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李华平、韩军之争”,也说《背影》这节课!

第三只眼看“李华平、韩军之争”,也说《背影》这节课!

第三只眼看“李华平、韩军之争”,也说《背影》这节课!

作者 谢英新

这几天五一长假,闲来漫无目的浏览微信文章,偶然看到清华大学附中语文韩军老师发出的一篇文章《中国语文教育界有多少“阎芳”?》。文中许多旧文链接,是韩军老师与李华平教授的关于《背影》教学授课之争。

各种检索浏览阅读之后,梳理事件始末。原来早在2014年10月,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撰文《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教学课例》,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29期)。

第三只眼看“李华平、韩军之争”,也说《背影》这节课!

(李平华评课韩军《背影》文)

李华平教授这篇文章产生连锁反应,引来许多语文界专家、名师参与其中,围绕这场争论在期刊上发出的文章就无法计数。从时间跨度来看,2014年开始争论一直持续到2018年。从广度来看,争论话题牵涉之广,影响之深,从我过去的记忆当中前所未有。

第三只眼看“李华平、韩军之争”,也说《背影》这节课!

就在上月,湖南华容县实验中学邀请我进校集体教研和讲座分享,有语文老师咨询作文写作的问题,她想要求学生仿写《背影》。我明确指出,仿写名篇,尤其是仿写朱自清散文《背影》,这样布置作文作业,严重脱离了学生经历经验,学生完成这个写作任务的难度极大,不做也罢。而且,设身处地想一想,不论你、我、我们,谁敢操刀仿写朱自清《背影》?我猜测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敢于接受这项挑战的语文老师也寥寥无几。

2017年暑期,辽宁沈阳敬业中学的王芳老师求助我备课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帮助王老师梳理课程思路之后,我们还简单探讨了《背影》这节课的备课思路。这节课需要提及当时所处的时代(1925年,津浦铁路)、旧时车站站台的环境(旧站台,有高台无步行台阶)等等问题。方便学生理解课文中作者描述父亲笨拙的动作。

有此渊源,恰好近年来我在研究和思考中国教学、教研、课改走向问题。回顾“李、韩之争”这段公案,我其实无意卷入争端。但这个事件确实影响中国语文教学的发展走向。争论的命题概念混淆,导致多数语文教师迷茫困惑。深思之后,我拟抛出一些问题来,供语文同好思考。并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备课思路方案,提供给广大语文教师们自由探讨,同时也欢迎同好批评指正。

读过公案的一些主要文章,这里我首先提及第一个层面的几个问题,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第一:各路专家名师,讨论了那么多语文教学的诗意、意境,诠释了那么多内涵,您的学生学会欣赏了吗?学会阅读了吗?学会写作了吗?

第二:为各方叫好的老师们,在这场争论中,读懂《背影》这篇名篇了吗?学会备课授课方法了吗?教学能力有所提升吗?

第三:在评论文章中,有老师发出“我愿语文辽阔高远”的感慨,那么分析过后,文本解读和语文教学的边界界定了吗?备课授课的一些基本思路找到了吗?

经过第一轮的思考题之后,我们再来探讨另一层问题:

第一:从教研课改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方向往哪里走?是走向文学、鉴赏、艺术?还是回归其“工具属性”——教会学生基本的说跟写?现阶段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缺少“文学家”吗?缺“作家”吗?缺少从事文学、戏剧、艺术创作的各种“家”吗?到底哪些是“枝叶”?哪些是“根本”?

第二:从顶层设计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教”了这么多年,还有大批(至少80%)的学生还是不会说,不会写?学生不会说不会写,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儿?值得我们注意吗?经过此番讨论,您的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提升了吗?前述的问题能有效解决吗?

第三:从教师能力提升角度来看,语文教师备课花样频出,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浮夸之风盛行。语文教学备课、授课是否需要和形成可以借鉴可以学习的思路、方法、模式?经过此番讨论,思路、方法、模式,形成了吗?

我想说,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是偶然形成的,是经过长期的,几十年的,一轮一轮的积重难返,积弊难消。

所以本文的立意,我想从技术角度,来分析《背影》这节课该怎么备课和教学。我希望我思考的步骤、路径、模式,能给同好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现在回到公案本身,我看到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就摘录两段重要的信息发上来。

在韩军老师的《韩军课堂实录》中,提到几个有关文本的问题:

师:《背影》写到了朱家几个人?(韩军老师提到“朱家人”四世同堂)

师:这四条生命,分成四种类型。(韩军老师提到“感悟生死”)

师:朱自清在本文是什么心情?(韩军老师提到“泪水祭洒生命”)

师:本文主题,是什么呢?(韩军老师把话题引到了“生之脆弱,生之短暂”)

师:我是一位父亲,也是儿子,还是男性。(韩军老师在这一段的主题是:“夫之背”“父之背”)

师:大家都让爸爸背过吧!说说爸爸的背,给你什么感觉?(韩军老师在这一段的主题是:“温暖、背债、背井离乡之影”)

