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案發前銷毀證據、立案後「四個不說」到「竹筒倒豆子」

“把研究‘四不說’的心思放到工作上,會是別樣的人生。”“從‘四不說’到‘竹筒倒豆子’,到底還是紀律給力!”……近日,貴州省紀委監委公佈了貴陽市金陽新區建設投資集團拆遷安置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蔡雷的懺悔錄,引發網友熱議。

2016年初,貴陽市紀委收到貴州省紀委轉交的線索——國家審計署在審計金陽拆遷公司某拆遷業務過程中發現蔡雷可能存在重大失職瀆職問題。

貴陽市紀委立即組織調查,發現蔡雷不僅涉及拆遷過程中的瀆職問題,還存在其他違紀違法行為,隨後成立專案組對其涉嫌嚴重違紀問題立案審查。

蔡雷到案後,專案組同志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向組織坦白,將自己的違紀違法事實交代清楚。“一開始,我們對蔡雷進行政策引導,可這些對他沒有任何作用,他練起了‘閉口禪’,始終不肯開口。”專案組負責人說。

蔡雷為什麼始終不發一言?辦案人員通過多方調查後得知——原來,蔡雷對應對組織審查頗有“研究”,聽別人說“進去”之後什麼都不要說,還總結出來四個所謂的“不說”:只要不承認,別人說我收了錢也沒用;審查有時限,只要扛得住,到時自然會放人;確實違反了法紀,說出來也是死路一條,反正都要坐牢有什麼好說的;我上面有人,“領導”肯定會來救我,他也收了我的錢,得了好處,我出不去,他比我更急。

面對蔡雷的三緘其口,專案組一邊安排他學習黨章、重溫入黨誓詞,慢慢喚醒他的初心,同時加大調查力度,獲取了有力證據。

最終,在強大的心理攻勢和紮實的證據面前,蔡雷的心理防線崩潰了。看到自己的違紀違法事實證據,甚至時間、地點、內容都準確無誤時,他意識到自己的“四不說”再也找不到支撐點,只得“竹筒倒豆子”,一點點交代事實。

在專案組的關懷感化下,蔡雷開始渴望跟組織說話,主動向專案組交代了其將國家徵拆資金當作自己的“盤中肉”,通過多種手段騙取徵收補償款共計690餘萬元的事實。

“從‘四不說’到‘竹筒倒豆子’,蔡雷一點點講真話、說實話,我們看到了他急切希望依靠組織糾正自己錯誤的心理。從中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專案組負責人說。

從案發前銷燬證據、被立案調查後的“四不說”到積極配合調查,蔡雷悔恨地說:“‘四不說’險些害了我,一定要相信組織、依靠組織,唯有坦白違紀違法事實、真心悔過,才是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