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青春期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充滿著青澀的懵懂,充滿期待與幻想。而對於常沙娜來說,青春是敦煌滿眼的黃沙和莫高窟精妙絕倫的繪畫。

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常沙娜

“ 1942年,在時任監察院長的于右任先生建議下,重慶國民政府指令教育部成立 ‘ 國立敦煌藝術研究院 ’。於先生認為國家再窮,也要想辦法將敦煌這舉世罕見的藝術寶庫歸為‘國有研究’(國家行為)並加以保護,否則沒法向歷史交代。他題詩首:‘ 斯氏伯氏去多時,東窟西窟亦可悲。敦煌學已名天下,中國學者知不知? ’ 爸爸被推薦擔任籌備委員會副主任,行前,梁思成先生說:‘如果我身體好,我也會去的,祝你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鴻也鼓勵說:‘學習玄奘苦行僧的精神,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把敦煌的工作做好、做到底。”

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常沙娜與常書鴻

“我們舉家從重慶搬到敦煌時,我12歲。敦煌缺水,不能洗澡,只能擦澡;一盆水擦臉,擦身,洗腳,還捨不得倒掉,得派作其他用場。餐桌上的飯菜很簡單,常常是一碗大鹽粒、一碗醋,一碗水煮切面,這裡沒有蔬菜。一家人住一問小房,土炕,牆邊五斗櫥上擺了一幅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媽媽每天早晚在聖母像前畫十字,做禱告。我和擅長畫工筆仕女的邵芳進洞臨摹壁畫,她成了我的工筆重彩老師,毛筆勾線、著色退暈等,我從她那裡學了不少東西。至今,我還留有一幅172窟盛唐壁畫《西方淨土變》的大幅臨摹作品,就是跟她一起畫的,用的是張大千的線描稿子。

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常沙娜臨摹敦煌壁畫中的雜花

從描稿、勾線、著色、渲染、開臉,整整一個多月畫了這麼一幅。後來又有幾個洞窟是我跟著烏密風、周紹森去的,去159窟,中唐的文殊、普賢兩個菩薩特別完整,他們兩口子一人畫一個,我也跟在後面,大家都說我這個小孩畫得也很不錯,聽到誇獎我就畫得更來勁了:畫的過程中,我獲得了有關壁畫內容的不少知識。

爸爸還安排董希文輔導我學習西方美術史,蘇瑩輝(臺灣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輔導中國美術史。

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常沙娜臨摹敦煌壁畫中的華蓋

“爸爸要求我將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個代表石窟的重點壁畫全面臨摹一遍,並在臨摹中瞭解壁畫的歷史背景,準確把握歷代壁畫的時代風格。他結合一幅幅作品給我介紹歷史,講解各個歷史時期的畫風演變。我每天興致勃勃地登著蜈蚣梯,爬進洞窟臨摹壁畫,早晨的陽光直射進來,照亮滿牆色彩斑斕的畫面。”

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常沙娜臨摹敦煌壁畫中的華蓋

“彩塑的佛陀、菩薩慈眉善目地陪伴著我,我頭頂上是節奏鮮明的平棋、藻井圖案,同繞身邊的是神奇的佛傳本生故事、西方淨土變畫面,‘那建於五代時期的窟簷斗拱上鮮豔的樑柱花紋,那隋代窟頂的聯珠飛馬圖案,那顧愷之春蠶吐絲般的人物衣紋勾勒,那吳道子般舞帶當風的盛唐飛天,那金碧輝煌的李思訓般的用色……’滿目佛像莊嚴,蓮花聖潔。飛天飄逸,我如醉如痴地沉浸其中,畫得投入極了,興致上來,就放開嗓子歌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隨著太陽轉移,洞裡的光線越來越暗,而我意猶未盡,難以住筆。在大漠荒煙中,我修行著自己藝術人生第一階段沒有學歷的學業。”

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常書鴻、常沙娜與常嘉煌

“1945年,在蘭州舉辦了《常書鴻父女畫展》,這是為擴大敦煌影響,應五省檢察院高一涵和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等人的建議,爸爸把準備帶到重慶的我這幾年臨摹的一批敦煌壁畫作品和他在敦煌畫的少數民族速寫、油畫寫生二三十幅拿出來一併展出。畫展非常成功,影響不小。它宣傳了敦煌,使許多人知道了敦煌藝術。”

常沙娜:我的少年是敦煌繪畫

▲常書鴻、常沙娜父女

“也許因為是父女畫展,更引人注目,特別是引起了蘭州一些文人的重視,我的畫也廣受好評。畫展期間,來了一位加拿大籍的猶太人葉麗華,她是國際工業合作組織創辦的山丹培黎學校的印染教師。她很喜歡我,對我爸爸說:‘你的女兒很有才華,畫的東西又好、可是她這麼年輕(15歲),老待在山溝裡可不行,應該讓她到外面去見見世面。我建議吧你女兒送到美國學習,我會給你聯繫,你考慮一下。’”

就這樣,在葉麗華的影響下,常沙娜開始了她的留學生涯。那段在敦煌度過的少年時光,獨特而充實,令她一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