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兼職刷單」皆爲騙局 網上買彩票小心「中招」

自今年春節以來我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一直高發。近期根據蕪湖市公安局反電詐分中心的發案和損失數統計,公安部門列出以下四種高發且損失數較大的詐騙手段,提醒市民注意。

“網絡兼職刷單”皆為騙局

我市刷單詐騙自今年春節以來,平均每週十起以上的發案數位居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之首,自今年以來至五月底,我市的網絡兼職刷單詐騙案件共發案286起佔全市總髮案的29.67%,損失數為311.73萬,佔全市總損失數16.39%。

雖然網絡兼職刷單騙局並不是詐騙新手段,媒體多次揭露提醒,但仍然有人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落入騙子的陷阱。反電詐人士提醒,此類刷單往往在會給些“甜頭”,通過發佈小額刷單任務完成後,進行幾塊錢的返現,取得刷單者的信任,誘惑刷單者放鬆警惕繼續加大刷單任務金額和數量,直至刷單者無力繼續任務,要求返現拿佣金時,騙子就將刷單者拉黑。

反電詐蕪湖分中心再次提醒:網絡兼職刷單百分之百都是詐騙。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目前,在網絡搜索“刷單”,搜到的招聘內容幾乎全部都是騙子發佈。

冒充“熟人”詐騙多發

今年我市冒充“熟人”詐騙案件多發,反電詐人士總結,此類詐騙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虛擬身份冒充熟人詐騙,即利用高仿、盜竊來的QQ、微信等冒充被盜號者,向群內好友虛構事實進行詐騙。這類詐騙主要還包括冒充企業老總詐騙企業財務人員,我市近期已連續發生好幾起,案值都超過20萬以上,最大一筆達到94.8萬。

另一種是電話短信冒充熟人詐騙,即通過發送短信或者打電話冒充熟人,自稱手機號碼已經更換,並虛構事實冒充熟人急需辦事,要求對方轉賬進行詐騙。

反電詐人士提醒,針對這類詐騙大家只要多留個心眼,碰到熟人要求幫忙墊付、轉賬等要求,一定要和本人親自核實,不要看到“親戚好友”的網絡要求就慷慨幫忙,落得人情、錢財兩失。

誘騙購買虛擬產品進行投資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手中有了一定的儲蓄,想要理財投資,一些騙子們就乘虛而入,他們抓住投資者想高額回報的心理以及對新型網絡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不熟悉等特點,通過製作假冒投資交易平臺,誘惑人們購買虛擬產品進行投資,並宣稱產品會像股票一樣漲跌。為了贏得信任,還假扮“專業投資老師”進行指點,謊稱“低買高賣,穩賺不賠”。而事實上,虛假平臺中的漲跌都操縱在騙子們的手中。

反電詐人士表示,通常這類詐騙為“長線操作”,受害人將投資入賬後,發現錢財損失時,往往以為是自己購買的期貨產品下跌導致投資虧損,而當他們確認上當受騙報警求助時,資金早就被騙子轉走,公安機關此時已經無法及時止付挽損,導致被騙資金較大。

反電詐中心提醒:網絡投資需謹慎,理財最好還是選擇正規交易所或者銀行,任何要求購買電子貨幣、原油等虛擬產品的都是騙子。

假冒博彩網站迷惑性高

這類詐騙具有很高的迷惑性,由於很多地域性彩票發行僅在自己轄區內投注站內銷售,從未授權任何個人和組織進行互聯網形式的銷售,而騙子們通過在網上,特別是通過微信交友一段時間,先建立感情再一步步將受害人誘騙到網上購買彩票。而這些網站都是騙子製作的假冒購買博彩的網站,誘騙受害人進行投注,前期通過小獎取得信任後,進一步誘惑受害人加大投注,最終再通過後臺更改數據,而實施的詐騙行為。

其實早在2015年4月3日,財政部、公安部等八部委就聯合發佈了公告,堅決制止擅自利用互聯網來銷售彩票的行為。反電詐中心提醒:市民購買彩票時一定要去相關部門授權的正規網點購買,不要輕信他人介紹隨意在網上下注購買如“重慶時時彩”等博彩行為,防止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