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股权激励

你是否犯有“中国中小企业老板病”?

“中国中小企业老板病”的症状如下:大多数时候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不知道该如何向前走;迷茫的时候,希望能够得到外界的帮助,甚至有时候希望睡着后能够做一个可以启发自己的梦;没有定力,随波逐流,盲目求医,曾经加入到成功学、国学、资本学、各种培训等学习的浪潮中;学得多,用得多,但是解决的问题很少。然后陷入更深层次的迷茫。在这种环境下,股权激励就成为大家看中的又一根救命稻草。

你犯懒了吗?

当你的企业发展开始不顺畅的是,你是否寄希望于你的员工能够主动发挥人性中的优点,自觉屏蔽人性中的弱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快捷的办法,那就是把大家拉到同一条贼船上,让大家都成为这艘船的主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是,你是否想到过,其实当你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阻碍企业发展的真正因素其实是不规范的管理。当然,要把管理规范起来是一个很慢、很累的过程。特别是基础管理的完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于是,你就避重就轻,选择了股权激励这种方法,希望大家在利益与风险的双重作用下,能够自觉成长。

很遗憾,大家鼓吹的捷径,大多数时候都是诱惑那些懒人的。成功没有捷径,只有相对可以少走些弯路的方法。

你累了吗?


你是否发现自己没有了当初创业的那种决心、勇气和激情了?如果没有了,那是因为你累了。

诚然做企业,对老板来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多年的起早贪黑、担惊受怕、忍辱负重,到现在终于小有成就。面对重新规范企业管理这种事情来说,思想和行为都会因为惰性而成为阻力,懒得折腾了。

钱也挣得差不多了,那就干脆把股份分给大家,同甘苦共患难吧。扪心自问,做股权激励,你到底是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同富裕,还是希望大家和自己一起承担未来,分担自己的风险。


企业管理不规范,股权激励没法做

如果你的企业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不科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清晰,还是劝你离股权激励这事儿远点儿。最简单地说,如果自己的财务制度不清晰,股权分红不仅对员工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产生很多矛盾。本为一家人的亲兄弟会因为分家产大打出手,何况是员工之间?除非有非常明确的规章制度。

如果你的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甚至是处于亏损状态,也不要寄希望能够通过股权激励带来效益。因为员工是否想要这种股权,还得两说呢!


你舍得把碗里的肉分给别人吗?

企业家的每一分钱都是老板辛辛苦苦挣来的,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钱更是汗水与泪水的结晶。有些老板觉得股权激励很好,但是要真的将股份分给员工,却未必舍得。

江湖上流行给员工干股的方法,这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真正的股权激励。就像你告诉别人说要请客吃饭,结果人家到家里来了,你却只拿出来了馒头和方便面。这会让兄弟们心中不爽。更何况,干股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很大程度上,干股能够让员工同甘,却不能共苦。

有些老板舍得给员工股份,却未必舍得给员工权力。如果给了员工股份,但是却不让他们参与公司的决策权,也会产生矛盾。因为,从此你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了股东们的利益得失。

其他会影响股权激励的因素

企业文化。比如,你的管理团队对你是否信任。如果他们根本不信任你,那股权激励效果也非常有限。无论你做什么,只要是他们不信任你,都会觉得里面有猫腻。

团队是否稳定。如果你的管理团队离职率非常高,平均工作年限还不到两年,那就意味着你还没有一支稳定而成熟的管理团队。都没有打算跟着你长时间混下去的人,会在意你给的股权吗?

当然,股权激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企业制度,时间可长可短,约束与激励兼备,受到老板的青睐在情理之中,而且很多人也通过这个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有这个条件的企业,做股权激励当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股权激励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毕竟也是个大事情。在决定实施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准备。比如把企业管理规范到力所能及的程度,让自己也具备一个成熟老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起码有个心理准备。具备这些基本条件之后,再开始着手做,总比懵懵懂懂、盲目跟风要好。

真正的企业家是活在未来的!

更多企业家智慧,欢迎持续关注!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