組織影響的皮膚,而右圖是正常的皮膚。

因為不涉及「健康」問題,所以標準皮膚科課本上並不會把這種不太美觀的情況當做病理現象來看待。因此就算去了皮膚科也用處不大,它不痛不癢不是病啊~

可實際上,這種現象在女性中還極其常見——保守的說,有 85% 的女生在青春期過後都會有這種現象,更有人估計90% 甚至 95%的姑娘都會有橘皮組織。

可這東西在男生身上就很少見了——也就 10% 左右。我當然是很高興的啦,你們會不會覺得很氣?

那到底這東西是怎麼來的,憑什麼就像脫髮一樣有「性別歧視」似的,只盯著姑娘們呢?

▍橘皮組織的成因

雖然有不少同學一看到原理/成因/理論就頭疼,不過還是得把這事兒講清楚了才進行得下去。

簡單來說,女性皮膚的結締組織層是不連續的,這就導致了下層的脂肪組織在一定條件下會被擠壓到這些網格中間。研究發現一般被橘皮樣組織影響的部位,皮下脂肪層都比較厚。

圖片來源: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ellulite

▍為什麼橘皮組織更喜歡女生?

男女在結構的差異決定了橘皮組織更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男性的真皮下結締組織層是連續的,而女性是不連續的。所以在男生身上脂肪層更難被擠到結締組織層中間。

對於這一點可以簡單理解成,男性用來兜脂肪的袋子是完整的,脂肪不會漏出來,而女性的兜子是漏的,裡面的脂肪更容易從破的地方溢出來。脂肪小葉間纖維隔膜方向不同,女性的皮下纖維隔膜更垂直。

下面這張圖是男性和女性皮膚的對比。可以看到脂肪間的縱向隔膜,女性是垂直於表皮的,而男性的是傾斜的,這就導致女性的皮膚更容易被向下拉向「錨點」,就像「床墊」一樣發生橘皮現象。

圖片來源:deliciouslyfitnhealthy.com

    女性的皮膚比男性的皮膚薄,皮下脂肪在皮膚表面的表現更明顯,所以橘皮組織現象也就更明顯。

    而女生相互之間是沒什麼區別的,不管人種高矮胖瘦。可以說是一個屬於姑娘們的全球現象了。

    有什麼因素會影響「橘皮組織」?

    雖然是個全球大多數女性都會發生的情況,但因為和健康沒啥關係,所以對它的研究優先級就被無限降低了。畢竟頂多有點醜而已,又死不了~

    因此至今為止,也沒有研究清楚橘皮組織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不過有幾點是目前認為和「橘皮組織」的產生有關的:

    1.遺傳——基因決定了你用何種方式儲存脂肪,以及原本用來固定脂肪的隔膜有多容易被脂肪擠開。

    2.激素——橘皮組織是從青春期後開始的,因此有學者認為雌激素在橘皮組織的產生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具體作用過程和原因還沒有明確的研究。

    3.老化——年齡的增加導致皮膚緊緻度下降,皮膚變得鬆弛了,橘皮現象就會更加明顯。

    其他的懷疑對象還有脂肪、營養、情緒因素、微循環、淋巴腺的功能等[1],不過對於這些因素目前還沒有能蓋棺定論的研究就是了。

    ▍橘皮組織和肥胖是什麼關係?

    沒啥關係。

    一般橘皮組織這個現象在超重的女性身上會更明顯一些,所以大家會有一個直接邏輯是「肥胖是造成橘皮組織的罪魁禍首」。

    實際上,橘皮組織是因為脂肪擠到了上層結締組織層之間而產生的現象,所以和脂肪肯定是有關係的——但是有橘皮組織不等於肥胖。

    研究表明,脂肪的合成和分解的紊亂和橘皮樣組織的發生沒有顯著關係。無論是胖是瘦,都會有橘皮組織。就算是特別瘦的姑娘,皮下脂肪層的量也足夠發生橘皮組織的了。

    非要說的話,肥胖的人出現橘皮組織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有橘皮組織不等於肥胖。

    ▍過度減肥反而容易引起橘皮組織

    沒錯,尤其是通過各種非運動減肥方法。

    雖然理論上,橘皮組織是因為脂肪擠到變形而形成的,脂肪的減少應該能減輕這種現象。

    但實際上,如果沒有訓練出肌肉填補丟失的脂肪的體積,減肥後鬆弛的皮膚反而可能讓橘皮組織更加明顯[2]。

    說了這麼多,那如果已經有橘皮組織了還有救嗎?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你們最關心的:

    緩解「橘皮組織」的方法

    熟悉我的同學可能看見這個標題就知道我啥意思了——連原理都沒研究透徹呢,期待有「治療」橘皮組織的方法,是不是有點太心急了?

    除了影響美觀,其實吧,橘皮組織放任不管就行。

    • 一來呢,它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任何危害;

    • 再說呢,主要出現位置大腿和臀部,這些地方很容易遮住,外人也看不見。

    但還是免不了有些姑娘希望這個「瑕疵」越少越好。

    ▍有化妝品能治橘皮組織嗎?

    沒有啊。

    從 1960 年以來抗橘皮樣組織產品就在不斷進入化妝品市場,但橘皮組織更傾向於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能證明可以治療橘皮樣組織的化妝品產品和成分。

    不過雖然沒有針對性的產品,但部分產品可能會有一點改善效果。

    比如外用的視黃醛、視黃醇霜,因為會對皮膚的緊緻度有一定的改善,所以有時候看起來會像是對橘皮組織也有一點改善的效果。

    但是它們也並不是針對橘皮組織產生的原因而改善的,上面提到的橘皮組織的結構性原因仍然是存在的。

    ▍最可能幫助減緩橘皮組織的方法?

    健身。

    雖然沒有什麼研究來證明鍛鍊和健身是怎麼起作用的,但是規律的鍛鍊確實可以收緊橘皮組織部位,當肌肉更加緊實的時候,皮膚會變得更加平滑。

    把體重維持在一個健康的範圍內可以幫助減少橘皮組織。把這一點單獨拎出來說是因為現在很多姑娘並不是肥胖,反而是更多的人用不健康的方式過度減肥,乾瘦乾瘦的。這樣子雖然瘦,但是依舊會被橘皮組織困擾。

    ▍局部抽脂是治標不治本的

    雖然局部抽脂的方法確實對橘皮組織有一定的減輕作用——把擠出來的脂肪抽掉自然會看上去平整了,但是治標不治本,皮膚結構並沒有改變,之後還是會有脂肪被擠進孔洞裡。

    再加上人為減少皮下脂肪很可能導致皮膚鬆弛,所以不是很建議大家用抽脂的方法去治療橘皮組織,很可能就像過度減肥一樣適得其反。

    ▍關於那些「網傳偏方」

    省省吧。

    把那份心氣兒用在健身上,不僅減緩了橘皮組織,還能順手解決其他不少問題,一舉多得啊~

    另外,還有一件和本文沒太大關係但是還是得提的事兒——

    ▍橘皮組織是肥胖紋嗎?

    不是。

    它倆是兩個東西,相互之間也沒啥關係。

    最後補一句無關緊要的,對於這個民間名詞,還有人給起名叫「海綿組織」「蜂窩組織」的——這倆詞都是有別的專業術語用途的,所以不要亂叫,你們知道有人會這麼說就好。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