在《黄厚江课堂教学实录》中,我找到一段课堂展示的文字(父子关系梳理):

1915年,包办婚姻,儿子生气;

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亲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家庭困顿,父子别离;

1920年儿子到南方工作;

1921年儿子由杭州到扬州工作,父亲代领工资,儿子辞职离去;

1922年儿子回家,父亲不让进门;

1923年儿子回家,父子无言,儿子再次离开;

1924年作者写小说暴露家庭矛盾;

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

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1945年父亲去世。

我又在网络搜索到《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矛盾》的文章资料(见附文)。

有了前面的资料做基础,接下来,我就来说一说《背影》这节课我的备课思路。

第二步:教师应该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几个预设问题:

问题1:学生对本文作者朱自清熟悉吗?任何语文教学,都要讲到文本作者,有一些作者可以略讲,有一些作者就需要详细讲解甚至大书特书;

问题2:学生对本文的时代背景了解吗?该文写于1925年,跨越时空90多年,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阅历,是否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以及当时的心路历程?

问题3:文中提及北京、南京、浦口等地理知识,以及各地的人文、民俗、家族文化等,学生了解吗?学生课堂在哪里的学校?在中国的哪个省份、城市、地区?

问题4:本文的起因是“父子关系”,学生是否了解作者与父亲发生过什么矛盾与隔阂?父子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与父亲的被抚养关系、家庭教育关系,学生有一定的体验和经历。

以上预设的几个问题,就构成了备课《背影》的分析思路。

第三步:梳理背景信息。

1、首先确定时代背景,《背影》写与1925年,届时已经进入民国时期。

2、故事发生地在南京浦口火车站,浦口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914年建成通车,是当年津浦铁路的终起点,是连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南北交通要冲津浦铁路的终端。1918年冬,朱自清去北京上学,在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写下散文名篇《背影》。

3、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环境限制,当时的火车为直接烧煤的蒸汽机车,月台(站台)没有步行台阶,横过铁路需要攀爬站台,所以才发生了文中父亲笨拙的动作。

4、朱鸿钧大半生生活在清代,“父为子纲”封建思想严重,父亲可以安排儿子一切,比如为朱自清包办婚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朱自清参加了当天的集会游行。受五四运动影响,朱自清反叛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家庭。

回顾上文中黄厚江老师梳理的“父子关系时间图谱”十分到位。

第三只眼看“李华平、韩军之争”,也说《背影》这节课!

(南京浦口火车站旧址)

第四步:列出本文应学应会的生字、生词及思考题;

第五步:导学和授课过程思路设计;

由教师引导提问:

问题1、故事发生在哪一年?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民国时期)?

问题2、故事的发生地在哪里?浦口火车站来历与简介(清:津浦铁路)?

问题3、父亲生长的时代、地域,文化、传统?(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问题4、作者的人生经历?在当时,经历过哪些事情?(1919年五四运动:反对封建社会、封建家庭)

问题5、作者与父亲在价值观方面的冲突体现在哪里?

问题6、父子关系紧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7、是什么样的事件,将父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问题8、哪些具体的事件对父子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问题9、……

至此,全部备课完毕。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具体的教学操作,交由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自由发挥。

后记:

在很多次的讲座中,我经常提到一个话题,我看到的各级语文展示课,绝大多数老师都把语文课讲成了“文学艺术”、“文学鉴赏”课,丢掉了语文课程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也就是学生的基本的说跟写,基本的有效提问和探讨问题,基本的分析问题思路。教学目标的方向出了严重的问题。

美国的语文课堂有很多文学、艺术、戏剧、表演等等形式,那是因为在学生其它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读过足够多的非虚构作品。我们应试教育课堂,对非虚构书籍阅读量极少。所以我提倡,语文教学应该侧重在其工具属性,我不知道具体的比例应该是多少,预计60%的语文教学归在工具属性,40%的语文教学倾向于文学鉴赏功能。这需要一线教师实践研究,拿出具体的实验数据来验证比重分配的合理性。

也许有人会用“因材施教”这个理念来反驳我。认为有学生语文学科成绩,就应该重点培养;有学生语文学科成绩差,似乎就应该稍稍忽略或放弃。

我想说的是:语文学科,从小学到大学,不论文科、理科,不论科学、艺术专业,从来都是必修课。

对于学生的说跟写来说,我提及的“学生学会写作”,写作内容特指的是说明文、评论文、研究报告、问题解决方案等等此类实用性写作。因为这是现代人,一个受教育12年——15年的学生,必须要学会的基本生存技能。这些话题,跟文学、鉴赏、审美,没关系。

所以我在这里严重呼吁,中国语文教育,快快回归工具属性吧!教会学生基本的说跟写,教会学生有效提问和探讨问题,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分析问题的思路。

附文:《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矛盾》(略,请搜索阅读)

【作者简介:谢英新教授,中国素质教育战略顶层设计奠基人;教育科学转化与应用中心课改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培训专家等。】

研究方向及服务

第三只眼看“李华平、韩军之争”,也说《背影》这节课!

研究方向及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